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3016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注塑用模具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第一模板包括浇注端头和金属模板,金属模板内设置有发热元件和热流道,浇注端头与热流道导通,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模板还包括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上对应浇注端头开设有凹陷入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内的安装槽孔,所述浇注端头设置于安装槽孔内,浇注端头的浇注端穿过安装槽孔,且注塑用模具组装后浇注端头、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与金属模板贴紧,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与金属模板采用可拆分的紧固装置相互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注塑用模具能够阻止个别端头泄露的塑料熔液在各端头所处区域之间流动,且能够消化模具因温度变化进而变形带来的影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行业中的注塑用模具
技术介绍
传统注塑用模具一般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第一模板上设置注塑流道和浇注端头,第二模板上设置模具型腔,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插接后塑料溶液从注塑流道注入浇注端头,再由浇注端头注入第一模板的型腔中,待冷却后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分离,此时第一模板的浇注流道中存在冷却凝固后的注塑残留物,而第二模板分离后得到产品,操作配置此类模具的设备时需要专门人员将第一模板中的注塑残留物取出再投入到一旁的塑料粉碎机中粉碎,然后加热融化重新投入注塑使用中,或者此类操作中取出塑料残留物的工作由机械手完成,但是这种操作需要配置粉碎机等,而且照看设备所耗费的人工也较大,因此涉及的运行成本较高。在上述设备基础上,曾经也有人采用热流道的方式进行操作,而热流道中需要配备大量的热电偶等元器件,不但需要耗费大量成本,也使单位个数的注塑端头所需的空间增大,不利于注塑端头的增加,也不利于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另外,传统注塑用模具的第一模板采用一体的结构,而热流道的温度一般都比较高,达到200摄氏度左右,因此热流道末端的浇注端头容易膨胀变形,如果浇注端头较多会使第一模板变形过大且能够提供变形的空间过小,导致无法在第一模板上设置较多的浇注端头,一般最多能够设置32个浇注端头。而且一旦模具中的端头很多,如果有一个端头发生注塑原料泄露,都会使塑料熔液蔓延到较大的区域,最终导致整个模具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注塑用模具,该模具能够阻止个别端头泄露的塑料熔液在各端头所处区域之间流动,且能够消化模具因温度变化进而变形带来的影响。为此,本技术提供的注塑用模具,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第一模板包括浇注端头和金属模板,金属模板内设置有发热元件和热流道,浇注端头与热流道导通,第一模板还包括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上对应浇注端头开设有凹陷入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内的安装槽孔,所述浇注端头设置于安装槽孔内,浇注端头的浇注端穿过安装槽孔,且注塑用模具组装后浇注端头、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与金属模板贴紧,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与金属模板采用可拆分的紧固装置相互固定。在本技术中,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能够阻隔来自金属模板的热流道和发热元件的热量,从而使传导到模具型腔中的热量较少,可使模具型腔中浇注成型的产品无塑料残留。更重要的是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与金属模板贴紧,在个别浇注端头发生泄露时,能够将塑料熔液限制在单个浇注端头所处的区域内,使剩余的浇注端头能够继续工作而不影响加工进度,泄露的浇注端头可以在空暇时间进行检修。另外,浇注端头与金属模板仅为贴紧配合,因此浇注端头和金属模板因温度变化产生的变形就不会相互影响到对方,从而能够承受较大的变形幅度。以上这些优点,都为本技术提供的注塑用模具配置更多的浇注端头提供了条件,最终可使浇注端头的设置数量达到100个以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注塑用模具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配置有浇注端头的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的结构平面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未配置浇注端头的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的结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注塑用模具,包括第一模板I和第二模板2,在此第一模板I和第二模板2均可以为定模或者动模,实际操作中第一模板I为定模,第一模板I包括浇注端头3和金属模板10,还包括模具型腔,金属模板10内设置有发热元件4和热流道5,浇注端头3与热流道5导通,第一模板I还包括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15,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15可以采用云母板,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15上对应浇注端头3开设有凹陷入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15内的安装槽孔16,一般浇注端头3没入安装槽孔16内,浇注端头3的上端面与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15上表面平齐,浇注端头3设置于安装槽孔16内,浇注端头3与安装槽孔16的侧壁紧配,使浇注端头3安装更加稳固,而且更加不易泄露塑料熔液,浇注端头3的浇注端穿过安装槽孔16,且注塑用模具组装后浇注端头3、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15与金属模板10贴紧,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15与金属模板10采用可拆分的紧固装置相互固定。如图1、2、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金属模板10与浇注端头3之间平面接触且形成液密封配合,金属模板10下端的流道孔出口 13对准浇注端头上端的浇注孔入口14,浇注端头3之间相互错开距离;紧固装置为螺栓,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15与金属模板10之间采用螺栓固定,一般做法是在金属模板10和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15上开设螺栓孔,然后采用螺杆实现两者的螺栓连接。由于金属模板10与浇注端头3之间平面接触且形成液密封配合,而且金属模板10与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15采用螺栓结构连接,从而使浇注端头3和金属模板10因温度变化产生的变形就不会(或较少)相互影响到对方,从而能够承受较大的变形幅度,而且使塑料熔液更加不易流动。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配合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15阻隔热量传导,浇注端头3的浇注端套接有隔热套6,隔热套6下端部带有对应浇注端头3的物料出口 7的开口 8。隔热套6与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15配合能够阻隔绝大多数热能,使模具型腔保持低温。如图1、2、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金属模板10上对应浇注端头3平行分布有插孔11,所述发热元件为插入插孔11内的发热棒12,浇注端头3横向和纵向均直线分布,每列浇注端头3上方配置一条发热棒12。与浇注端头3平行分布的发热棒12能够均匀地为各浇注端头3和流道提供足够的热量,避免各浇注端头3和流道受热不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塑用模具,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第一模板包括浇注端头和金属模板,金属模板内设置有发热元件和热流道,浇注端头与热流道导通,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模板还包括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上对应浇注端头开设有凹陷入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内的安装槽孔,所述浇注端头设置于安装槽孔内,浇注端头的浇注端穿过安装槽孔,且注塑用模具组装后浇注端头、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与金属模板贴紧,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与金属模板采用可拆分的紧固装置相互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用模具,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第一模板包括烧注端头和金属模板,金属模板内设置有发热元件和热流道,浇注端头与热流道导通,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模板还包括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上对应浇注端头开设有凹陷入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内的安装槽孔,所述浇注端头设置于安装槽孔内,浇注端头的浇注端穿过安装槽孔,且注塑用模具组装后浇注端头、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与金属模板贴紧,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与金属模板采用可拆分的紧固装置相互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用模具,其特征是:金属模板与浇注端头之间平面接触且形成液密封配合,金属模板下端的流道孔出口对准浇注端头上端的浇注孔入口,所述浇注端头之间相互错开距离;所述紧固装置为螺栓,所述高强度耐高温阻隔板与金属模板之间采用螺栓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塑用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浇注端头与安装槽孔的侧壁紧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塑用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联鑫周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文泰笔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