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套筒类零件一次装夹加工的车削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69523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8 1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套筒类零件一次装夹加工的车削机构,拉杆(2)的后端与气缸(9)的活塞杆同轴固定,气缸(9)安装于定位板(10)上,在拉杆(2)的前端设置有端面定位机构;在端面刀座(7)的后端安装端面车刀(14),镗刀座(6)将刀杆(15)的前端套入固定,在刀杆(15)后端的一侧设置主切削刀片(16),另一侧设置刀片座(17),刀片座(17)上安装后端面刀片(18)。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布置合理,装配容易,操作方便、快捷,通过一次装夹便能实现套筒类零件前后端面及内孔的车削加工,在提高加工效率的同时,确保了加工精度,具有设计巧妙、改造容易、改造成本低等特点,对于各种套筒类零件均适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套筒类零件一次装夹加工的车削机构,拉杆(2)的后端与气缸(9)的活塞杆同轴固定,气缸(9)安装于定位板(10)上,在拉杆(2)的前端设置有端面定位机构;在端面刀座(7)的后端安装端面车刀(14),镗刀座(6)将刀杆(15)的前端套入固定,在刀杆(15)后端的一侧设置主切削刀片(16),另一侧设置刀片座(17),刀片座(17)上安装后端面刀片(18)。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布置合理,装配容易,操作方便、快捷,通过一次装夹便能实现套筒类零件前后端面及内孔的车削加工,在提高加工效率的同时,确保了加工精度,具有设计巧妙、改造容易、改造成本低等特点,对于各种套筒类零件均适用。【专利说明】一种用于套筒类零件一次装夹加工的车削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床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套筒类零件一次装夹加工的车削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套筒类零件在进行内孔及前后端面加工时,一般需要装夹两次进行,S卩:第一次装夹加工完内孔和其中一个端面后,需要取下工件掉头后,再次进行装夹才能加工另外一个端面。这样不仅操作繁琐,工艺节拍慢,加工效率低,而且两次装夹会影响加工的精度,加工质量没有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效率及精度高的用于套筒类零件一次装夹加工的车削机构。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套筒类零件一次装夹加工的车削机构,在主轴 (I)内穿设拉杆(2),主轴(I)的前端安装卡盘(3),该卡盘(3)的前端设置夹爪(4),所述主轴(I)的前方设有横溜板(5),该横溜板(5)上并排安装镗刀座(6)和端面刀座(7),其关键在于:所述拉杆(2)的后端通过连接套(8)与气缸(9)的活塞杆同轴固定,气缸(9)安装于定位板(10)上,该定位板(10)与车床的床头相固定,在所述拉杆(2)的前端设置有端面定位机构,该端面定位机构具有中心杆(11)、定位套(12)和压块(13),所述中心杆(11)的后端与拉杆(2)的前端同轴固定,在中心杆(11)的前端通过轴承支承有定位套(12),定位套(12)的前端面安装压块(13),该压块(13)的前部开有让位槽;在所述端面刀座(7)的后端安装端面车刀(14),所述镗刀座(6)将刀杆(15)的前端套入固定,在刀杆(15)后端的一侧设置主切削刀片(16),另一侧设置刀片座(17),所述主切削刀片(16)的刀尖超出刀杆 (15)的圆周面,在所述刀片座(17)上安装后端面刀片(18),该后端面刀片(18)的刀尖超出刀片座(17)的前端面。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套筒类零件由夹爪装夹固定,气缸的活塞杆驱动拉杆及端面定位机构向前运动,使端面定位机构的压块紧贴零件的后端面,此时控制刀杆后端的主切削刀片和后端面刀片进入零件内,通过主轴带动零件旋转同时控制刀杆前后进给,即可实现由主切削刀片对零件的内孔进行切削加工。由于端面定位机构的中心杆与定位套通过轴承支承,在加工零件内孔的时候,压块及定位套随零件一起转动,而中心杆保持静止。压块的前部开有让位槽,以防止与主切削刀片发生干涉,避免形成加工死角。 零件内孔加工完成后,通过气缸带动端面定位机构后退一定距离,然后控制镗刀座向后运动,使后端面刀片超出零件的后端面,通过调整镗刀座的位置,使后端面刀片的刀尖对准零件的后端壁,即可对零件的后端面进行车削加工。 后端面加工完成后,先将刀杆从零件中退出,接着滑开镗刀座,并使端面刀座靠近零件,而端面刀座上的端面车刀对准零件的前端面,即可对零件的前端面进行车削加工。 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只需装夹一次便能实现套筒类零件前后端面及内孔的车削加工,操作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工艺节拍及加工效率,并且加工精度高,加工质量有保障。 在所述连接套(8)上沿径向穿设有防转螺钉(19),该防转螺钉(19)安装于支架 (20)的前端,所述支架(20)的后端通过螺栓与定位板(10)固定。以上结构能够防止拉杆发生周向转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加工过程的可靠性。 所述中心杆(11)为空心结构,该中心杆(11)的后端伸入拉杆⑵的前端,且中心杆(11)的后端穿设有长螺杆(21),所述长螺杆(21)伸入拉杆(2)中,将中心杆(11)和拉杆(2)固定在一起。以上结构中心杆和拉杆接合紧密,连接既牢固又可靠,不会发生松动或脱落。 为了简化结构,方便加工制作及装配,所述压块(13)的后端一体形成有环形凸台,该环形凸台嵌入定位套(12)前端面的凹槽中,且压块(13)和定位套(12)之间通过圆周上均匀分布的螺栓连接。 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布置合理,装配容易,操作方便、快捷,通过一次装夹便能实现套筒类零件前后端面及内孔的车削加工,在提高加工效率的同时,确保了加工精度,具有设计巧妙、改造容易、改造成本低等特点,对于各种套筒类零件均适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加工零件内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加工零件后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加工零件前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主轴I和横溜板5均布置在车床的床体上。横溜板5位于主轴I的前方,该横溜板5能够前后左右滑动,横溜板5的安装结构以及运动方式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作赘述。在横溜板5上沿左右方向并排安装镗刀座6和端面刀座7,其中端面刀座7的后端安装端面车刀14。镗刀座6将刀杆15的前端套入固定,在刀杆15后端的一侧固定设置主切削刀片16,主切削刀片16的刀尖超出刀杆15的圆周面;在刀杆15后端的另一侧设置刀片座17,在刀片座17上安装后端面刀片18,该后端面刀片18的刀尖超出刀片座17的前端面。 如图1、图2、图3所示,主轴I在主轴驱动装置(图中未画出)的带动下能够旋转,主轴驱动装置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作赘述。在主轴I的前端安装卡盘3,该卡盘3的前端设置夹爪4,卡盘3和夹爪4的设置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也不作赘述。在主轴I内穿设拉杆2,拉杆2的轴心线与主轴I的轴心线重合。拉杆2的后端通过连接套8与气缸9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拉杆2的轴心线与气缸9的轴心线在一条直线上。气缸9的缸体安装于定位板10上,该定位板10与车床的床头(图中未画出)相固定。在定位板10与连接套8之间设有支架20,支架20的后端通过螺栓与定位板10固定,支架20的前端安装防转螺钉19,防转螺钉19沿径向穿设在连接套8上。 如图1、图2、图3所示,在拉杆2的前端设置有端面定位机构,该端面定位机构具有中心杆11、定位套12和压块13。其中,中心杆11为空心结构,该中心杆11的后端伸入拉杆2的前端,中心杆11的轴心线与拉杆2的轴心线在一条直线上。在中心杆11的后端穿设有长螺杆21,长螺杆21旋入拉杆2中,将中心杆11和拉杆2固定在一起。在中心杆11的前端通过轴承支承有定位套12,定位套12的前方设置压块13。压块13的前部开有让位槽,压块13的后端一体形成有环形凸台,该环形凸台嵌入定位套12前端面的凹槽中,且压块13和定位套12之间通过圆周上均匀分布的螺栓连接。 本专利技术是这样进行套筒类零件加工的: 套筒类零件22由夹爪4装夹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套筒类零件一次装夹加工的车削机构,在主轴(1)内穿设拉杆(2),主轴(1)的前端安装卡盘(3),该卡盘(3)的前端设置夹爪(4),所述主轴(1)的前方设有横溜板(5),该横溜板(5)上并排安装镗刀座(6)和端面刀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2)的后端通过连接套(8)与气缸(9)的活塞杆同轴固定,气缸(9)安装于定位板(10)上,该定位板(10)与车床的床头相固定,在所述拉杆(2)的前端设置有端面定位机构,该端面定位机构具有中心杆(11)、定位套(12)和压块(13),所述中心杆(11)的后端与拉杆(2)的前端同轴固定,在中心杆(11)的前端通过轴承支承有定位套(12),定位套(12)的前端面安装压块(13),该压块(13)的前部开有让位槽;在所述端面刀座(7)的后端安装端面车刀(14),所述镗刀座(6)将刀杆(15)的前端套入固定,在刀杆(15)后端的一侧设置主切削刀片(16),另一侧设置刀片座(17),所述主切削刀片(16)的刀尖超出刀杆(15)的圆周面,在所述刀片座(17)上安装后端面刀片(18),该后端面刀片(18)的刀尖超出刀片座(17)的前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帆张孝锋刘野高健戴涛曾玲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第二机床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