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菘岭专利>正文

一种高速车床自动送料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2441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速车床自动送料杆,特指一种于送料杆的外筒内部,设有以固定座、顶撑组件及压缩块所组成的润滑液补充装置,可适时补充轴承或需要自动润滑补给的装置与设备所需的润滑液,以及心轴的外部套设复数个由吸振性良好、耐磨性佳且兼具高散热性能的材质所制成的吸震环,可有效承受与外部的车床部件的接触或摩擦,以防止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速车床自动送料杆,特指一种于送料杆的外筒内部,设有以 固定座、顶撑组件及压缩块所组成的润滑液补充装置,可适时补充轴承或需要 自动润滑补给的装置与设备所需的润滑液,以及心轴的外部套设复数个由吸振 性良好、耐磨性佳且兼具高散热性能的材质所制成的吸震环,可有效承受与外 部的车床部件的接触或摩擦。
技术介绍
已有的高速车床自动送料杆,是采用预加润滑液的传统作法,在轴承所需 要的润滑液补充方面,无法作到适时自动添加的功效,必须人工定期拆卸补充, 无法满足效率上的要求;再加上,以传统金属所制成的吸震环,在耐磨度及吸 振性上的表现不佳,容易磨损,减少使用寿命。请参阅图8,为已有轴承与油封环配置剖视平面图,其中,送料杆(A)的 外筒(Al)内部设有多个轴承(All),在预加润滑液后以油封环(A12)密封以 保留润滑液;但在主轴(A2)高速旋转下所产生的高压及高热,很容易造成润 滑液的渗漏与散逸,故必须时常拆卸添加润滑液,费时费力。请参阅图9,为已有心轴筒与吸震环结构剖视平面图,其中,送料杆(A) 的外筒(Al)所连接的心轴筒(A3 )的外部以定位销(A32 )套设吸震环(A31), 吸震环(A31)为传统金属所制成,耐磨度及吸振性表现均不佳,容易磨损,使 用寿命较短,并,已有心轴筒(A3)为多段式连接,强度不足,且,由于心轴 筒(A3)的长度较长,而使拼接的心轴筒(A3)容易一段一段向下偏移,导致轴心无法保持水平状态,使后端送料杆(A)跟着偏移,而无法正确与车床保持 同心确保车床加工零件的精密度,并使其枢转不顺畅而容易晃动,更会因此而 产生噪音,故而损伤车床主机。故前述所提及已有高速车床自动送料杆,尽管能够达成基本要求,但在润 滑油不易保持及吸震环的耐磨度与吸振性上皆有所不足的情况下,无法发挥应 有的功能及效率。由于已有的高速车床自动送料杆,存在上述的缺失与不足,基于产业进步 的未来趋势前提下,实在有必要提出具体的改善方案,以符合产业进步的所需, 更进一步提供业界更多的技术性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已有高速车床自动送料杆在润滑液自动补充及吸震 环耐用度方面不足等缺点,以及在实用化技术等方面受到限制的问题, 一方面 为达成改善润滑液添加自动化的目的,另一方面在于提升高速车床的产能及机 台利用率,以达成高速车床自动送料杆所应具备的基本功能,使其兼具省时、 维护简单及便利的要求。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其具体实行的技术手段及方案包括一种高速车床自动送料杆,系包含有扶料筒、外筒及主轴,其中扶料筒, 其系为一中空圓筒状体,设置于送料杆的前段,用以套装材料;外筒,其系为 一中空圆筒状体,设置于送料杆的中段,该外筒的内部中段设有挡垣而形成第 一容室及第二容室,并于第一容室依序组设有固定座、顶撑组件、压缩块,而 第二容室依序组设有挡盘、复数个轴承及油塞环,其轴承及油塞环系交错置入; 主轴,系穿设于复数个轴承内,该主轴的一端与扶料筒相连接。上述的压缩块与挡盘间的外筒内部空间以及轴承间的油塞环空间,均布满 润滑液。上述的压缩块的侧边凹槽内组设一油封环。上述的外筒的挡垣设有穿孔,贯穿第一容室及第二容室,并于第二容室内 壁上,设有一螺旋形的微线状凹槽。上述的顶撑组件系为弹性单元。上述的弹性单元系为弹簧。上述的顶撑组件系为压缩氮气。上述的送料杆的后段设有一体抽拉成型的心轴,该心轴与外筒作连接,心 轴的外部套设复数个中空圆筒状的吸震环,而吸震环的材料为铁氟龙或非金属 材料。上述的油塞环系分为第一油塞环、第二油塞环,第一油塞环的长度长于第 二油塞环。上述该第二容器组设的复数个轴承的设置方式系以近扶料筒一侧的数量较 远离一端多,且各轴承间以油塞环区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 外筒内部设有以固定座、顶撑组件及压缩块所组成的润滑液补充装置, 可适时4卜充轴承所需的润滑液。2. 外筒内部的轴承间设有油塞环,可长时间保持轴承的润滑液,减少散逸, 以增进润滑及散热效能。3. 外筒的中空内壁上所设的具有螺旋形的微线状凹槽,提供润滑液补充装置内的润滑液渗入轴承间所需的流路。4. 心轴系为一体抽拉成型,支撑力及强度佳。5. 心轴的外部套设复数个中空圆筒状的吸震环,该吸震环采用吸振性良好、 耐磨性佳且兼具高散热性能的材质所制成,如铁氟龙(Teflon)等,可有效承受 与外部的车床部件的接触或摩擦,以防止产生噪音,及确保加工零件的精密度。6. 具有自动补充润滑液的润滑液补充装置,可减少人工拆卸补充润滑液的 次数,以节省时间,增进高速车床的产能。7. 本专利技术不仅适用于高速车床,亦可适用于各类需再补充润滑液的加工机具。附图说明图l: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整体构造剖视图(一); 图2: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整体构造剖视图(二); 图3: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整体构造剖视图; 图4:本专利技术心轴与吸震环结构剖视图; 图5: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整体构造剖视图; 图6: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整体构造剖视图; 图7:本专利技术的顶撑组件为压缩氮气的示意图; 图8:已有轴承与油封环配置剖视图; 图9:已有心轴筒与吸震环结构剖视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 送料杆(11)扶料筒(12) 外筒(121)容室(1211)挡垣(1212) 穿孔(1213)螺紋接头(1214 )漏斗杯体(122)第一容室(123) 第二容室(1231 )微线状凹槽(124)固定座(125 ) ( 125A)顶撑组件(126)压缩块(1261) 凹槽(1262 )油封环(127)挡盘(128) 轴承(129) 油塞环(129A)第一油塞环(1"B)第二油塞环(13) 主轴(14)心轴(141) 吸震环(2)润滑液(3)材料(A ) 送料杆(Al)外筒(All) 轴承(A12)油封环(A2 ) 主轴(A3)心轴筒(A31)吸震环(A32)定位销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l、 2,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整体构造剖视平面图(一)及本发 明第一实施例整体构造剖视平面图(二),本专利技术为有送料杆(1),而送料杆(1) 系包括有扶料筒(ll)、外筒(12)及主轴(13),其中扶料筒(11),其系为一中空圆筒状体,设置于送料杆(1)的前段,用以 套装材料。外筒(12),其系为一中空圆筒状体,设置于送料杆(1)的中段,该外筒(12)的内部中段设有挡垣U211)而形成第一容室(122)及第二容室(123), 并于第一容室(1")依序组设有固定座(124 )、顶撑组件(125 )、压缩块(126 ), 而第二容室(I")依序组设有挡盘(127 )、复数个轴承(128 )及油塞环(129 ), 其轴承(128)及油塞环(129)系交错置入,该油塞环(129)系可分设成第一 油塞环(1"A)及第二油塞环(12卵),第一油塞环(129A)的长度系长于第二 油塞环(129B),组装后轴承(128)形成前二后一,其作用为提高送料杆(l) 的支撑力,以避免送料杆(1)的一端下垂。主轴(13),系穿设于复数个轴承(128)内,该主轴(13)的一端与扶料 筒(11)相连接。送料杆(1 )的后段设有一心轴(14 )〔另请先行参阅图4〕,该心轴(14 ) 与外筒(12 )作连接,心轴(14 )的外部套设复数个中空圆筒状的吸震环(141 )。实施时,压缩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车床自动送料杆,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扶料筒,其系为一中空圆筒状体,设置于送料杆之前段,用以套装材料;外筒,其系为一中空圆筒状体,设置于送料杆的中段,该外筒的内部中段设有挡垣而形成第一容室及第二容室,并于第一容室依序组设有固定座、顶撑组件、压缩块,而第二容室依序组设有挡盘、复数个轴承及油塞环,其轴承及油塞环系交错置入;主轴,系穿设于复数个轴承内,该主轴的一端与扶料筒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菘岭
申请(专利权)人:方菘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