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齿轮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6912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动齿轮箱结构,它适用于冶金、石油、化工、制糖、矿山、运输等多种行业,主要是由齿轮箱体、箱盖、伞齿轮传动机构和第一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等构成,并将第一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第一太阳轮轴巧妙设计为柔性长轴结构,还将第一行星架和空心齿轴活动套装在第一太阳轮轴上,通过伞齿轮传动机构将输入动力经第一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和空心齿轴传递至输出级齿轮,再经输出轴作多角度输出,改进后的结构更加紧凑,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总速比大、输出扭矩强,承载能力大、传动平稳、传动效率高等优点,还能根据使用场合不同调整动力传递结构,这不但满足整体设备的特殊安装要求,也降低设备采购成本,提升工业应用范围,增强经济优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设备齿轮箱结构,尤其是指新型传动形式及结构的传动齿轮箱结构
技术介绍
传动齿轮箱属于机械设备中的重要部件,它承担了机械设备的动力传递,如机械设备中常见的拉矫机,它作为钢铁行业连铸设备中的重要设备,由于其结构特殊及受空间限制影响,拉矫机用传动齿轮箱一方面需要满足低速大扭矩输出的使用要求,另一方面对于外形安装尺寸也受到极大限制。公开的中国专利号为200920119442.2的“立式辊磨齿轮箱”和公开的中国专利号为201020196411.X的“搅拌机动力传动齿轮箱”,它们都涉及了一种带有伞齿轮传动机构和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齿轮箱传动结构。但是,它们的伞齿轮传动机构与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之间的动力传递设计不够灵巧、紧凑,不能有效满足齿轮箱低速大扭矩输出、大速比传动的使用要求,尤其是齿轮箱体积大,重量重,其动力传递无法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调整,极大影响了齿轮箱输出的速比和扭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既能满足齿轮箱低速大扭矩输出、大速比传动的使用要求,又能极大减少齿轮箱外形尺寸及整机重量的传动齿轮箱结构,该传动齿轮箱还具有结构紧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动齿轮箱结构,主要包括齿轮箱体(8)、箱盖(9)、及安装在齿轮箱体内的伞齿轮传动机构(6)和第一行星齿轮传动机构(3);所述的伞齿轮传动机构(6)主要包括互相啮合的伞齿轮轴(61)和伞齿轮(62),该伞齿轮轴(61)为动力输入轴;所述的第一行星齿轮传动机构(3)主要包括第一太阳轮轴(35)、第一行星齿轮组(33)、第一行星轮轴(32)、第一内齿圈(31)和第一行星架(34),所述的第一太阳轮轴(35)下方安装有输出轴(2),该输出轴两端分别转动支承在齿轮箱体(8)内安装的轴承上、并受第一行星齿轮传动机构(3)驱动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伞齿轮(62)传动连接在第一太阳轮轴(35)上,该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齿轮箱结构,主要包括齿轮箱体(8)、箱盖(9)、及安装在齿轮箱体内的伞齿轮传动机构(6)和第一行星齿轮传动机构(3);所述的伞齿轮传动机构(6)主要包括互相哨合的伞齿轮轴(61)和伞齿轮(62),该伞齿轮轴(61)为动力输入轴;所述的第一行星齿轮传动机构(3)主要包括第一太阳轮轴(35)、第一行星齿轮组(33)、第一行星轮轴(32)、第一内齿圈(31)和第一行星架(34),所述的第一太阳轮轴(35)下方安装有输出轴(2),该输出轴两端分别转动支承在齿轮箱体(8)内安装的轴承上、并受第一行星齿轮传动机构(3)驱动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伞齿轮(62)传动连接在第一太阳轮轴(35)上,该第一太阳轮轴两端分别转动支承在齿轮箱体(8)内安装的轴承上;所述的第一行星齿轮组(33)分别与第一太阳轮轴(35)、第一内齿圈(31)相哨合,该第一内齿圈连接在齿轮箱体(8)上;所述的第一太阳轮轴(35)外还设有活动套装的第一行星架(34)和空心齿轴(10);所述的第一行星架(34)—端与第一行星轮轴(32)相连接,另一端与空心齿轴(10)作传动连接;所述的输出轴(2)上设有传动连接的大齿轮(I ),该大齿轮与所述空心齿轴(10)相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齿轮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伞齿轮轴(61)上设有动力输入的第二行星齿轮传动机构(4),该第二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主要包括安装架(41)、内齿套(42)、第二太阳轮轴(43)、第二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应才刘金清苗卫明马万玉戴荣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东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