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电站二级减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27007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4 1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减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载电站二级减振结构。该减振结构包括减振支架(6),第一级减振器,第二级减振器;第一级减振器包括三个一级减振单元(7),第二级减振器包括两个二级减振单元(8);三个一级减振单元(7)分别位于减振支架(6)上;两个二级减振单元(8)分别安装在减振支架两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善车载电站的减振性能,实现车载电站在特种车辆静止和动态行驶两种状态下的工作使用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载电站二级减振结构设计能够吸收电站本体的振动和车辆对电站产生的振动,避免两种振动叠加产生的共振,降低电站的振动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减振
,涉及一种车载电站二级减振结构
技术介绍
车载电站安装在特种车辆内部独立舱室内。电站工作时会产生较强的振动。由于安装在特种车辆上使用,特种车辆行驶过程的颠簸振动会作用于电站。电站自身的振动及车辆带来的振动叠加容易发生共振,严重时会导致电站本体损坏。现有的方式是在电站底端安装一组相同特性的减振器以减弱电站的振动。现有的特种车辆车载电站减振形式如图1所示。现有方法存在的缺陷:1、单一减振特性的减振器只能单一的针对电站自身产生的振动进行缓冲。2、由于特种车辆行驶中会产生振动,目前车载电站单一的减振方式对车辆带来的振动缓冲效果不大。因此目前只能实现电站在特种车辆静止状态下的工作,无法实现电站在特种车辆动态行驶过程的工作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载电站二级减振结构,改善车载电站的减振性能,实现车载电站在特种车辆静止和动态行驶两种状态下的工作使用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电站二级减振结构,包括减振支架,第一级减振器,第二级减振器;第一级减振器包括三个一级减振单元,第二级减振器包括两个二级减振单元;三个一级减振单元分别位于减振支架上;两个二级减振单元分别安装在减振支架两端;二级减振单元由上减振块、下减振块、减振安装套三部分组成;上减振块、下减振块结构相同,由金属减振衬套和减振橡胶垫组成,减振橡胶垫外侧包裹金属减振衬套,减振橡胶垫为圆柱筒状,上下带突台;减振安装套为金属管状结构;上减振块、下减振块分别从上、下嵌入减振支架的安装孔内,再将减振安装套嵌入至上、下减振块的减振橡胶垫中心孔。本专利技术的关键点:1、两种不同减振特性减振器的组合设计方式。2、减振器组在减振支架的一体化固定、安装方式。3、二级减振器的分体式减振设计及嵌套安装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车载电站二级减振结构设计能够吸收电站本体的振动和车辆对电站产生的振动,避免两种振动叠加产生的共振,降低电站的振动噪音。减振器组安装在减振支架的一体化设计,便于电站的安装,有利于减振器组基座的整体钢化固定。第二级的减振器嵌入式安装结构,减少车载电站占用的空间体积,减振安装套与减振衬套之间夹层橡胶的减振结构,有利于缓冲车辆行驶中水平方向的振动。通过本专利技术实现车载电站在在特种车辆静止和动态行驶两种状态下的工作使用功能。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共有5幅附图。图1现有特种车辆车载电站减振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车载电站二级减振使用安装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的车载电站二级减振结构组成示意;图4本专利技术的车载电站二级减振结构的二级减振单元剖面5 二级减振单元安装方式示意图;1-特种车辆车体;2-电站安装底座;3-电站本体;4_减振器;5-电站安装螺栓;6-减振支架;7_ —级减振单元;8_ 二级减振单元;9.一级减振固定螺栓;10_减振安装套;11-减振橡胶垫;12-金属减振衬套(减振橡胶垫外侧金属包层);13.减振橡胶垫中心孔;14.减振支架安装孔;15.电站在特种车辆车体上的安装孔;A-(插入减振安装套的)上减振块(插入减振安装套的)下减振块;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载电站二级减振结构,包括减振支架6,第一级减振器,第二级减振器;第一级减振器包括三个一级减振单元7,第二级减振器包括两个二级减振单元8 ;三个一级减振单元7位于减振支架(6)上,分别位于电站固定安装的3个位置之下;两个二级减振单元8分别安装在减振支架两端。一级减振单元采用应用于发电机组的普通(现有的)减振器;如图4、图5所示,二级减振单元由上减振块、下减振块、减振安装套10三部分组成。上减振块、下减振块采用相同的结构,上减振块、下减振块分别都由各自的金属减振衬套12和减振橡胶垫11组成,减振橡胶垫11外侧包裹金属减振衬套12 (减振橡胶垫外侧金属包层),金属减振衬套12为金属圆柱筒状结构,减振橡胶垫为圆柱筒状,上下带突台。减振安装套与上减振块、下减振块的金属减振衬套之间分别夹层上减振块、下减振块的减振橡胶垫,减振安装套为金属管状结构(高度与上减振块、下减振块安装在减振支架上之后的高度相同)。第二级减振器使用装配时先将上减振块、下减振块分别从上、下两个方向垂直嵌入减振支架的安装孔内插入,再将减振安装套嵌入至上、下减振块的减振橡胶垫中心孔将上下两层减振橡胶垫固定,最后通过电站安装螺栓5穿过减振安装套,将减振支架整体固定在车体相应的位置,第一级减振根据电站本体安装固定位置固定在减振支架上、第二级减振器根据电站在特种车辆的固定位置确定其安装位置。第二级减振器的结构及装配方式见图4、5示意。本专利技术车载电站二级减振结构针对车载电站工作的自身振动和车辆对电站的振动,采用两组不同减振特性的减振器,即第一级减振器和第二级减振器;采用两层布置方式,安装在减振支架上。电站安装固定处与上层的第一级减振器相连,第一级减振器安装在减振支架的上端。下层(位于减振支架两端)的第二级减振器组嵌套在减振支架内,减振支架整体安装在电站舱室内。第一级减振器选用针对电站自身振动频谱状况阻尼特性的减振器组,第二级减振器选用针对车辆振动频谱状况阻尼特性的减振器组。同时两组减振器的阻尼特性选择时需要考虑选择搭配针对电站、车辆两种振动的共振频率范围的减振阻尼。该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确定的。使用时,可以采用两个车载电站二级减振结构,两个车载电站二级减振结构组成矩形结构,与该矩形的垂直的中心线,与过电站重心的垂线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电站二级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振支架(6),第一级减振器,第二级减振器;第一级减振器包括三个一级减振单元(7),第二级减振器包括两个二级减振单元(8);三个一级减振单元(7)分别位于减振支架(6)上;两个二级减振单元(8)分别安装在减振支架两端;二级减振单元(8)由上减振块、下减振块、减振安装套(10)三部分组成;上减振块、下减振块结构相同,由金属减振衬套(12)和减振橡胶垫(11)组成,减振橡胶垫(11)外侧包裹金属减振衬套(12),减振橡胶垫(11)为圆柱筒状,上下带突台;减振安装套为金属管状结构;上减振块、下减振块分别从上、下嵌入减振支架的安装孔内,再将减振安装套嵌入至上、下减振块的减振橡胶垫中心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电站二级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振支架¢),第一级减振器,第二级减振器;第一级减振器包括三个一级减振单元(7),第二级减振器包括两个二级减振单元(8);三个一级减振单元(7)分别位于减振支架(6)上;两个二级减振单元(8)分别安装在减振支架两端;二级减振单元(8)由上减振块、下减振块、减振安装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彦斌尹中明姜茹孙文欣张学铭张健田德文马亚青邹艳高香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