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韦星野专利>正文

筒类零件内孔双进给珩磨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9145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筒类零件内孔双进给珩磨头,该筒类零件内孔双进给珩磨头包括连接头(1),本体(2),砂条油簧(3),精磨砂条座(4),粗磨锥芯(5),组合弹簧(6),倒向底板(7),粗磨下锥芯(8),粗磨砂条座(9),粗磨锥芯连接杆(10),精磨锥芯平键(11),精磨顶杆(12),粗磨顶杆(13),气动量仪喷嘴(14),护板槽(15),在粗磨锥芯连接杆(10)上安装粗磨下锥芯(8)和粗磨锥芯(5)及精磨锥芯平键(11)并放置本体(2)的孔中,在本体(2)的上端安装连接头(1),将组合弹簧(6)安装在本体(2)的下端内并安装倒向底板(7),在本体(2)砂条座槽中分别安装精磨砂条座(4)和粗磨砂条座(9)并安装砂条油簧(3)固定精磨砂条座(4)与粗磨砂条座(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时测量控制尺寸精度,产品质量得以保证。(*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珩磨头,具体涉及一种筒类零件内孔双进给珩磨头
技术介绍
目前,珩磨普遍采用的一次进给珩磨头,采用这种珩磨头只能在一次进给过程中实现砂 条一次涨縮,因此,通常在发动机气缸套等一些表面加工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均采用两道 珩磨工序来实现,现行的粗珩磨,主要用于去除加工余量,修整圆柱度以及拉网,之后再安 排一道精珩磨,主要用于抛光,以及有特殊要求的去除粗銜磨表面尖角。但这样的工序方案 缺点较多 一是工效低,设备占地面积大;二是由于两台珩磨设备的性能、磨削参数存在差 异以及装夹状况改变,无法保证珩磨网纹的切削参数一致,易造成网纹紊乱;三是这种绗磨 头无法实现珩磨过程中实时掌握加工尺寸,只能通过操作人员的操作经验与技能,绗磨质量 严重受到人为因素制约,内孔尺寸网纹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筒类零件内孔双进给銜磨头,采用分体结构,双进给 实时检测,在桁磨过程中不停机实现粗精绗磨两次进给,同时根据气动滴量的原理,在銜磨 头本体上设置了气动检测头,从而实现銜磨过程的实时检测。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将珩磨头本体上的砂条磨槽分别设置成粗、精磨两组, 且粗精磨砂条磨槽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筒类零件内孔双进给珩磨头,其特征在于:该筒类零件内孔双进给珩磨头包括连接头(1),本体(2),砂条油簧(3),精磨砂条座(4),粗磨锥芯(5),组合弹簧(6),倒向底板(7),粗磨下锥芯(8),粗磨砂条座(9),粗磨锥芯连接杆(10),精磨锥芯平键(11),精磨顶杆(12),粗磨顶杆(13),气动量仪喷嘴(14),护板槽(15),在粗磨锥芯连接杆(10)上安装粗磨下锥芯(8)和粗磨锥芯(5)及精磨锥芯平键(11)并放置本体(2)的孔中,在本体(2)的上端安装连接头(1),将组合弹簧(6)安装在本体(2)的下端内并安装倒向底板(7),在本体(2)砂条座槽中分别安装精磨砂条座(4)和粗磨砂条座(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星野
申请(专利权)人:韦星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