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上下料水钻斜面磨抛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并排设有两个旋转架,旋转架四面各设一机头,构成七个工位,分别为上料工位、前半球粗磨工位、前半球抛光工位、对接工位、后半球粗磨工位、后半球抛光工位、下料工位,上料工位设有与机头相对应的水钻坯料上料机构,粗磨工位上设有与机头相对应的磨盘机构,抛光工位上设有与机头相对应的抛盘机构,下料工位上设有与机头相对应的水钻半成品下料机构,对接工位上设有与分别设在两个旋转架上的两个水钻夹具相对应的对接机构。本技术方案在整个水钻斜面磨抛加工工程中不需要人工介入,实现了水钻斜面磨抛加工的全自动化,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人工和工装成本,可以有效控制产品质量。(*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钻(人造钻石)的斜面进行磨抛加工的一种自动上下料水钻斜面磨抛机。
技术介绍
水钻即人造钻石,它是饰品、鞋类、工艺品等的重要配套材料,拥有巨大的市场。水钻磨抛加工流程如图7所示先对水钻球坯进行(前)半球斜面磨抛,将水钻球坯的一半球加工成棱锥形状,再对其进行(后)半球斜面磨抛, 将水钻球坯的另一半球也加工成棱锥形状,这样完成斜面加工后再对其进行端面磨抛加工成钻石外形。现有的水钻斜面磨抛加工设备将水钻球坯两个半球的斜面磨抛加工分别放在两台斜面磨抛机上完成,即在一台斜面磨抛机上完成(前)半球斜面磨抛后, 将该水钻夹具取下再通过粘接机将半成品水钻对接到另一水钻夹具上,再将该 水钻夹具放到另一台斜面磨抛机上进行(后)半球斜面磨抛直至完成取下。期间在两台斜面磨抛机和粘接机上,都是通过人工上下水钻夹具。(斜面磨抛机参见专利号为200320124910.8和200520105176.X的专利文献,粘接机参见专利号 为200320124700.9、 200520105177.4和200520066395.1的专利文献)因此,现有的水钻斜面磨抛加工设备存在耗费人工、加工效率低、夹具工装使用频繁寿命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上下料水钻斜面磨抛机,整个水钻斜面磨抛加工工程中不需要人工介入,通过将两个斜面 磨抛机组和粘接装置有效组合改装,实现水钻斜面磨抛加工的全自动化,提高 加工效率,降低人工和工装成本,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动上下料水钻斜面磨抛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旋转架,旋 转架四面各设有一个机头座,机头座上设有机头,机头前端竖直滑动连接有夹 具固定板,夹具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水钻夹具,水钻夹具上设有夹持水钻坯料 的夹具针;其中,所述机架上设有旋转架的旋转控制机构和摆动控制机构,所 述机头上设有夹具固定板的升降控制机构,所述夹具固定板上设有水钻夹具的转动控制机构,所述水钻夹具上设有水钻转面机构;所述机架上并排设有两个旋转架构成七个工位,分别为上料工位、前半球粗磨工位、前半球抛光工位、 对接工位、后半球粗磨工位、后半球抛光工位、下料工位,所述上料工位设有 与机头上水钻夹具相对应的水钻坯料上料机构,所述粗磨工位上设有与机头上 水钻夹具相对应的磨盘机构,所述抛光工位上设有与机头上水钻夹具相对应的 抛盘机构,所述下料工位上设有与机头上水钻夹具相对应的水钻半成品下料机 构,所述对接工位设在两个旋转架之间,对接工位上设有与分别连接在两个旋转架上的两个水钻夹具相对应的对接机构;其中,至少有一个旋转架上的机头 与机头座水平滑动连接,机头座上设有机头的滑动控制机构。上述对接机构包括用于夹具针沾胶粉的胶粉盘和用于加热夹具针的加热 管;上述水钻夹具的转动范围大于O° 90° 。作为优选,上述水钻夹具、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上都设有对接、上下料时 用于引导正确方向的导向机构。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水钻斜面磨抛加工时,将水钻坯料放入上料机构,通过上料机构将坯料粘接在水钻夹具的夹具针前端,旋转架 旋转一个工位,水钻坯料在磨盘机构上进行前半球粗磨加工;加工完成后旋转架旋转一个工位,水钻坯料在抛盘机构上进行前半球抛光加工;加工完成后旋 转架旋转一个工位,已完成前半球磨抛加工的水钻坯料通过对接机构对接到另 一个旋转架的水钻夹具上;对接完成后该旋转架旋转一个工位,水钻坯料在磨 盘机构上进行后半球粗磨加工;加工完成后旋转架旋转一个工位,水钻坯料在 抛盘机构上进行后半球抛光加工;加工完成后旋转架旋转一个工位,己完成斜 面加工的水钻半成品在下料机构脱离水钻夹具进入料盘或者取出;在一组水钻 坯料进行磨抛加工时,其他工位上也进行加工,从而实现流水化不停歇作业。 本技术在整个水钻斜面磨抛加工工程中都不需要人工介入,实现了水钻斜 面磨抛加工的全自动化,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人工和工装成本,可以有效 控制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对接过程示意图(1)。图3是本技术的对接过程示意图(2)。图4是本技术的对接过程示意图(3)。图5是本技术的对接过程示意图(4)。图6是本技术的对接过程示意图(5)。图7是水钻磨抛加工工序示意图。附图中零部件名称l.机架;2.夹具;3.磨盘机构;4.胶粉盘;5.抛盘机构;6.机头;7.上料机构;8.加热管;9.下料机构;IO.机头座;ll.夹具针;12.旋转架;13.夹具固定板;14.滑动控制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上下料水钻斜面磨抛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旋转架12,旋转架12四面各设有一个机头座10,机头座10上设有机头6, 机头6前端竖直滑动连接有夹具固定板13,夹具固定板13上转动连接有水钻夹具2,水钻夹具2上设有夹持水钻坯料的夹具针11;其中,所述机架l上设有旋转架12的旋转控制机构和摆动控制机构,所述机头6上设有夹具固定板13 的升降控制机构,所述夹具固定板13上设有水钻夹具2的转动控制机构,所述 水钻夹具2上设有水钻转面机构;所述机架1上并排设有两个旋转架12构成七 个工位,分别为上料工位、前半球粗磨工位、前半球抛光工位、对接工位、后 半球粗磨工位、后半球抛光工位、下料工位,所述上料工位设有与机头6上水 钻夹具2相对应的水钻坯料上料机构7,所述粗磨工位上设有与机头6上水钻夹 具2相对应的磨盘机构3,所述抛光工位上设有与机头6上水钻夹具2相对应的 抛盘机构5,所述下料工位上设有与机头6上水钻夹具2相对应的水钻半成品下 料机构9,所述对接工位设在两个旋转架12之间,对接工位上设有与分别连接 在两个旋转架12上的两个水钻夹具2相对应的对接机构;其中, 一个旋转架12 上的机头6与机头座10水平滑动连接,机头座10上设有机头6的滑动控制机 构14,所述水钻夹具2的转动范围至少为0° 90° 。(这里,也可以将两个旋 转架12上的机头6与机头座10都设置成驱动的水平滑动连接形式,可以根据 具体机构和设置位置来确定选择。)上述旋转架12的旋转控制机构和摆动控制机构参见ZL200520105176.X的专利文献;上述夹具固定板13的升降控制机构可以是一气缸或者步进电机,其 输出端连接夹具固定板13,上述机头6的滑动控制机构14同理;上述水钻夹具 2的转动控制机构可以包括一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齿轮(或者齿条) 与水钻夹具2的转动轴传动连接,转动轴与水钻夹具2固定连接;上述水钻夹具2的水钻转面机构、磨盘机构3、抛盘机构5参见专利文献ZL200520105176,X; 为了在对接、上下料时用于引导正确方向,可以在每个水钻夹具2、上料机构7、 下料机构9上都设置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可以为双向设置配合的导柱导套形式。上述上料机构7可参考专利文献ZL200320124700.9和ZL200520105177.4, 去掉胶粉盘和上面的夹具安装架,保留下面的水钻坯料盘、排状的水钻坯料托 台和中间的喷火管;上料时,上料工位上夹具2的夹具针11竖直向下(0° , 此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上下料水钻斜面磨抛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旋转架(12),旋转架(12)四面各设有一个机头座(10),机头座(10)上设有机头(6),机头(6)前端竖直滑动连接有夹具固定板(13),夹具固定板(13)上转动连接有水钻夹具(2),水钻夹具(2)上设有夹持水钻坯料的夹具针(11);其中,所述机架(1)上设有旋转架(12)的旋转控制机构和摆动控制机构,所述机头(6)上设有夹具固定板(13)的升降控制机构,所述夹具固定板(13)上设有水钻夹具(2)的转动控制机构,所述水钻夹具(2)上设有水钻转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并排设有两个旋转架(12)构成七个工位,分别为上料工位、前半球粗磨工位、前半球抛光工位、对接工位、后半球粗磨工位、后半球抛光工位、下料工位,所述上料工位设有与机头(6)上水钻夹具(2)相对应的水钻坯料上料机构(7),所述粗磨工位上设有与机头(6)上水钻夹具(2)相对应的磨盘机构(3),所述抛光工位上设有与机头(6)上水钻夹具(2)相对应的抛盘机构(5),所述下料工位上设有与机头(6)上水钻夹具(2)相对应的水钻半成品下料机构(9),所述对接工位设在两个旋转架(12)之间,对接工位上设有与分别连接在两个旋转架(12)上的两个水钻夹具(2)相对应的对接机构;其中,至少有一个旋转架(12)上的机头(6)与机头座(10)水平滑动连接,机头座(10)上设有机头(6)的滑动控制机构(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名媛工艺饰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