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隙自调机构及盘式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39785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间隙自调机构以及使用此间隙自调机构的盘式制动器,所述间隙自调机构包括承载座,所述承载座具有一个安装空间,安装空间内转动设有由杠杆驱动的轮轴,轮轴上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和回位棘轮,驱动齿轮啮合有从动齿轮螺纹推杆,从动齿轮螺纹推杆相对于承载座轴向固定,从动齿轮螺纹推杆螺纹连接有螺纹滑动推杆,螺纹滑动推杆滑动安装于承载座上,螺纹滑动推杆的一端连接推盘,推盘控制摩擦片,回位棘轮顶靠有锁片,杠杆与轮轴之间设有牙嵌离合器,通过棘轮和锁片的配合,棘轮的棘齿越过锁片时,锁片和下一个棘齿顶靠,使棘轮前进一定角度,从而使推盘向前推进一定距离,从而减小间隙,牙嵌离合器保证杠杆制动和正常回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动器
,尤其一种间隙自调机构,以及使用此间隙自调机构的盘式制动器。
技术介绍
目前的用于重型卡车的盘式制动器制动原理基本相同,都是由杠杆(或称摇臂)将气室力放大,由杠杆的凸轮将放大了的力通过推杆组作用到摩擦片上,从而实现制动,盘式制动器在使用过程中都存在制动盘和摩擦片磨损的问题,导致制动盘和摩擦片的间隙过大,必须二者的间隙进行调节,目前的盘式制动器的间隙自调机构的原理都相同,结构也都大同小异,都是通过单向离合器和回位弹簧实现自动间隙调整,不同之处在于结构布置和单向离合器的选用的上。如:济南重汽和德国克诺尔(knorr)的单向离合器采用滚针轴承离合器,美国美驰公司(arvinmertor)和瑞典翰德(haldex)的单向离合器采用摩擦簧式离合器,然而他们都存在着调节效率低、主调和从调的结构复杂、零件数量多、加工难度大、装配工艺复杂、使用寿命低和成本高等缺点,而且目前的厂家设计盘式制动器的间隙自调机构时,都是采用上述的原理结构,可以说已经形成一种技术偏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间隙自调机构,它摒弃了现在的盘式制动器间隙自调机构采用的一贯技术手段,其结构更加简单,零件数量少。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间隙自调机构,包括承载座,所述承载座具有一个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内转动设有由杠杆驱动的轮轴,所述轮轴上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和回位棘轮,所述驱动齿轮连接有至少两个与所述轮轴平行设置的从动齿轮螺纹推杆,所述从动齿轮螺纹推杆一端设有与所述驱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且所述从动齿轮螺纹推杆具有所述从动齿轮的一端顶靠于所述承载座上,所述从动齿轮螺纹推杆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滑动推杆,所述螺纹滑动推杆滑动安装于所述承载座上,所述螺纹滑动推杆的一端连接推盘;所述回位棘轮均匀设有向一侧倾斜的棘齿,所述棘齿与用于限制所述回位棘轮反转的锁片相顶靠;所述杠杆与所述轮轴之间设有牙嵌离合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牙嵌离合器包括相适配的第一半体和第二半体,所述第一半体与所述杠杆连接,所述第二半体通过花键滑动安装于所述轮轴上,所述第二半体与轮轴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棘齿具有一弧形间隙补偿齿面,所述锁片与所述间隙补偿齿面相抵。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间隙补偿齿面的角度为/4弧度。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承载座包括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的钳体和支架,所述轮轴转动安装于所述钳体与支架之间,所述从动齿轮螺纹推杆具有所述从动齿轮的一端顶靠于所述钳体上,所述螺纹滑动推杆滑动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锁片固定安装于所述钳体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与从动齿轮螺纹推杆之间设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套装于所述从动齿轮螺纹推杆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盘式制动器上应用此间隙自调机构后,通过推盘控制摩擦片,制动时,通过杠杆驱动轮轴正向转动,驱动齿轮和回位棘轮与轮轴同步转动,从而使驱动齿轮驱动从动齿轮螺纹推杆转动,由于从动齿轮螺纹推杆的轴向位置被固定住,因此从动齿轮螺纹推杆转动时推动螺纹滑动推杆沿轴向伸出,螺纹滑动推杆推动推盘,推盘推动摩擦片与制动盘接合,从而实现制动,此时回位棘轮的转动不受锁片制约;结束制动时,杠杆回位,杠杆通过连接装置带动轮轴回转,当棘轮回转到锁片顶靠在棘齿底部时,轮轴停止转动;由于摩擦片和制动盘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磨损,导致摩擦片和制动盘之间的间隙变大,从而导致制动时推盘的行程增大,因此轮轴需要转动的角度也变大,当制动时轮轴转动的角度超过一定的范围,此时锁片就跳过当前顶靠的棘齿,到达下一个棘齿进行限位,轮轴回位时,锁片位置无法回到前一个棘齿,最终只能顶靠在目前跳转到的棘齿底部,因此回位后的轮轴相比制动前要前进一定的角度,角度大小为棘轮的一个棘齿转到与它相邻的下一个棘齿的位置棘轮所需要转过的角度,即一个齿距的角度,因此制动结束时,相应的驱动齿轮和原来相比也前进了棘轮的一个齿距的角度,从而螺纹滑动推杆和推盘要相比原来要前进一段距离,从而可以使得摩擦片与制动盘之间的间隙减小,实现间隙过大时自动调整;杠杆与轮轴之间设有牙嵌离合器,由于牙嵌离合器本身的特性,可以保证在制动时杠杆完全传递力矩给轮轴,在回位时,杠杆有一定的力矩带动轮轴回转,当轮轴位置前进相比原来前进时,杠杆与轮轴之间的牙嵌离合器可以脱开,中断力矩的传递,使杠杆回到原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所需零部件少,从而减少了制造和装配的工作量,降低了成本,并且它的调节精度也较高,使用寿命也较其它结构的要长。本技术还解决了另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盘式制动器,它摒弃了现在的盘式制动器的间隙自调机构采用一贯技术手段,其结构更加简单,零件数量少。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盘式制动器,具有间隙自调机构,所述间隙自调机构包括承载座,所述承载座具有一个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内转动设有由杠杆驱动的轮轴,所述轮轴上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和回位棘轮,所述驱动齿轮连接有至少两个与所述轮轴平行设置的从动齿轮螺纹推杆,所述从动齿轮螺纹推杆一端设有与所述驱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且所述从动齿轮螺纹推杆具有所述从动齿轮的一端顶靠于所述承载座上,所述从动齿轮螺纹推杆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滑动推杆,所述螺纹滑动推杆滑动安装于所述承载座上,所述螺纹滑动推杆的一端连接推盘;所述回位棘轮均匀设有向一侧倾斜的棘齿,所述棘齿与用于限制所述回位棘轮反转的锁片相顶靠;所述杠杆与所述轮轴之间设有牙嵌离合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牙嵌离合器包括相适配的第一半体和第二半体,所述第一半体与所述杠杆连接,所述第二半体通过花键滑动安装于所述轮轴上,所述第二半体与轮轴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棘齿具有一弧形间隙补偿齿面,所述锁片与所述间隙补偿齿面相抵。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间隙补偿齿面的角度为/4弧度。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承载座包括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的钳体和支架,所述轮轴转动安装于所述钳体与支架之间,所述从动齿轮螺纹推杆具有所述从动齿轮的一端顶靠于所述钳体,所述螺纹滑动推杆滑动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锁片固定安装于所述钳体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与从动齿轮螺纹推杆之间设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套装于所述从动齿轮螺纹推杆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盘式制动器上应用此间隙自调机构后,通过推盘控制摩擦片,制动时,通过杠杆驱动轮轴正向转动,驱动齿轮和回位棘轮与轮轴同步转动,从而使驱动齿轮驱动从动齿轮螺纹推杆转动,由于从动齿轮螺纹推杆的轴向位置被固定住,因此从动齿轮螺纹推杆转动时推动螺纹滑动推杆沿轴向伸出,螺纹滑动推杆推动推盘,推盘推动摩擦片与制动盘接合,从而实现制动,此时回位棘轮的转动不受锁片制约;结束制动时,杠杆回位,杠杆通过连接装置带动轮轴回转,当棘轮回转到锁片顶靠在棘齿底部时,轮轴停止转动;由于摩擦片和制动盘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磨损,导致摩擦片和制动盘之间的间隙变大,从而导致制动时推盘的行程增大,因此轮轴需要转动的角度也变大,当制动时轮轴转动的角度超过一定的范围,此时锁片就跳过当前的棘齿,到达下一个棘齿进行限位,轮轴回位时,锁片位置无法回到前一个棘齿,最终只能顶靠在目前跳转到的棘齿底部,因此回位后的轮轴相比制动前要前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间隙自调机构,包括承载座,所述承载座具有一个安装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空间内转动设有由杠杆驱动的轮轴,所述轮轴上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和回位棘轮,所述驱动齿轮连接有至少两个与所述轮轴平行设置的从动齿轮螺纹推杆,所述从动齿轮螺纹推杆一端设有与所述驱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且所述从动齿轮螺纹推杆具有所述从动齿轮的一端顶靠于所述承载座上,所述从动齿轮螺纹推杆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滑动推杆,所述螺纹滑动推杆滑动安装于所述承载座上,所述螺纹滑动推杆的一端连接推盘;所述回位棘轮均匀设有向一侧倾斜的棘齿,所述棘齿与用于限制所述回位棘轮反转的锁片相顶靠;所述杠杆与所述轮轴之间设有牙嵌离合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元学聂玉敏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金力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