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尤其是涉及一种锂电舒适型电动车。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电动车采用的电池较不环保,容易对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使用起来也较不安全,并且电动车在骑行时震动较大,人体感觉较不舒适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主管,所述的主管的前、后部分别连接有前斜梁、鞍管梁,前斜梁上部连接有前立管,前立管通过前叉连接有前轮,前叉上端连接有车把,鞍管梁连接有后三角,后三角连接有后轮,后轮连接有电机,电机连接有锂电池,锂电池置于鞍管梁后方的空腔处,并且电机通过线路与把手上的控制装置连接,鞍管梁与主管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尤其是涉及一种锂电舒适型电动车。
技术介绍
现有电动自行车,其整体结构都是车架、电机、电池组、控制器几大主要部件构成,这几个大件,分别需要将控制器、电池组、电机等放置到电动自行车的不同位置,构成了不同类型的电动自行车。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授权公告号:CN2392717),其是由车把、车座、车架、前、后轮安装在后轮中心轴上的电机、电瓶、驱动器以及位于两车把之间的电机控制器组成,电瓶安装在电瓶盒内,电瓶盒插嵌在电瓶座腔内,电瓶座腔位于护板壳体的型腔上部且在车架的V字型三角架的立管的后方;护板壳体安装在车架的V字型三角架的底部,护板壳体的型腔上部为电瓶座腔,在电瓶座腔上固定有插板座,插板座上设置有一对电极;电瓶上设置有一对电极,电瓶安装在电瓶盒内,电瓶盒通过其上的插板插入插板座内,使插板槽与插板座配合而将电瓶盒插嵌在电瓶座腔内,并使电瓶上的一对电极与插板座上的一对电极接触,一对电极通过导线与驱动器连接;电瓶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斜撑。但是这种电动车采用的电池较不环保,容易对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使用起来也较不安全,并且电动车在骑行时震动较大,人体感觉较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锂电舒适型电动车,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电动车采用的电池较不环保,容易对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使用起来也较不安全,并且电动车在骑行时震动较大,人体感觉较不舒适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技术的锂电舒适型电动车,包括主管,所述的主管的前、后部分别连接有前斜梁、鞍管梁,前斜梁上部连接有前立管,前立管通过前叉连接有前轮,前叉上端连接有车把,鞍管梁连接有后三角,后三角连接有后轮,后轮连接有电机,电机连接有锂电池,锂电池置于鞍管梁后方的空腔处,并且锂电池通过线路与把手上的控制装置连接,鞍管梁与主管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鞍管梁的上端连接有座椅。车载电池采用轻便的锂电池的改进,节能环保。在鞍管梁与主管之间设置减震弹簧,使得人体在骑行时感觉比较舒适。前叉左右增加防震圈,解决了骑行过程中经过减震带及颠簸路段时可能出现的前叉松脱现象,加强了骑行的安全性。作为优选,所述的鞍管梁底端设有踏脚板机构,踏脚板机构通过链轮机械传动与后轮连接。利用链轮机械传动原理,增加脚踏骑行的效率,增加续行里程。作为优选,所述的后三角上连接有后椅架,后椅架上连接有座椅,座椅前方设有扶手。座椅上可以携带小孩,另外可以通过扶手保持平衡。作为优选,所述的前立管上固定有车篮。车篮可以放置杂物,较为方便。作为优选,所述的后三角下端连接有支撑脚。省力的支撑脚轻轻一拉便可轻松停放,解决原来车辆停放时的费力。因此,本技术应用于电动车的人机工程学分析,使整车结构外观简单、轻便,利用减震弹簧更满足骑行舒适性、安全性的需要,整车简洁、小巧,适应停放,节能、环保。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车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主管1、前斜梁2、鞍管梁3、前立管4、前叉5、前轮6、车把7、后三角8、后轮9、锂电池10、减震弹簧11、踏脚板机构12、后椅架13、座椅14、扶手15、车篮16、支撑脚17、座椅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例的锂电舒适型电动车,如图1、图2,包括主管1,主管的前、后部分别连接有前斜梁2、鞍管梁3,鞍管梁的上端连接有座椅18。前斜梁上部连接有前立管4,前立管通过前叉5连接有前轮6,前叉上端连接有车把7,鞍管梁连接有后三角8,后三角连接有后轮9,后轮连接有电机,电机连接有锂电池10,锂电池置于鞍管梁后方的空腔处,并且锂电池通过线路与把手上的控制装置连接,鞍管梁与主管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11。鞍管梁底端设有踏脚板机构12,踏脚板机构通过链轮机械传动与后轮9连接。后三角上连接有后椅架13,后椅架上连接有座椅14,座椅前方设有扶手15。前立管上固定有车篮16。后三角下端连接有支撑脚1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技术的专利范围之中。权利要求1.一种锂电舒适型电动车,包括主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管(I)的前、后部分别连接有前斜梁(2)、鞍管梁(3),前斜梁上部连接有前立管(4),前立管通过前叉(5)连接有前轮(6),前叉上端连接有车把(7),鞍管梁连接有后三角(8),后三角连接有后轮(9),后轮连接有电机,电机连接有锂电池(10),锂电池置于鞍管梁后方的空腔处,并且锂电池通过线路与把手上的控制装置连接,鞍管梁(3)与主管(I)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11 ),鞍管梁的上端连接有座椅(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舒适型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鞍管梁(3)底端设有踏脚板机构(12),踏脚板机构通过链轮机械传动与后轮(9)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电舒适型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三角(8)上连接有后椅架(13 ),后椅架上连接有座椅(14),座椅前方设有扶手(1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电舒适型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立管(4)上固定有车篮(16)。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电舒适型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三角(8)下端连接有支撑脚(17)。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尤其是涉及一种锂电舒适型电动车。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电动车采用的电池较不环保,容易对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使用起来也较不安全,并且电动车在骑行时震动较大,人体感觉较不舒适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主管,所述的主管的前、后部分别连接有前斜梁、鞍管梁,前斜梁上部连接有前立管,前立管通过前叉连接有前轮,前叉上端连接有车把,鞍管梁连接有后三角,后三角连接有后轮,后轮连接有电机,电机连接有锂电池,锂电池置于鞍管梁后方的空腔处,并且电机通过线路与把手上的控制装置连接,鞍管梁与主管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文档编号B62K11/00GK202923801SQ201220630090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6日专利技术者冯济利 申请人:杭州莫拉克电动车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电舒适型电动车,包括主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管(1)的前、后部分别连接有前斜梁(2)、鞍管梁(3),前斜梁上部连接有前立管(4),前立管通过前叉(5)连接有前轮(6),前叉上端连接有车把(7),鞍管梁连接有后三角(8),后三角连接有后轮(9),后轮连接有电机,电机连接有锂电池(10),锂电池置于鞍管梁后方的空腔处,并且锂电池通过线路与把手上的控制装置连接,鞍管梁(3)与主管(1)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11),鞍管梁的上端连接有座椅(1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济利,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莫拉克电动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