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车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及列车运行监督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13766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列车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站点当前时间累计的旅客总流量;计算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发车的列车数量;当前时间、所述获取的当前站点到列车终点站间,各个站点缺省停站时间、各个站点到其对应的下一站点的运行时间确定所述计算得到的列车数量中的第一辆列车的行车计划;依据所述第一辆车的行车计划和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依次确定所述计算得到的列车数量内的其他列车的行车计划。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列车运行控制方法,通过旅客总流量来计算需要的列车数量,并确定各辆列车的行车计划,使得列车的行车计划与旅客总流量建立关联,实现了更好的对列车运行时间调节和控制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列车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及列车运行监督系统
技术介绍
自动列车监控系统(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简称:ATS)是列车自动控制(Automatic Train Control,简称:ATC)的一个子系统,用来监控列车,调整各个列车的性能以满足时刻表,并提供数据用来支持调整服务以应对各类不可预期的因素所产生的扰动,力求使这种扰动所带来的干扰对运行服务的影响最小化。ATS系统主要实现对列车运行的监督和控制,包括:列车运行情况的监督监视、自动排列进路、自动列车运行调整、时刻表生成、自动记录列车运行实迹、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等,辅助调度人员对全线列车进行管理。在基于无线通信与计轴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Control System,简称:CBTC)的模式下区域信息处理单元将所有列车位置信息,包括到站和离站事件信息,转发到ATS,ATS系统根据这些信息检测列车运行。如果列车运行是进站或离站,ATS系统将会把此事件报告到时刻表比较单元和乘客信息显示系统。时刻表比较单元计算时刻表的偏差并发送调整命令到列车自动调整单元。列车自动调整单元必须将调整结果转换成合适的列车调整命令然后通过过程连接转发到自动列车运行装置(AutomaticTrain Operation,简称:ΑΤ0)。停站时间也被发送到控制着停车时间指示器的特定本地前端处理器,且离站时间被报告到进路自动排列单元。每列列车的预计到站时间得到计算,并被发送到乘客信息显示系统,由乘客信息显示系统进行存储和管理。地铁列车在载客运行时,一般情况ATS按照列车的运行计划控制列车的正常运行,但是,一旦出现列车晚点等影响裂成正常运行的现象,需要通过ATS对列车的运行时间进行调整,现有技术在解决上述问题时,通常采用等间隔法,系统以起始站或终到站为基点对所有列车自动按等间隔运行原则生成调整计划;或者采用时间校正法,系统为延迟的列车指定更短的运行时间和停站时间,而对早点很多的列车指定更长的运行时间和停站时间,在终端站折返后,校正时间继续有效,直到所有列车运行信息校正为当日的列车运行计划;再或者,系统对列车时刻表计划在时间轴上进行整体平移,从而达到列车运行调整的目的。但是,上述ATS在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列车运行控制时,其达到的对列车运行时间调节和控制的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列车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列车运行控制方法效果差的问题,具体实施步骤如下:一种列车运行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站点当前时间累计的旅客总流量;依据所述旅客总流量,计算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发车的列车数量;获取当前站点到列车终点站间,各个站点缺省停站时间、各个站点到其对应的下一站点的运行时间;根据所述当前时间、所述获取的当前站点到列车终点站间,各个站点缺省停站时间、各个站点到其对应的下一站点的运行时间确定所述计算得到的列车数量中的第一辆列车的行车计划;依据所述第一辆车的行车计划和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依次确定所述计算得到的列车数量内的其他列车的行车计划。优选的,所述获取当前站点当前时间累计的旅客总流量的过程包括:确定延迟时间;将所述延时时间划分为多个时间段;获得每个时间段对应的旅客流量;计算多个时间段对应的旅客流量之和,确定所述旅客流量之和为所述当前站点当前时间累计的旅客总流量。优选的,依据所述旅客总流量,计算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发车的列车数量的过程包括:依据公式Z = floor (F/Y)+l确定列车数量,其中,所述Z为列车数量,F为旅客总流量,Y为每趟列车疏散的人流量。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时间、所述获取的当前站点到列车终点站间,各个站点缺省停站时间、各个站点到其对应的下一站点的运行时间确定所述计算得到的列车数量中的第一辆列车的行车计划的过程包括:将所述当前时间、所述获取的当前站点到列车终点站间,各个站点缺省停站时间、各个站点到其对应的下一站点的运行时间相加,得到时间总和;确定所述计算得到时间总和为所述计算得到的列车数量中的第一辆列车的行车计划。优选的,所述依据所述第一辆车的行车计划和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依次确定所述计算得到的列车数量内的其他列车的行车计划的过程包括:确定当前待计算列车为第N辆列车,所述N为大于I的整数;获得N-1倍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将所述第一辆列车的行车计划与所述N-1倍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相加;确定所述相加得到的时间为第N辆列车的行车计划。优选的,还包括:当所述列车运行计划超出预设时间范围时,删除所述列车的运行计划。一种列车运行控制装置,包括:旅客流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站点当前时间累计的旅客总流量;计算单元,用于依据所述旅客总流量,计算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发车的列车数量;时间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站点到列车终点站间,各个站点缺省停站时间、各个站点到其对应的下一站点的运行时间;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时间、所述获取的当前站点到列车终点站间,各个站点缺省停站时间、各个站点到其对应的下一站点的运行时间确定所述计算得到的列车数量中的第一辆列车的行车计划;第二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一辆车的行车计划和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依次确定所述计算得到的列车数量内的其他列车的行车计划。一种列车运行监督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列车运行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列车运行控制方法,通过旅客总流量来计算需要的列车数量,并确定各辆列车的行车计划,使得列车的行车计划与旅客总流量建立关联,实现了更好的对列车运行时间调节和控制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列车运行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获取当前站点当前时间累计的旅客总流量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确定第一辆列车的行车计划的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依据所述第一辆车的行车计划和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依次确定所述计算得到的列车数量内的其他列车的行车计划的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列车运行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列车运行控制效果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列车运行控制方法,其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步骤S11、获取当前站点当前时间累计的旅客总流量;在重新设定列车行车计划时,首先需要获知当前站点因列车发生晚点或重大事故而累计的旅客总流量。假设因重大晚点积累的旅客总流量为F,将重大晚点而造成的延迟时间分为η个Λ t时间段,Λ t的值是固定值,晚点时间越长η越大,实际情况是每个Δ t时间段对应的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列车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当前站点当前时间累计的旅客总流量;依据所述旅客总流量,计算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发车的列车数量;获取当前站点到列车终点站间,各个站点缺省停站时间、各个站点到其对应的下一站点的运行时间;根据所述当前时间、所述获取的当前站点到列车终点站间,各个站点缺省停站时间、各个站点到其对应的下一站点的运行时间确定所述计算得到的列车数量中的第一辆列车的行车计划;依据所述第一辆车的行车计划和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依次确定所述计算得到的列车数量内的其他列车的行车计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南车时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