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架横梁的成形方法,包括:翻边工艺,对横梁板料的两侧长边的一部分进行翻边;弯曲工艺,对经过翻边的横梁板料进行成形以得到横截面大致为U形的车架横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弯曲工艺之前,首先对横梁板料采取翻边工艺,对横梁板料的两侧长边的一部分进行翻边,以补偿横梁板料在剪裁工艺中由于受到剪切力以及剪切顺序的作用而发生的变形,减小横梁板料的平面度,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横梁开口宽度在横梁纵向方向上的差异性,提高横梁以及车架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架横梁,具体地,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一种典型的汽车车架通常包括左右两根纵梁和若干根横梁,这些横梁通过铆接或焊接等方式连接在两根纵梁之间,整体构成一种刚性构架。车架横梁(在本文中亦可简称为横梁)一般形成为具有腹板和两侧翼板的横截面大致呈U形的槽形结构,通常可以通过冲压工艺来形成。具体而言,可以包括:落料工艺,用于将来自于钢厂的热轧钢板通过剪板机等落料成多块横梁板料(毛料);冲裁工艺,用于在横梁板料上冲孔以形成各种规格的安装孔;以及弯曲工艺,将横梁板料弯曲成具有腹板和两侧翼板的横截面大致呈U形的车架横梁。在落料工艺中,受到剪切力以及剪切顺序的影响,剪切后得到的横梁板料一般将具有高达5-10_的平面度。因此,在后续通过弯曲工艺形成的车架横梁中,横梁开口的宽度(即两侧翼板上端之间的距离)在横梁纵向方向上差异较大,从而给后续横梁与纵梁之间的连接带来困难,影响车架的整体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该方法能够保证横梁开口宽度在横梁纵向方向上的一致性,从而便于横梁与纵梁之间的连接,提高车架的整体质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翻边工艺,对横梁板料的两侧长边的一部分进行翻边;弯曲工艺,对经过翻边的横梁板料进行成形以得到横截面大致为U形的车架横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弯曲工艺之前,首先对横梁板料采取翻边工艺,对横梁板料的两侧长边的一部分进行翻边,以补偿横梁板料在剪裁工艺中由于受到剪切力以及剪切顺序的作用而发生的变形,减小横梁板料的平面度,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横梁开口宽度在横梁纵向方向上的差异性,提高横梁以及车架的质量。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一种现有的车架横梁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形成的一种典型的车架横梁的示意图。图3是显示图2中翻边部分的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图1表示的是现有的车架横梁。图2表示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形成的一种典型的车架横梁。图3是显示图2中翻边部分的横截面示意图。在附图中,附图标记I表示横梁的腹板,2表示两侧翼板,3表示横梁上的安装孔,4表示翻边部分。结合附图,通过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进行的详细说明将会更容易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翻边工艺,对横梁板料的两侧长边的一部分进行翻边;弯曲工艺,对经过翻边的横梁板料进行成形以得到横截面大致为U形的车架横梁。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横梁板料通过弯曲工艺形成车架横梁之前,首先对横梁板料采取翻边工艺,对横梁板料的两侧长边的一部分进行翻边。通过该翻边工艺,可以减小横梁板料的平面度,例如可以将其平面度控制在1_3_。具体而言,在通过剪板机等从热轧钢板上通过落料工艺获得横梁板料时,由于受到剪切力以及剪切顺序的影响,得到的横梁板料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变形,即平面度加大,例如平面度可高度5-10mm。在得到横梁板料之后,通过翻边工艺对横梁板料的两侧长边的一部分进行翻边,可以抵消横梁板料在落料工艺中发生的变形,将其平面度减小到落料之前的水平,甚至低于落料之前的水平,例如可以达到l-3mm。因此,在经过翻边工艺的处理之后,再通过弯曲工艺形成车架横梁,可以保证横梁开口宽度在横梁纵向方向上的一致性,便于在后续工序中横梁与纵梁之间的连接,从而可以提高车架的整体质量。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在落料工艺中横梁板料两侧长边受到剪切力的作用而产生变形的方向与在翻边工艺中该横梁板料两侧长边翻边的方向相反。由此,通过翻边工艺可以有效地抵消落料工艺中横梁板料的变形。优选地,横梁板料的两侧长边上通过翻边工艺所形成的翻边部分彼此对称。翻边部分对称形成,容易保证横梁板料的平面度。横梁和纵梁通过铆接或焊接等方式连接以构成车架。因此,翻边部分优选位于横梁板料的长边的中部,以免在与纵梁连接时造成不便。翻边部分的长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例如根据横梁板料的尺寸、平面度等。若翻边部分的长度太小,则不能很好地对板料的平面度进行校正。反之,若翻边部分的长度太大,则可能会影响横梁的正常使用。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翻边部分的长度与横梁板料的长边的长度的比值为1/3 2/3。另外,优选地,所述翻边部分的翻边圆角为所述横梁板料的厚度的I 2倍。翻边圆角的数值不宜过大,避免装配时与其它零部件发生干涉。另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重要的方面,翻边工艺可以和冲孔工艺在同一个工序中完成,即在同一个工位上同时或者先后进行翻边加工和冲孔加工。有鉴于此,该工序也可称为为“翻边冲孔工序”。众所周知,车架横梁上一般具有多个不同规格的安装孔,这些安装孔通过冲孔工艺完成。具体而言,在从热轧钢板上获得横梁板料之后,通过冲压机等模具在横梁板料上冲孔,以形成这些安装孔。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将翻边工艺和冲孔工艺合到一个工序中,利用冲孔所需的模具进行翻边,从而无需专门设计翻边模具,节省了设备的投入,另外也无需再专门设置翻边工序,从而节省了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以上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专利技术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内容。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 翻边工艺,对横梁板料的两侧长边的一部分进行翻边; 弯曲工艺,对经过翻边的横梁板料进行弯曲以得到横截面大致为U形的车架横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横梁板料的两侧长边上通过翻边工艺所形成的翻边部分彼此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翻边部分位于横梁板料的长边的中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翻边部分的长度与横梁板料的长边的长度的比值为1/3 2/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翻边部分的翻边圆角为所述横梁板料的厚度的I 2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对横梁板料进行冲孔的冲孔工艺,该冲孔工艺和所述翻边工艺在同一个工序中完成。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落料工艺,通过剪切热轧钢板得到多块横梁板料。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落料工艺中横梁板料两侧长边受到剪切力的作用而产生变形的方向与在翻边工艺中该横梁板料两侧长边翻边的方向相反。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翻边工艺,对横梁板料的两侧长边的一部分进行翻边;弯曲工艺,对经过翻边的横梁板料进行成形以得到横截面大致为U形的车架横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弯曲工艺之前,首先对横梁板料采取翻边工艺,对横梁板料的两侧长边的一部分进行翻边,以补偿横梁板料在剪裁工艺中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架横梁的成形方法,包括:翻边工艺,对横梁板料的两侧长边的一部分进行翻边;弯曲工艺,对经过翻边的横梁板料进行弯曲以得到横截面大致为U形的车架横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春雷,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