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扰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3835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用扰流板,包括:扰流板、尾门外板和高位制动灯,所述扰流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镶嵌螺栓,所述镶嵌螺栓上设置有密封垫,所述扰流板中间设置有密封胶条,所述扰流板上设置有卡扣,所述高位制动灯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相匹配的安装孔,所述尾门外板设置有与所述镶嵌螺栓相匹配的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结构与,更易控制扰流板与尾门外板间隙、断差;扰流板用卡扣连接到尾门上,操作方便;取消了扣板压板,使整车成本降低,简化了模具结构;高位制动灯装配时不需用密封垫,并且高位制动灯安装更加牢固,从而使高位制动灯不易损坏;同时,简化了尾门内板结构和尾门内板模具结构,降低模具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用扰流板
技术介绍
目前已经有的汽车的扰流板成型方法和安装方式:第一、扰流板主体采用吹塑成型,安装螺栓直接镶嵌在扰流板主体中,扰流板与镶嵌螺栓为一体,此成型方法需在吹塑前先将螺栓放入模具中,生产效率低,零件报废率高,如果镶嵌螺栓在模具中放不到位,还会损坏模具,影响模具寿命,成本高。采用吹塑成型生产的扰流板壁厚不均,强度差,受到吹塑工艺的影响,零件表面易产生凹点、褶皱等缺陷,装配前需对零件表面进行补灰、打磨,一次性合格率较低,增加零件成本。第二、高位制动灯采用M4螺栓紧固在扰流板主体上,此安装方式需要先将安装螺母镶嵌在扰流板主体中,同样需在吹塑前先将螺母放入模具中,会损坏模具,影响模具寿命,且高位制动灯安装处有扰流板、高位制动灯总成、装饰盖三个零件配合,配合间隙与断差不易控制,而且高位制动灯安装处的扰流板壁厚较薄,高位制动灯安装不牢固。高位制动灯线束需要后扰流板主体吹塑出一个孔,易进水引起异响。第三、吹塑成型扰流板主要工序为吹塑、修边、钻孔、补灰、打磨,工序多,生产效率低,产品合格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车用扰流板,包括:扰流板主体、尾门外板和高位制动灯,所述扰流板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镶嵌螺栓,所述镶嵌螺栓上设置有密封垫,所述扰流板主体的中间设置有密封胶条,所述高位制动灯通过螺母与所述扰流板主体连接,所述扰流板主体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尾门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相匹配的安装孔,所述尾门外板设置有与所述镶嵌螺栓和相匹配的孔。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简化扰流板模具结构,延长模具寿命;简化扰流板模具结构,降低模具成本;扰流板采用开放式结构不易积水;扰流板外表面不易产生凹点、褶皱等缺陷,外观质量提高;不需补灰、打磨、钻孔,简化了后处理工序;表面质量高,提升了喷涂效率;缩短了扰流板制造周期;能够实现简易安装,提高整车生产效率;减轻扰流板重量,降低成本,提升整车动力性。并且可以成本降低,且扰流板安装型面与尾门外板完全贴合,更易控制扰流板与尾门间隙、断差,并且不需在尾门内板上开避让孔,简化了尾门内板模具结构。优选的,所述高位制动灯与所述扰流板主体采用M6螺母连接。本技术进一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扰流板与高位制动灯的配合,使用M6螺母,安装强度增加,安装更牢固,可以控制扰流板与高位制动灯间隙、断差;不使用密封垫,且取消了扣板压板,降低了成本。优选的,所述扰流板主采用注塑成型。本技术进一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扰流板采用注塑成型,壁厚更均匀、提高了强度;制造精度,提高注塑效率;该扰流板结构及安装方式所有相关零件都经过精心设计,其特点:扰流板采用注塑成型,注塑前不需在模具中放入安装螺栓,降低废品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的结构与方法,更易控制扰流板与尾门外板间隙、断差;扰流板用卡扣连接到尾门上,操作方便;取消了扣板压板,使整车成本降低,简化了模具结构;高位制动灯装配时不需用密封垫,并且高位制动灯安装更加牢固,从而使高位制动灯不易损坏;同时,简化了尾门内板结构和尾门内板模具结构,降低模具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将密封胶条3和密封垫2粘在扰流板主体I上。然后把高位制动灯4通过第一螺母6与扰流板主体I连接,先把高位制动灯4的螺栓5放入扰流板主体I上的安装孔内,打紧第一螺母6。实施例2如图3至图5所示,扰流板总成与尾门的连接方式:通过扰流板主体1、卡扣7、第二螺母与尾门外板11连接。将扰流板上的卡扣7、两端的镶嵌螺栓8与尾门外板11的安装孔一一对应,将扰流板固定在尾门外板11上,再将螺栓密封垫9放到镶嵌螺栓8上,打紧第二螺母,此时扰流板总成完全固定在尾门外板11上。扰流板主体I与高位制动灯4的配合,使用M6螺母,安装强度增加,安装更牢固,可以控制扰流板与高位制动灯间隙、断差;不使用密封垫,且取消了扣板压板,降低了成本。扰流板主体I与尾门外板11的配合,采用卡扣7、第二螺母安装,成本降低,且扰流板安装型面与尾门外板11完全贴合,更易控制扰流板与尾门间隙、断差,并且不需在尾门内板上开避让孔,简化了尾门内板模具结构;实施例3:N400.CN100MCE扰流板与尾门外板11的安装方式:分装工人先把高位制动灯4的螺栓放入扰流板主体I的安装孔内,打紧螺母,此处只有两个零件配合,且使用M6螺母,安装强度增加,此时高位制动灯4完全固定,容易控制扰流板主体I与高位制动4灯间隙、断差。然后将扰流板上的螺栓、卡扣与尾门外板11的安装孔一一对应,将扰流板固定在尾门外板上,再用M6螺母将扰流板两端紧固在尾门外板11上,注塑成型的扰流板制造精度非常高,卡扣7所在型面与尾门外板11完全贴合,尾门外板11和扰流板的间隙、断差更加容易控制。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扰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扰流板主体、尾门外板和高位制动灯,所述扰流板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镶嵌螺栓,所述镶嵌螺栓上设置有密封垫,所述扰流板主体的中间设置有密封胶条,所述高位制动灯通过螺母与所述扰流板主体连接,所述扰流板主体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尾门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相匹配的安装孔,所述尾门外板设置有与所述镶嵌螺栓和相匹配的孔。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制动灯与所述扰流板主体采用M6螺母连接。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主体采用注塑成型。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车用扰流板,包括扰流板、尾门外板和高位制动灯,所述扰流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镶嵌螺栓,所述镶嵌螺栓上设置有密封垫,所述扰流板中间设置有密封胶条,所述扰流板上设置有卡扣,所述高位制动灯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相匹配的安装孔,所述尾门外板设置有与所述镶嵌螺栓相匹配的孔。本技术采用的结构与,更易控制扰流板与尾门外板间隙、断差;扰流板用卡扣连接到尾门上,操作方便;取消了扣板压板,使整车成本降低,简化了模具结构;高位制动灯装配时不需用密封垫,并且高位制动灯安装更加牢固,从而使高位制动灯不易损坏;同时,简化了尾门内板结构和尾门内板模具结构,降低模具成本。文档编号B62D37/02GK202923736SQ20122052579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5日专利技术者刘廷福, 危学兵, 徐文萍, 陈晓玲 申请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扰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扰流板主体、尾门外板和高位制动灯,所述扰流板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镶嵌螺栓,所述镶嵌螺栓上设置有密封垫,所述扰流板主体的中间设置有密封胶条,所述高位制动灯通过螺母与所述扰流板主体连接,所述扰流板主体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尾门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相匹配的安装孔,所述尾门外板设置有与所述镶嵌螺栓和相匹配的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廷福危学兵徐文萍陈晓玲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