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葆青专利>正文

一种茶叶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41180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9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成型机。本发明专利技术至少包括具备半封闭管腔状环境的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用于输送压扁后茶叶的输送单元,所述茶叶成型机还包括用于产生热源的烘干单元,所述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倾斜向上布置,其上端构成其出料端,烘干单元至少布置于该输送单元的下端处。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热能的升腾原理,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独特倾斜式设计结构,从而依靠壳体所围合形成的烘干室构成类似倾斜的风道状构造,来实现对于其内热气的烘干和疏导作用,因此也就避免了传统水平式输送结构所导致的热量集聚现象,也就始终保证了壳体内的温度维持于指定最佳温度线上,最终确保了太平猴魁的茶叶成品品质能够满足实际所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成型机
技术介绍
对于茶叶制作,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其烘干工序的机械化也逐渐开始普及,如申请人倪世和于2007年5月17日申请的为“带轮定型连续茶叶成型机”(专利号:ZL200720037913.6)中即公开了以下技术特征:该烘干机包括烘箱,烘箱内由上至下水平排列4条以上的水平钢带输送机构,钢带输送机构的下方钢带上均匀排布压辊,每相邻上、下钢带输送机构的钢带对应配合,且水平错开至少钢带滚轮轴半径的距离,同时其进料端设置用于加料的簸箕状加料斗。上述技术方案主要依靠错位设置的输送机构输送、压辊与输送带间柔性配合来加工如牙尖等小叶片茶叶,操作时将其倒入加料斗中并最终进入输送机构,由于依靠上下输送机构间的柔性配合,一方面在大量倾倒加工的同时保证其烘干效果,另一方面又确保其烘干成型后仍能保持微弯饱满的形态,从而满足其本身的外观需求;然而由于“太平猴魁”茶叶形体硕大(为牙尖长度的5到10倍),其制作完成后又必须保证整体扁平呈薄铝箔状(厚度在0.2mm左右),仅仅依靠上述结构的柔性配合根本无法加工,即使勉强加工,最终也必然破坏其扁平大叶的独特外观形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叶成型机,至少包括具备半封闭管腔状环境的壳体(10)以及设置于壳体(10)内的用于输送压扁后茶叶的输送单元(20),所述茶叶成型机还包括用于产生热源的烘干单元(30),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单元(20)的输送方向倾斜向上布置,其上端构成其出料端,烘干单元(30)至少布置于该输送单元(20)的下端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葆青
申请(专利权)人:许葆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