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聚合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22047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2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聚合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结构式如下,该方法是以含羟基的二苯甲酮衍生物、多聚甲醛、二甘醇胺为原料通过Mannich反应合成出红色液体(BZOH)。BZOH和丙烯酰氯反应生成可聚合光引发剂(BZOA)。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大分子引发剂同时含有二苯甲酮及三级胺,提高了光敏分解产生活性种效率。由于其含有苯并噁嗪结构及不饱和双键,不仅增加了与引发体系的相容性,降低光引发剂的表面迁移,亦可作为合成大分子的单体使用,在紫外光固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R1、R2为相互独立的-H,-CH3,-OH或-CH2Cl。其中,含羟基的二苯甲酮衍生物中-OH的邻位至少有一个不得有取代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感光高分子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含二苯甲酮类大分子作为光引发剂。
技术介绍
光固化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问世的新型绿色技术,是利用光(紫外光或可见光)或电子束为能源,引发具有化学反应活性的液态物质快速转变为固态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光固化技术迅猛发展,目前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印刷制版、立体光刻、油墨、涂料、胶粘剂,以及齿科、骨科修复材料、隐形眼镜等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光固化技术与传统的热固化技术不同之处在于:光固化反应本质是有紫外光引发的聚合、交联反应,任何一个光固化体系至少包括以下三个组分:(I)树脂(或称预聚物、低聚物),给予材料基本的物理化学性能;(2)单体(或称活性稀释剂),主要用于调节整个配方体系中的粘度,但是对整个配方体系的固化速率和材料的性能也有影响;(3)光引发剂,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产生引发聚合反应的活性种(自由基或阳离子)。按照引发机理的不同,光引发剂可分为自由基光引发剂与阳离子光引发剂,按自由基引发剂产生活性自由基的作用机理不同,自由基光引发剂又可以分为夺氢型光引发剂与裂解型光引发剂。在日常工业生产中,以自由基光引发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聚合光引发剂,其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R1、R2为‑H,‑CH3,‑OH或‑CH2Cl。其中,含羟基的二苯甲酮衍生物中‑OH的邻位至少有一个不得有取代基。FDA00002799729500011.jp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聚合光引发剂,其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2.如专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聚合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下均以官能团摩尔份数表示 Ca)将1-1.5份含羟基的二苯甲酮衍生物、2份多聚甲醛、I份二甘醇胺溶于30份有机溶剂中,机械搅拌至完全溶解。以5°C /min的升温速率缓慢加热至回流产生,保持回流反应5-10h后,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加入氯仿溶解,分别用0.1N氢氧化钠水溶液洗涤5次,去离子水洗涤5次。然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层,过滤,滤液蒸馏除去溶剂后,真空干燥后得到橙红色油状液体(BZOH); (b)将得到的I份BZOH和1.2-1.5份三乙胺(TEA)溶解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俊时劲松包容马贵平路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