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传送系统的、带有多侧加工的工件加工方法和工件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3153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工件传送系统的工件加工方法,其中,将工件(WS1,WS2,WS3)与第一工位(1)中的工件支承件(WT)一起引入到传送系统中,然后在接下来的可包括多个制造模块的工位(2,3,4)中加工工件,其中,在最后的工位(5)中引出所述工件(WS1,WS2,WS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的加工方法。该目定这样来实现:a)在第一次通过所述传送系统时,加工工件(WS1,WS2,WS3)的第一侧(E),b)在其第一次通过所述工位(2,3,4)之后自动地翻转工件(WS1,WS2,WS3)并且将其重新放置在该工件支承件(WT)上,c)在第二次通过该传送系统时,加工工件(WS1,WS2,WS3)的另一侧(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传送系统的工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传送系统,也被称为传送线,是已知的。例如由博世(Bosch)公司1999年1月的Invest Report的第11页已知传送系统MTS2。该传送系统MTS2模块式地构成并且包括具有自动工位和手动工作位置的全功能单元。涉及机械装置、控制装置以及电气和气动装置的全功能模块构造在完整的功能组内部,这些功能组为了安装借助于三个插接连接器彼此连接。工件支承件的传送通过传送带进行,传送系统的每个模块都具有自己的、用于驱动传送带的电机。所述已知的传送系统MTS2按照下述方法工作。手动的工位用于输入检查并且用于将工件引入到传送系统的主循环系统中。工件支承件设置有编码,所述编码用于使传送系统内部的所存储的信息可读出并且可完成所需的过程步骤。此后,将工件输入给自动工位。在最终装配之后,每个工件都移动到初始的输出工位,在那里进行另外的质量检查。无缺陷的工件由输送带接收。有缺陷的工件完成另一次通过过程,但只是驶向修复所需的工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件加工方法,该工件加工方法可与传送系统相结合实现改善的效率和灵活性。虽然公开的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工件传送系统的工件加工方法,其中,将工件(WS1,WS2,WS3)与第一工位(1)中的工件支承件(WT)一起引入到所述传送系统中,然后在下面的、可包括多个制造模块的工位(2,3,4)中加工所述工件,其中,在最后的工位(5)中引出所述工件(WS1,WS2,WS3),其特征在于:a)在第一次通过该传送系统时,加工所述工件(WS1,WS2,WS3)的第一侧(E),b)在所述工件第一次通过所述工位(2,3,4)之后,自动地翻转所述工件(WS1,WS2,WS3) 并将其重新放置在所述工件支承件(WT)上,和c)在第二次通过所述传送系统时,加工所述工件(WS1,WS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迈尔D戈科尔
申请(专利权)人:大陆特韦斯贸易合伙股份公司及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