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机移动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3011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44
注塑机移动模板,包括主板、上下支架和副板,主板四角设置四个带拉杆孔的柱体,上支架连接在主板上边的二个柱体间,下支架连接在主板下边的二个柱体间,上支架和下支架间用副板连接,上支架、下支架与主板之间掏空,上支架中间部位和主板之间、下支架中间部位和主板之间分别用加强筋连接。其刚性好、耗材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机的移动模板。
技术介绍
动模板是注塑机的重要刚性零件,具有固定模具、运动导向和安装脱模装置的作用。在注塑机合模过程中,整个合模机构发生弹性变形,动模板受压后产生弯曲变形,拉杆主要受拉而伸长。由于模板是用作固定模具和运动导向的定位基准之用,模板的刚度直接影响模具的受力状态从而影响最终塑料制品的性能与外观,因此动模板结构及其刚度将直接影响到机器的质量和寿命。现今常见的移动模板结构有:箱式、米型筋、工字式等结构,这些模板的设计过程中一般以等强度为目标,从而在模具接触处变形偏大,由此导致模具承受载荷不均匀、变形不均匀,最终影响了制品质量和模具寿命。近几年出现的弹性模板通过增加模板厚度改善了模具的均匀承载效果,但却增加了模板的材料;另外,模板厚度的增加还同步增多附属设备所消耗的材料,增加了注塑机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注塑机移动模板,使其刚性好、耗材省。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注塑机移动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上下支架和副板,主板四角设置四个带拉杆孔的柱体,上支架连接在主板上边的二个柱体间,下支架连接在主板下边的二个柱体间,上支架和下支架间用副板连接,上支架、下支架与主板之间掏空,上支架中间部位和主板之间、下支架中间部位和主板之间分别用加强筋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模板上、下支架与主板之间的掏空设计,把作用于支架上的力直接引导到移动模板中心,并与模板中心承受的来自模具的反作用力相平衡,上下中间部位的各一条加强筋防止中间部位受压变形。由于减少了通过主板弯曲变形来间接平衡模具力的作用,主板整体变形和应力更均匀,使模板弯曲变形集中在与模具非接触部分,而在与模具接触部分则承受较少的弯曲变形,相应地,模具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制品质量得到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A-A视图;图3为图1的后视图;图4为图1的俯视图;图5为图1的仰视图;图6为图1的左视图;图7为图1的右视图;图8为图7的B-B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2、7所示,注塑机移动模板,包括主板15、模板支架4,上述主板15四角设置四个带拉杆孔I的柱体,立柱14由柱体到模板支架4之间分布,模板支架4与主板15之间采用立柱14的柱式连接,确保了力的中心导向,如图2、图7、图8所示。模板上支架、下支架4间采用副板13连接,确保了模板强度的可靠性,如图2、图6、图7所示。上支架4中间部位和主板15之间、下支架4中间部位和主板15之间分别用加强筋3连接,如图4、图5、图8所示。模板支架4与主板15之间其余部分均为掏空12,即没有连接点,因此能够节省大量材料,如图4、图5所示。采用上下支架4各4个支架分支结构,使其受力均匀,传动平稳,如图2、图4、图5所示。移动模板上还设置了拉杆孔1、拉杆凸台2、拉杆凸台5、顶出导向孔6、机械保险安装平台7、辅助加工平台8、模板滑脚安装平台9、接油盘安装搭子10、润滑用凸台11,这些均是移动模板的基本部件,见图3、图6、图7、图9,在此不做详细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注塑机移动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上下支架和副板,主板四角设置四个带拉杆孔的柱体,上支架连接在主板上边的二个柱体间,下支架连接在主板下边的二个柱体间,上支架和下支架间用副板连接,上支架、下支架与主板之间掏空,上支架中间部位和主板之间、下支架中间部位和主板之间分别用加强筋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塑机移动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上下支架和副板,主板四角设置四个带拉杆孔的柱体,上支架连接在主板上边的二个柱体间,下支架连接在主板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世红鲍锦琼叶群方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天华远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