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料件阻塞的组装装置及组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22891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2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装装置,一第一导引轨道连通于一第一储料机构及一料件组装机构间,用以输送一第一料件。一第二导引轨道连通于一第二储料机构及料件组装机构间,用以输送一第二料件。一导气管连通于第二导引轨道的一第一部分,用以使一气流通过导气管后进入第二导引轨道的第一部分,而流经第二料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适于将一软性材料与另一材料加以组装,以减少阻塞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组装装置,尤其关于一种能够减少阻塞情况发生的软性料件的组 -Μ.ο
技术介绍
因应各种消费性产品的功能不断提升,该等产品所具有的零组件数量也不断地增力口,进而也使得该等产品的组装流程变得更为繁复。例如,以办公室常见的打印机为例,仅作为卡纸清除的清纸卡匣一个部件,即由三种不同的料件所组成。于中国台湾专利申请号098203354中,揭示一种清纸卡匣的组装装置,其能够提高制作效率、降低成本且提高清纸卡匣的质量。图1显示公知组装装置的俯视示意图。请参照图1所示,组装装置I包括一第一储料机构11、一第二储料机构12、一基座13、一料件组装机构14及一装载机构15。第一储料机构11可储存一滚轮Ml。第二储料机构12可储存一弹簧M2。基座13具有一导引轨道131、至少一配送轨道132、一第一加工区域133及一第二加工区域134,导引轨道131与第一储料机构11连接,第一加工区域133位于导引轨道131,第二加工区域134位于配送轨道132的一端。此外,第一储料机构11具有一震动盘111及一螺旋轨道112。第二储料机构12具有一震动盘121及一螺旋轨道122。导引轨道131连接于螺旋轨道112与料件组装机构14之间,而第二储料机构12亦可 具有一输送管123,输送管123分别与螺旋轨道122及料件组装机构14连接。该等滚轮Ml与该等弹簧M2被置于第一储料机构11及第二储料机构12中,且可藉由震动的方式而依序沿螺旋轨道112、122移动。藉此,滚轮Ml可沿螺旋轨道112移动至导引轨道131,而弹簧M2则沿螺旋轨道122及输送管123移动至料件组装机构14的转向单元142。料件组装机构14邻设于第一加工区域133,并具有一推压单元141及一转向单元142,推压单元141邻设于转向单元142,转向单元142与第二储料机构12连接。其中,推压单元141是由一马达与一杆体配合,藉由马达推动杆体于方向X往复运动,而转向单元142使弹簧M2的长轴方向沿一通道移动后而顺势转向为位于方向X。因此,藉由推压单元141可推压弹簧M2与滚轮Ml结合。装载机构15与配送轨道132及第二加工区域134对应设置。藉此,与弹簧M2结合后的滚轮Ml会沿配送轨道132移动至第二加工区域134,再藉由装载机构15将滚轮Ml装载至清纸卡匣9的凹槽91内。因此,操作人员只需将清纸卡匣9放置于与装载机构15对应的位置,装载机构15即可自动地将与弹簧M2结合后的滚轮Ml与清纸卡匣9组装。藉此,利用自动化的组装装置I不仅可增加制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且可避免组装时所可能产生的人为疏失,以提高产品信赖度。然而,公知组装装置I所组装的料件,例如滚轮Ml及弹簧M2,其材质较硬且重量较重。当更换成材质较软且重量较轻的料件时,软性料件常会阻塞于传送轨道中,例如导引轨道 131。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装装置,以适于将一软性材料与另一材料加以组装,能够减少阻塞情况发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组装装置包括一第一储料机构、一第二储料机构、一料件组装机构、一第一导引轨道、一第二导引轨道及一导气管。第一储料机构用以储存一第一料件。第二储料机构用以储存一第二料件。料件组装机构用以将第一料件及第二料件加以组装。第一导引轨道连通于第一储料机构及料件组装机构间,用以输送第一料件。第二导引轨道连通于第二储料机构及料件组装机构间,用以输送第二料件。导气管连通于第二导引轨道的第一部分,用以使一气流通过导气管后进入第二导引轨道的第一部分,而流经第二料件。于一实施例中,料件组装机构包括一第一定位点、一第二定位点、一驱动装置及一推压组件。第一定位点连通于第一导引轨道。第二定位点连通于第二导引轨道。推压组件连接于驱动装置。当第一料件通过第一导引轨道到达第一定位点,第二料件通过第二导引轨道到达第二定位点时,驱动装置适于驱动推压组件,使推压组件推动第一料件及第二料件其一,藉以将第一料件及第二料件加以组装。于一实施例中,第二导引轨道的第一部分连接第二定位点。于一实施例中,第二导引轨道的第一部分具有至少一开口。较佳的情况是该至少一开口沿第二料件的行进方向延伸,形成一长条状。于一实施例中,第二导引轨道的该第一部分包括至少一导引壁面及至少一弯曲壁面。前述至少一导引壁面设有长条状的开口。前述至少一弯曲壁面,具有第二定位点,并连接前述至少一导引壁面。第二料件受导引壁面的限制而沿第一方向移动,且受弯曲壁面的限制而改变行进方向并沿第二方向移动,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呈一预设角度。于一实施例中,第二导引轨道的第一部分更包括至少一倾斜壁面,该至少一导引壁面位于该至少一倾斜壁面及该至少弯曲壁面间。第二料件受倾斜壁面的限制而沿第三方向移动,且受导引壁面的限制而改变行进方向并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呈另一预设角度。于一实施例中,第三方向包含有一重力方向的分量。于一实施例中,导气管与导引壁面间的一连通口位于第二定位点及倾斜壁面之间。于一实施例中,第二料件为一软性材料。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组装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第一料件从第一储料机构传送至第一导引轨道。步骤(b)将第二料件从第二储料机构传送至第二导引轨道。步骤(C)使第一料件通过第一导引轨道并传送至料件组装机构。较佳的情况是,前述步骤(C)更包括将第一料件传送至料件组装机构的第一定位点。步骤(d)使一气流通过导气管后进入第二导引轨道内,并吹过第二料件,以使第二料件通过第二导引轨道并传送至料件组装机构。较佳的情况是,将第二料件传送至料件组装机构的第二定位点。于一实施例中,前述步骤(d)更包括以下步骤:使气流吹过第二料件,通过第二导引轨道的连接第二定位点的一部分所界定的至少一开口后,流至外部环境。使第二料件受导引壁面的限制而沿第一方向移动,且受弯曲壁面的限制而改变行进方向并沿第二方向移动,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呈一预设角度。使第二料件受倾斜壁面的限制而沿第三方向移动,且受导引壁面的限制而改变行进方向并沿第一方向移动,其中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呈另一预设角度。步骤(e):利用料件组装机构将第一料件及第二料件加以组装。较佳的情况是,前述步骤(e)更包括利用一驱动装置推动一推压组件,以使推压组件推动第一料件及第二件料件其一,藉以将第一料件及第二料件加以组装。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使导气管连通于第二导引轨道,并使一气流流进第二导引轨道用以吹动第二料件,以减少阻塞的情况发生。于一实施例中,第二导引轨道更设有至少一开口,以减少反向气流的产生。于一实施例中,更于第二导引轨道更设有长条开口,长条开口的长轴是沿导引壁面的长轴方向延伸,能够使气流流经第二料件后顺势流向长条开口,而流向外部的环境中。如此,能够减少反向气流的产生并提高第二料件精准到达第二定位点的机率,进而提升制品的良率。附图说明图1显示公知组装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2显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组装装置的示意图。图3显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料件组装机构的示意图。图4A显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导引轨道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图4B显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导引轨道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图4C显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导引轨道的一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料件阻塞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储料机构,用以储存一第一料件;一第二储料机构,用以储存一第二料件;一料件组装机构,用以将该第一料件及该第二料件加以组装;一第一导引轨道,连通于该第一储料机构及该料件组装机构间,用以输送该第一料件;一第二导引轨道,连通于该第二储料机构及该料件组装机构间,用以输送该第二料件;以及一导气管,连通于该第二导引轨道的第一部分,用以使气流通过该导气管后进入该第二导引轨道的该第一部分,而流经该第二料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料件阻塞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储料机构,用以储存一第一料件; 一第二储料机构,用以储存一第二料件; 一料件组装机构,用以将该第一料件及该第二料件加以组装; 一第一导引轨道,连通于该第一储料机构及该料件组装机构间,用以输送该第一料件; 一第二导引轨道,连通于该第二储料机构及该料件组装机构间,用以输送该第二料件;以及 一导气管,连通于该第二导引轨道的第一部分,用以使气流通过该导气管后进入该第二导引轨道的该第一部分,而流经该第二料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引轨道的该第一部分连接一第二定位点,且该第二导引轨道的该第一部分具有至少一开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口沿该第二料件的行进方向延伸,而呈一长条状。4.如权利要求2至3任一项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第二导引轨道的该第一部分包括:至少一导引壁面,设有该长条状的该开口 ;及 至少一弯曲壁面,具有该第二定位点,并连接该至少一导引壁面, 其中该第二料件受该导引壁面的限制而沿第一方向移动,且受该弯曲壁面的限制而改变行进方向并沿第二方向移动,其中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一方向呈一预设角度。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料件为一壳体,而该第二料件为一吸墨棉。6.一种防止料件阻塞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一第一料件从一第一储料机构传送至一第一导引轨道; 将一第二料件从一第二储料机构传送至一第二导引轨道; 使该第一料件通过该第一导引轨道并传送至一料件组装机构; 使气流通过一导气管后进入该第二导引轨道内,并吹过该第二料件,以使该第二料件通过该第二导引轨道并传送至该料件组装机构;及 利用该料件组装机构将该第一料件及第二料件加以组装。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使该第一料件通过该第一导引轨道并传送至一料件组装机构的步骤,包括将该第一料件传送至该料件组装机构的第一定位点; 所述使该第二料件通过该第二导引轨道并传送至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于斌陈忠贤
申请(专利权)人:金宝电子中国有限公司 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