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机械复合加工用刀夹具,包括旋转体、导电体、弹簧夹套、夹紧螺母;所述旋转体包括上部的刀柄、下部的夹持头和连接在刀柄与夹持头之间的绝缘件;所述夹持头设有轴向孔,所述夹持头上部外表面上设有环形进液槽,进液槽上设有均匀分布且通向轴向孔的径向进液小孔;所述导电体动配合设置在旋转体夹持头上部外周,导电体的一侧设有与夹持头进液槽相连通的进液大孔,进液大孔上连接有水嘴,在导电体的内壁上设有环形水银槽,水银槽内灌注有水银形成与夹持头接触的水银圈;夹持头的轴向孔下部是锥形孔,所述弹簧夹套可拆卸连接在夹持头锥形孔内,夹紧螺母连接在旋转体的夹持头下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性能可靠、适合不同复合阴极的夹持和适用于不同电解机械复合加工机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解机械复合加工机床的附件,具体地说是电解机械复合加工 机床装夹复合阴极的刀夹具。
技术介绍
电解加工是利用金属在电解液中产生阳极溶解的原理来去除工件材料的 制造技术,能加工高强度、高硬度、高韧性的导电材料,是应用较广泛的加工 方法之一。目前有钻孔、磨削、铣削和切割等单功能电解机械复合加工机床, 有集多种电解机械复合加工一体的电解机械综合加工机床,综合加工机床通过 更换不同的复合阴极和调节不同的加工参数,在同一台机床上以钻孔、铣削、 切割、磨削和抛光等加工方式完成对同一个零件从粗加工、精加工到表面光整 加工的过程。上述电解机械复合加工机床均由主轴带动复合阴极旋转,所以在 主轴上需要配备能适用不同复合阴极且性能可靠的刀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能适用不同复合阴极且性能可靠的 电解机械复合加工用刀夹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包括旋转体、导电体、弹簧夹套、夹紧螺母;所述旋转体包括上部 的刀柄、下部的夹持头和连接在刀柄与夹持头之间的绝缘件;所述夹持头设有 轴向孔,所述夹持头上部外表面上设有环形进液槽,进液槽上设有均匀分布且 通向轴向孔的径向进液小孔;所述导电体动配合设置在旋转体夹持头上部外 周,导电体的一侧设有与夹持头进液槽相连通的进液大孔,进液大孔上连接有 水嘴,在导电体的内壁上设有环形水银槽,水银槽内灌注有水银形成与夹持头 接触的水银圈;夹持头的轴向孔下部是锥形孔,所述弹簧夹套可拆卸连接在夹 持头锥形孔内,夹紧螺母连接在旋转体的夹持头下部。所述导电体包括导电主体和分别设置在导电主体上、下端的上端盖和下端 盖,在导电主体与旋转体夹持头之间设有滑动轴承和分别处于滑动轴承上、下 端的第一耐磨密封圈和第二耐磨密封圈,第一耐磨密封圈、滑动轴承和第二耐磨密封圈被上端盖和下端盖轴向夹持,上述导电体上的进液大孔处于导电主体 —h且贯通滑动轴承;导电主体上相对进液大孔的另 一侧设有接线孔,接线孔上 设有接线柱,接线柱抵在滑动轴承上。所述环形水银槽设置在下端盖上,在下端盖上设有通向水银槽的注入孔, 注入孔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导电体的下端盖上设有与环形水银槽相通的环槽,环槽内设有第三耐 磨密封圈,水银圈表面被第三耐磨密封圈覆盖。在旋转体夹持头上且处于上端盖的上方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轴向挡圈。所述旋转体的刀柄设有轴向孔,所述拉钉下部与刀柄轴向孔连接。 所述绝缘件为"十"字形,绝缘件的上、下端分别与旋转体刀柄、旋转体 夹持头螺纹连接,第一止转销插入绝缘件的上部径向孔与旋转体刀柄的径向孔 中,第二止转销插入绝缘件的下部径向孔与旋转体夹持头的径向孔中所述旋转体刀柄的上部是锥体,锥度为7: 24,旋转体夹持头的锥形孔的 锥度为16度。所述弹簧夹套的端面上的缝隙由软体橡胶密封。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积极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旋转体旋转,由此带动复合阴极 旋转,在旋转体外部设有导电体,导电体起导电和导通电解液的作用,本专利技术 采用了电解液内喷形式,简化了刀夹具结构。2、本专利技术在导电体与旋转体夹 持头之间设有水银圈,既不影响导电体与旋转体夹持头之间的相对转动,而且 保证了导电体与夹持头之间良好的电传导性能,同时也有利于结构的简化。水银圈表面被耐磨密封圈覆盖,能防止水银泄漏。3、本专利技术采取在夹持头的锥形孔内可拆卸连接有弹簧夹套,复合阴极由弹簧夹套夹紧,由夹紧螺母固定弹 簧夹套,所以连接可靠。本专利技术可以配备多个夹持有不同复合阴极的弹簧夹套,由于弹簧夹套调换方便,通过调换弹簧夹套来更换不同的复合阴极。4、本发 明旋转体的刀柄和夹持头之间设有绝缘体,使加工部分跟机床绝缘,并且可以 通过调整电源极性可实现对阴极的修正,给使用带来方便。5、本专利技术的旋转 体夹持头与导电体之间设有滑动轴承,滑动轴承的两端各设有耐高压、耐高速 的耐磨密封圈,使滑动轴承处于流体润滑状态,确保本专利技术能满足电解液内喷 和主轴高速旋转的要求。6、本专利技术上部设有拉钉和比例为7: 24锥体的旋转 体刀柄,可以方便地配备在钻孔、磨削、铣削、切害i」、综合等各种电解加工机床中使用。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 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见图1,本实施例具有旋转体1、拉钉2、导电体4、弹簧夹套15、夹紧 螺母16。所述旋转体1包括上部的刀柄1-1、下部的夹持头1-2和连接在刀柄1-1 与夹持头1-2之间的绝缘件1-3。所述旋转体1的刀柄1-1的上部是锥体,锥度为7: 24。刀柄1-1上设有 轴向孔1-1-1,所述拉钉2下部与刀柄1-1的轴向孔1-1-1螺纹连接。所述旋转体夹持头1-2设有轴向孔1-2-1,夹持头1-2上部外表面上设有环 形进液槽1-2-3,进液槽1-2-3上设有均匀分布且通向轴向孔1-2-1的径向进液 小孔1-2-2。所述导电体4包括导电主体4-l和分别设置在导电主体4-l上、下端的上 端盖4_2和下端盖4-3,上端盖4-2、导电主体4-1和下端盖4-3连接成一体设 置在旋转体夹持头1-2上部外周,在导电主体4-1与旋转体夹持头1-2之间设 有滑动轴承6和分别处于滑动轴承6上、下端的第一耐磨密封圈5和第二耐磨 密封圈8,滑动轴承6与导电主体4-l之间过盈配合。第一耐磨密封圈5、滑 动轴承6和第二耐磨密封圈8被上端盖4-2和下端盖4-3轴向夹持,防止电解 液外漏。所述导电主体4-1的一侧设有贯通滑动轴承6与夹持头进液槽1-2-3 相连通的进液大孔4-1-1,进液大孔4-1-1上连接有水嘴12,导电主体4-l上 相对进液大孔4-1-1的另一侧设有接线孔4-1-2,接线孔4-1-2上螺纹连接有接 线柱7,安装接线柱时将其拧紧,让接线柱11底端面顶住滑动轴承6,防止导 电体4和滑动轴承6有相对运动。在导电体4的下端盖4-3上设有环形水银槽、与环形水银槽相通的角形环 槽和通向水银槽的灌注孔,通过灌注孔向水银槽内灌注水银形成接触夹持头的 水银圈10,角形环槽内设有具有凸环的第三耐磨密封圈9,水银圈10表面被第三耐磨密封圈9的凸环覆盖,保证导电体4与旋转体1之间在相对高速旋转 时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下端盖4-3上的灌注孔螺纹连接有螺栓11,螺栓ll起 堵头作用。在旋转体夹持头1-2上且处于上端盖4-2的上方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 有轴向挡圈3。所述夹持头1-2的轴向孔1-2-1下部是锥形孔1-2-4,锥形孔1-2-4的锥度是16度。顶部是锥形的弹簧夹套15可拆卸连接在夹持头锥形孔1-2-4内,旋 转体1的夹持头1-2下部具有外螺纹,夹紧螺母16螺纹连接在夹持头1-2下 部。弹簧夹套15是外购件。在第一耐磨密封圈5上方处于导电主体4-1与旋转体夹持头1-2之间具有 上间隙,第二耐磨密封圈8下方且处于导电主体4-l与旋转体夹持头1-2之间 具冇下间隙,上端盖4-2上设有凸环4-2-1,下端盖4-3上设冇凸环4-3-1,上 端盖4-2上的凸环4-2-1嵌入上间隙中、下端盖4-3上的凸环4-3-1嵌入下间隙 中,致使第一耐磨密封圈5、滑动轴承6和第二耐磨密封圈8被上端盖4-2和 下端盖4-3轴向夹持。所述绝缘件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解机械复合加工用刀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体(1)、导电体(4)、弹簧夹套(15)、夹紧螺母(16);所述旋转体(1)包括上部的刀柄(1-1)、下部的夹持头(1-2)和连接在刀柄(1-1)与夹持头(1-2)之间的绝缘件(1-3);所述夹持头(1-2)设有轴向孔(1-2-1),所述夹持头(1-2)上部外表面上设有环形进液槽(1-2-3),进液槽(1-2-3)上设有均匀分布且通向轴向孔(1-2-1)的径向进液小孔(1-2-2);所述导电体(4)动配合设置在旋转体夹持头(1-2)上部外周,导电体(4)的一侧设有与夹持头进液槽(1-2-3)相连通的进液大孔(4-1-1),进液大孔(4-1-1)上连接有水嘴(12),在导电体(4)的内壁上设有环形水银槽,水银槽内灌注有水银形成与夹持头接触的水银圈(10);夹持头(1-2)的轴向孔(1-2-1)下部是锥形孔(1-2-4),所述弹簧夹套(15)可拆卸连接在夹持头锥形孔(1-2-4)内,夹紧螺母(16)连接在旋转体(1)的夹持头(1-2)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干为民,徐波,潘光显,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