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TPU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41901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4 1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温TPU薄膜,以TPU颗粒为原料,还包括流平剂、白炭黑、大豆蛋白质、硫脲、苯甲基硅油和抗氧剂,其组分按重量份计分别为:TPU颗粒70‑80份,流平剂1‑3份,白炭黑5‑8份,大豆蛋白质10‑12份,硫脲1‑3份,苯甲基硅油0.8‑1.2份,抗氧剂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TPU颗粒里面添加的添加剂,能有效的增强薄膜的耐高温能力,配比科学合理,添加了大豆蛋白质和苯甲基硅油有效地提高了薄膜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膜,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TPU薄膜
技术介绍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是由线性多元醇、有机二异氰酸酯和小分子扩链剂构成。其整体性能取决于多元醇的类型、异氰酸酯和扩链剂的结构以及软段和硬段的比例等。可以通过选择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各组成成分并调节它们的比例使得材料的性能在很宽的范围内变化,从而使得它既有橡胶的柔性,又有塑料的刚性,具有高强度、高伸长和高弹性等特性。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还具有优良的耐撕裂、耐磨、耐低温等性能,但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耐高温性能较差,一旦其工作温度超过80℃,它的许多优良性能将丧失,材料甚至被破坏,这大大限制了它的应用,所以开发耐高温特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日益成为研究中的前沿问题。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高温TPU薄膜。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高温TPU薄膜,以TPU颗粒为原料,还包括流平剂、白炭黑、大豆蛋白质、硫脲、苯甲基硅油和抗氧剂,其组分按重量份计分别为:TPU颗粒70-80份,流平剂1-3份,白炭黑5-8份,大豆蛋白质10-12份,硫脲1-3份,苯甲基硅油0.8-1.2份,抗氧剂1-5份。优选地,还包括1-3重量份的松节油。优选地,还包括10-15重量份的玉米淀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TPU颗粒里面添加的添加剂,能有效的增强薄膜的耐高温能力,配比科学合理,添加了大豆蛋白质和苯甲基硅油有效地提高了薄膜的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耐高温TPU薄膜,以TPU颗粒为原料,还包括流平剂、白炭黑、大豆蛋白质、硫脲、苯甲基硅油、抗氧剂、松节油和玉米淀粉,其组分按重量份计分别为:TPU颗粒70份,流平剂1份,白炭黑5份,大豆蛋白质10份,硫脲1份,苯甲基硅油0.8份,抗氧剂1份,松节油1份,玉米淀粉10份。实施例2一种耐高温TPU薄膜,以TPU颗粒为原料,还包括流平剂、白炭黑、大豆蛋白质、硫脲、苯甲基硅油、抗氧剂、松节油和玉米淀粉,其组分按重量份计分别为:TPU颗粒75份,流平剂2份,白炭黑6份,大豆蛋白质11份,硫脲2份,苯甲基硅油1份,抗氧剂3份,松节油2份,玉米淀粉12份。实施例3一种耐高温TPU薄膜,以TPU颗粒为原料,还包括流平剂、白炭黑、大豆蛋白质、硫脲、苯甲基硅油、抗氧剂、松节油和玉米淀粉,其组分按重量份计分别为:TPU颗粒80份,流平剂3份,白炭黑8份,大豆蛋白质12份,硫脲3份,苯甲基硅油1.2份,抗氧剂5份,松节油3份,玉米淀粉15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TPU颗粒里面添加的添加剂,能有效的增强薄膜的耐高温能力,配比科学合理,添加了大豆蛋白质和苯甲基硅油有效地提高了薄膜的性能。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高温TPU薄膜,其特征在于:以TPU颗粒为原料,还包括流平剂、白炭黑、大豆蛋白质、硫脲、苯甲基硅油和抗氧剂,其组分按重量份计分别为:TPU颗粒70‑80份,流平剂1‑3份,白炭黑5‑8份,大豆蛋白质10‑12份,硫脲1‑3份,苯甲基硅油0.8‑1.2份,抗氧剂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TPU薄膜,其特征在于:以TPU颗粒为原料,还包括流平剂、白炭黑、大豆蛋白质、硫脲、苯甲基硅油和抗氧剂,其组分按重量份计分别为:TPU颗粒70-80份,流平剂1-3份,白炭黑5-8份,大豆蛋白质10-12份,硫脲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宗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极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