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沥青用聚氨酯型耐高温抗车辙改性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15186 阅读:3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沥青用耐高温抗车辙聚氨酯复合改性剂,以改性剂的总重计,所述改性剂配方包含25~65重量份的二异氰酸酯、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和二异氰酸酯衍生物中的一种或两种或多种,15~60重量份的高分子多元醇和高分子多元胺中的一种或两种或多种,2~15重量份的小分子多元醇扩链剂、小分子多元胺扩链剂和小分子多元酸扩链剂中的一种或两种或多种,0.01~3重量份的有机聚氨酯催化剂,0~45重量份数均分子量在500~50000的聚二烯烃类高分子化合物。该改性剂可以大幅提高基质沥青及改性沥青的耐高温抗车辙性能,且所制备的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平衡、与基质沥青相容性好、贮存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方法涉及一种道路浙青用改性剂,特别涉及一种道路浙青用聚氨酯型高温抗车辙改性剂。
技术介绍
浙青路面车辙是我国的主要公路病害之一,它是浙青路面车辆载荷反复作用下,行车道在行车轨迹处产生较大的永久性变形,并在浙青路面上沿车辆行驶方向形成的一种形状类似沟槽的路面损坏现象。车辙一般发生在温度较高的季节,浙青面层在车辆的反复碾压下产生永久变形和粘性流动逐渐形成。它通常是在伴随浙青面层压缩沉陷的同时,出现侧向隆起。车辙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服务质量,给路面使用者带来了许多危害:如影响路面的平整度,降低行车舒适性与货物的安全性;车辙槽内浙青厚度减薄,降低路面结构整体强度,从而易于诱发各种问题,如网裂和水损坏等;雨天路表排水不畅,降低路面的抗滑能力,影响高速行车的安全;导致车辆在超车或更换方向时失控,影响车辆操纵的稳定性等。抗车辙剂是一种多组分的化工产品,加入浙青或其混合料中可显著改善浙青路面的抗剪切强度或抗变形能力,从而有效阻止或延缓车辙的发生。目前广泛使用的抗车辙剂主要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无机改性剂主要包括炭黑、硅藻土等,有机改性剂主要是塑料类、橡胶类和纤维类,如聚乙烯(P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道路沥青用聚氨酯型耐高温抗车辙改性剂,其特征在于:以改性剂的总重计,所述改性剂配方包含25~65重量份的二异氰酸酯、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和二异氰酸酯衍生物中的一种或两种或多种,15~60重量份的高分子多元醇和高分子多元胺中的一种或两种或多种,2~15重量份的小分子多元醇扩链剂、小分子多元胺扩链剂和小分子多元酸扩链剂中的一种或两种或多种,0.01~3重量份的有机聚氨酯催化剂,0~45重量份数均分子量在500~50000的聚二烯烃类高分子化合物,任选的抗氧剂、增塑剂、抗水解剂、紫外光吸收剂、除水剂和消泡剂的一种或两种或多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昊涂松盛基泰吴士超孙家宽华卫琦廖增泰丁建生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万华聚氨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