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和记录装置。所述定影装置具备:支承面,其构成用于将记录介质从上游侧向下游侧进行输送的输送路径的一部分,且能够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支承;定影单元,其以与所述支承面对置的方式而配置,并且当在所述支承面的上游侧被记录了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被支承在所述支承面上时,实施将所述图像定影于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定影处理,所述支承面在所述支承面与所述定影单元对置的方向上,位于与所述支承面的上游侧的所述输送路径相比远离所述定影单元的位置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喷墨式打印机等的记录装置、以及该记录装置中所具备的、用于使图像定影于记录有该图像的纸张等上的定影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地,作为将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记录装置,广泛已知一种喷墨式打印机。在喷墨式打印机中,通过从记录头(记录单元)朝向纸张(记录介质)喷射油墨从而实施印刷。在这种打印机中,通常采用如下方式,即,通过对印刷后的纸张进行加热而使其干燥,从而使图像定影于纸张上。而且,作为以这种方式对印刷后的纸张进行加热而使其干燥的打印机,目前已知一种专利文献I中所公开的装置。在该专利文献I的打印机中采用如下方式,即,通过以隔着纸张的输送路径而对置的方式被配置的一对加热器(定影单元),来对印刷后的纸张进行加热而使其干燥。但是,当纸张具有卷筒纸等的弯曲(卷曲)的性质时,存在弯曲的纸张与各个加热器接触的可能性。因此,在专利文献I的打印机中采用如下方式,即,当纸张具有弯曲的性质时,通过预测纸张的弯曲状态,并使各个加热器移动以增大各个加热器之间的距离,从而避免各个加热器与纸张的接触。然而,虽然在专利文献I的打印机中,即使在纸张弯曲了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该纸张向各个加热器的接触,但是由于需要用于对各个加热器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的加热器移动机构,因此存在结构变得复杂的问题。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1294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着眼于这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点而被完成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记录介质发生了卷曲时以简单的结构避免记录介质与定影单元的接触的定影装置及记录装置。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定影装置具备支承面,其构成用于将记录介质从上游侧向下游侧进行输送的输送路径的一部分,且能够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支承;定影单元,其以与所述支承面对置的方式而配置,并且当在所述支承面的上游侧被记录了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被支承在所述支承面上时,实施将所述图像定影于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定影处理,所述支承面在所述支承面与所述定影单元对置的方向上,位于与所述支承面的上游侧的所述输送路径相比远离所述定影单元的位置处。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在支承面的上游侧被记录了图像的记录介质卷曲而隆起的情况下,也可通过支承面的上游侧的输送路径与支承面距定影单元的距离之差,来吸收该记录介质中的因卷曲而隆起的部分。因此,当记录介质发生了卷曲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避免记录介质与定影单元的接触。在本专利技术的定影装置中,所述支承面具有远离斜面,所述远离斜面以越趋于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路径的下游侧,则在所述支承面和所述定影单元对置的方向上越远离所述定影单元的方式而倾斜。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在支承面的上游侧被记录了图像的记录介质卷曲而隆起的情况下,该记录介质也可通过远离斜面而逐渐远离定影单元。因此,能够在不使记录介质与定影单元接触的条件下沿着支承面而顺利地输送该记录介质。在本专利技术的定影装置中,所述支承面在与所述远离斜面相比靠所述输送路径的下游侧的位置处具有接近斜面,所述接近斜面以越趋于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路径的下游侧,则在所述支承面和所述定影单元对置的方向上越接近所述定影单元的方式而倾斜。根据本专利技术,因远离斜面而相对于定影单元发生了倾斜的记录介质的倾斜度,通过接近斜面而被缓和。因此,能够抑制定影单元对记录介质的定影处理变得不均匀的情况。在本专利技术的定影装置中,所述输送路径上的所述远离斜面的下游端和所述接近斜面的上游端以连续的方式而相连接,所述远离斜面的下游端和所述接近斜面的上游端之间的连接部分,与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的所述定影单元的中央部相对应。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可恰当地确保定影单元与记录介质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记录介质与定影单元接触的情况。在本专利技术的定影装置中,所述远离斜面的上游端及所述接近斜面的下游端在所述支承面和所述定影单元对置的方向上,距所述定影单元的距离相等。例如,当记录介质为带有表面起伏的长条状的卷筒纸时,记录介质的顶端部分尤其发生卷曲。关于这一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在记录介质的顶端部分通过了支承面之后,记录介质通过远离斜面的上游端及接近斜面的下游端而被支承,因此该记录介质变得相对于定影单元而平行。因此,能够均匀地实施定影单元对记录介质的定影处理。在本专利技术的定影装置中,所述远离斜面相对于所述支承面的上游侧的所述输送路径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接近斜面相对于所述支承面的上游侧的所述输送路径的倾斜角度。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在支承面的上游侧被记录了图像的记录介质卷曲而隆起的情况下,该记录介质也可通过与接近斜面相比倾斜角度较大的远离斜面而迅速地远离定影单元。因此,能够有效地避免记录介质与定影单元的接触。本专利技术的记录装置具备记录单元,其将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上;上述结构的定影装置。 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获得与上述定影装置相同的作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方式的喷墨式打印机的剖视模式图。图2为该打印机的加热干燥部的放大剖视模式图。图3为表示在该加热干燥部中卷筒纸的卷曲了的顶端部分在分离斜面上被输送时的状态的放大剖视模式图。图4为表示在该加热干燥部中卷筒纸的卷曲了的顶端部分在接近斜面上被输送时的状态的放大剖视模式图。图5为表示在该加热干燥部中卷筒纸的卷曲了的顶端部分向接近斜面的下游侧被输送时的状态的放大剖视模式图。图6为表示改变例的加热干燥部的放大剖视模式图。图7为表示改变例的加热干燥部的放大剖视模式图。图8为表示改变例的加热干燥部的放大剖视模式图。图9为表示改变例的加热干燥部的放大剖视模式图。图10为表示改变例的加热干燥部的放大剖视模式图。图11为表示改变例的加热干燥部的放大剖视模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将本专利技术的记录装置具体化为喷墨式打印机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作为记录装置的喷墨式打印机11具备形成其外轮廓的大致矩形箱状的主体外壳12。在主体外壳12内设置有放卷部13和记录部14,其中,所述放卷部13在将作为记录介质的长条状的卷筒纸(连续纸)RP松卷的同时进行放卷,所述记录部14实施将图像记录在从该放卷部13放卷出的卷筒纸RP上的记录处理。此外,在主体外壳12内设置有作为定影装置的加热干燥部15和排纸托架16,其中,所述加热干燥部15实施使图像定影于通过记录部14而记录有图像的卷筒纸RP上的、作为定影处理的加热干燥处理,所述排纸托架16将通过该加热干燥部15而被加热干燥了的卷筒纸RP连续重叠为蜿蜒状并对该卷筒纸RP进行支承。S卩,在主体外壳12内,在成为卷筒纸RP的输送路径的上游侧的、靠后的位置处配置有放卷部13,而在成为卷筒纸RP的输送路径的下游侧的、靠前的位置处配置有排纸托架16。而且,在从放卷部13到排纸托架16之间的卷筒纸RP的输送路径的中途位置上,分别配置有记录部14和加热干燥部15。如图1所示,在放卷部13中,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有在左右方向(与纸面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卷轴17。在卷轴17上,卷筒纸RP以能够与该卷轴17 —体旋转的方式被支承。而且,通过使卷轴17向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从而卷筒纸RP在被松卷的同时朝向输送路径的下游侧被放卷。在放卷部13的上方,以在左右方向上延伸、且能够旋转的方式而设置有中继辊18,所述中继辊18用于卷绕从卷轴17被放卷出的卷筒纸RP并朝向记录部14侧进行引导。而且,在中继辊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支承面,其构成用于将记录介质从上游侧向下游侧进行输送的输送路径的一部分,且能够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支承;定影单元,其以与所述支承面对置的方式而配置,并且当在所述支承面的上游侧被记录了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被支承在所述支承面上时,实施将所述图像定影于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定影处理,所述支承面在所述支承面与所述定影单元对置的方向上,位于与所述支承面的上游侧的所述输送路径相比远离所述定影单元的位置处。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09 JP 2011-1968941.一种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支承面,其构成用于将记录介质从上游侧向下游侧进行输送的输送路径的一部分,且能够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支承; 定影单元,其以与所述支承面对置的方式而配置,并且当在所述支承面的上游侧被记录了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被支承在所述支承面上时,实施将所述图像定影于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定影处理, 所述支承面在所述支承面与所述定影单元对置的方向上,位于与所述支承面的上游侧的所述输送路径相比远离所述定影单元的位置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面具有远离斜面,所述远离斜面以越趋于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路径的下游侦牝则在所述支承面和所述定影单元对置的方向上越远离所述定影单元的方式而倾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面在与所述远离斜面相比靠所述输送路径的下游侧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赤峰雅博,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