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钻磨床组上下料一体化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8776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钻磨床组上下料一体化机械。上料模具装料机构通过第一、第二直线运动球轴承分别连接在各自垂直导轨的下部,夹具运动机构通过第三、第四直线运动球轴承分别连接在各自垂直导轨的上部,两条垂直导轨分别装在各自导轨座上,导轨座固定在工作台的架体上,支架安装在工作台两侧台面上,夹具加热系统的加热管装在支架中部,下料盒运动机构、胶粉盒运动机构分别安装于支架两侧的工作台上。运动流程由控制器统一自动控制,将完成磨削和抛光的夹具装在机器上,机械实现下料后自动上料过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化了工作流程,减少中间转接的工序,使用电加热也避免使用煤气带来的安全和污染。它适用于水钻或者相关饰品加工行业的上下料过程。(*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钻生产过程中原料的上料和成品的下料机械,特别是一 种水钻磨床组上下料一体化机械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水钻磨床组都是由上料机、磨床、抛床、换面机、下料机组成。 上料机由气缸将上料模具顶出(上料模具上面布好了玻璃珠),需上料的夹具先加 热,粘好胶粉后和上料模具对接,然后再对夹具顶端进行加热,加热几秒种后 冷却,将夹具和上料模具分离,完成上料过程。下料机是先将夹具加热让胶粉 融化,磨好的成品在重力作用下掉到下料盒中,完成下料。上料机和下料机都分别需要一个人操作;这样需要两个人来完成上下料过程,各运动过程由操作人员不停的控制气阀来完成,劳动强度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水钻磨床组上下料一体化机械,并将个运动过程实现 自动化控制。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本技术包括上料模具装料机构、夹具运动机构、下料盒运动机构、胶 粉盒运动机构和夹具加热系统;上料模具装料机构通过第一、第二直线运动球 轴承分别连接在各自垂直导轨的下部,夹具运动机构通过第三、第四直线运动 球轴承分别连接在各自垂直导轨的上部,两条垂直导轨分别装在各自导轨座上, 导轨座固定在工作台的架体上,支架安装在工作台两侧台面上,夹具加热系统 的加热管装在支架中部,下料盒运动机构、胶粉盒运动机构分别安装于支架两 侧的工作台上。所述的夹具运动机构将水钻专用夹具通过第一、第二夹紧气缸固定于夹 具座上,夹具座和夹具调节板通过调节螺钉固定连接,夹具调节板的两端通过 第三、第四直线运动球轴承分别与各自垂直导轨上部连接,夹具调节板上装有 螺母通过丝杠与步进电机连接。所述的胶粉盒运动机构将胶粉盒气缸通过螺钉与胶粉盒连接,胶粉盒两 端通过第五、第六直线运动球轴承分别与第一、第二胶粉盒导轨连接,两条胶 粉盒导轨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的下料盒运动机构将下料盒气缸固定于工作台的台面上,并且通过 螺纹与下料盒连接,下料盒两端通过第七、第八直线运动球轴承分别与第一、第二下料盒导轨连接,下料盒导轨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的上料模具装料机构将上料盒安装在工作台上,上料模具固定连接 在上料模具套上,上料模具套通过球绞接头与上料气缸连接,上料模具套两端 通过第一、第二直线运动球轴承分别连接在两个垂直导轨上,两条垂直导轨分 别装在各自导轨座上,导轨座固定在工作台的架体上。所述的夹具加热系统将加热管从高频感应加热器引出,固定在支架的中 间,加热管中间的环形部分正好使夹具的针穿过。本技术将相同运动的机构合并在一组机器上,将两道工序直接合并一 起完成,同时结合自动控制理论,将复杂的运动控制由电脑自动完成。本技术的优点是1、 节省人力,由原先需要两名操作人员减少到一名。2、 提高生产效率,下料完成后直接进入上料程序,省去了中间转换环节, 同时各运动控制自动完成,生产效率明显提高。3、 环保,加热系统采用电感应加热,没有煤气产生的废气污染,同时也提 高了生产的安全性;4、 降低劳动强度,夹具下料后直接上料,不需要转运,同时控制部分不需 要人为操作开关,劳动强度降低。5、 降低生产成本,两组机器现由一组机器完成,节省了很多机构,这样降 低了机器的成本;下料后上胶粉省去了夹具预热过程,相应地节省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总体结构图的左视图。图3是夹具运动机构的左视图。图4是夹具运动机构的主视图。图5是胶粉盒运动机构的主视图。图6是胶粉盒运动机构的左视图。图7是下料盒运动机构的主视图。图8是下料盒运动机构的左视图。图9是上料模具装料机构图。图中l.步进电机,2.夹具座,3.水钻专用夹具,4.支架,5.垂直导轨,6.高频感应加热器,7.加热管,8.上料盒,9.上料模具,IO.导轨座,ll.上料气缸, 12.工作台,13.胶粉盒气缸,14.胶粉盒导轨,15.胶粉盒,16.下料盒,17.下料盒 气缸,18.下料盒导轨,19.上料模具套,20.直线运动球轴承,21.球铰接头,22. 夹紧气缸,23.夹具调节板,24.直线运动球轴承,25.螺母,26.丝杠,27.直线运 动球轴承28.直线运动球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上料模具装料机构、夹具运动机构、 下料盒运动机构、胶粉盒运动机构和夹具加热系统;上料模具装料机构通过第 一、第二直线运动球轴承20分别连接在各自垂直导轨5的下部,夹具运动机构 通过第三、第四直线运动球轴承24分别连接在各自垂直导轨5的上部,两条垂 直导轨5分别装在各自导轨座10上,导轨座10固定在工作台12的架体上,支 架4安装在工作台12两侧台面上,夹具加热系统的加热管7装在支架4中部, 下料盒运动机构、胶粉盒运动机构分别安装于支架4两侧的工作台12上。如图3、图4所示,所述的夹具运动机构将水钻专用夹具3通过第一、第 二夹紧气缸22固定于夹具座2上,夹具座2和夹具调节板23通过调节螺钉固定连 接,夹具调节板23的两端通过第三、第四直线运动球轴承24分别与各自垂直导 轨5上部连接,夹具调节板23上装有螺母25通过丝杠26与步进电机1连接。如图5、图6所示,所述的胶粉盒运动机构将胶粉盒气缸13通过螺钉与 胶粉盒15连接,胶粉盒15两端通过第五、第六直线运动球轴承28分别与第一、 第二胶粉盒导轨14连接,两条胶粉盒导轨14固定在工作台12上。如图7、图8所示,所述的下料盒运动机构将下料盒气缸17固定于工作 台12的台面上,并且通过螺纹与下料盒16连接,下料盒16两端通过第七、第八 直线运动球轴承27分别与第一、第二下料盒导轨18连接,下料盒导轨18固定 在工作台12上。如图9所示,所述的上料模具装料机构将上料盒8安装在工作台12上, 上料模具9固定连接在上料模具套19上,上料模具套19通过球绞接头21与上 料气缸11连接,上料模具套19两端通过第一、第二直线运动球轴承20分别连 接在两个垂直导轨5上,两条垂直导轨5分别装在各自导轨座10上,导轨座10 固定在工作台12的架体上。如图l所示,所述的夹具加热系统将加热管7从高频感应加热器6引出, 固定在支架4的中间,加热管7中间的环形部分正好使夹具3的针穿过。5控制器电路由TI公司的单片机芯片MSP430F149作为控制芯片,输入输出部 分全部采用光耦进行隔离。输入部分是接近传感器的信号,输出控制对象有步 进电机、交流电机、电磁阀、感应加热器,对步进电机及驱动器采用高速光耦 进行隔离,对交流电机采用固态继电器进行正、反方向及刹车的控制,用N沟道 的MOSFET来驱动电磁阀,用三极管驱动继电器进而控制感应加热器。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说明1、 本技术的上下料一体机的所有运动都由控制电脑自动控制。2、 将需要下料的水钻专用夹具3安装在夹具座2上,接近开关得到信号,控 制系统控制夹紧气缸22将水钻专用夹具3夹紧,同时步进电机l启动,顺时针旋 转,并通过丝杠26带动螺母25传动,带动夹具调节板23(夹具座2与水钻专用夹具 3连接在夹具调节板23上)同时带动水钻专用夹具3沿垂直导轨5下移,当水钻专用 夹具上针的前端到达加热管7中间时,步进电机l停止运动。在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钻磨床组上下料一体化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模具装料机构、夹具运动机构、下料盒运动机构、胶粉盒运动机构和夹具加热系统;上料模具装料机构通过第一、第二直线运动球轴承(20)分别连接在各自垂直导轨(5)的下部,夹具运动机构通过第三、第四直线运动球轴承(24)分别连接在各自垂直导轨(5)的上部,两条垂直导轨(5)分别装在各自导轨座(10)上,导轨座(10)固定在工作台(12)的架体上,支架(4)安装在工作台(12)两侧台面上,夹具加热系统的加热管(7)装在支架(4)中部,下料盒运动机构、胶粉盒运动机构分别安装于支架(4)两侧的工作台(12)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迈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