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筒型零件侧表面磨损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9714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套筒形零件磨损侧表面的修复方法是:零件(1)的未磨损表面(3)通过密实的粉状耐火材料层(8)支承在支承表面(7)上。然后将零件(1)的磨损表面(2)加热到塑性状态,再加以冷却。(*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与机械制造业有关,具体地说,是一种修复套筒型零件磨损的侧表面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对于修复复杂形状套筒型零件磨损表面最为有效。本专利技术所述套筒型零件磨损侧表面修复方法可在机械制造业中用于修复泵的柱塞偶套筒、制动缸、内燃机汽缸套等零件。现有的套筒型零件侧表面磨损修复方法已为众所周知。现有的方法是将套筒型零件未磨损的外表面部分支承在阴模的支承面上,零件装入阴模时应保证在零件未磨损侧面的其余部分与阴模侧表面之间(沿高度方向)有变间隙,零件每一径向截面内间隙的大小根据该截面内零件的磨损量确定。然后将零件的磨损表面加热,此处即指内表面,加热至塑性状态后冷却。这种套筒型零件磨损侧表面修复方法非常复杂。因为每次改修不同规格尺寸的零件都需制造另一种阴模,阴模的尺寸和形状应与零件的尺寸和形状一致,这就要增加工时和能源消耗。而且,在修复变截面套筒型零件时,在一种截面向另一种截面过渡之处容易产生较大的热应力,因而产生裂纹,特别在铸铁件上更严重。这是因为在零件未磨损的侧表面与阴模侧表面之间有沿长度方向变化的间隙。间隙引起零件的不均匀受热,因为间隙内的空气是不良导热体。这产生附加的热应力,增加零件的损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修复套筒形零件磨损侧表面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零件(1)的未磨损表面(3)支承在支承表面(7)上,将其磨损表面(2)加热到塑性状态,然后冷却。其特征是:零件(1)的未磨损表面(3)是通过密实的粉状耐火材料层(8)支承在支承面(7)上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修复套筒形零件磨损侧表面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零件(1)的未磨损表面(3)支承在支承表面(7)上,将其磨损表面(2)加热到塑性状态,然后冷却。其特征是零件(1)的未磨损表面(3)是通过密实的粉状耐火材料层(8)支承在支承面(7)上的。2.权利要求1所述之方法。其特征为在修复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瓦伦丁彼得罗维奇涅察耶夫瓦勒里伊万诺维奇阿克马托夫玻璃斯勒沃维奇托伯金
申请(专利权)人:汽车工业工艺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U[苏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