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叶片分区域对称精密切削加工方法的专用夹具技术

技术编号:8692408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薄壁叶片分区域对称精密切削加工方法的专用夹具,包括底座、定位柱和立柱,底座固定在机床工作台上,定位柱竖直插入底座的销孔中,用于调整叶片的空间方位,两个立柱固定在底座上,其中一个立柱固定可调叶片的细长轴部分,另一个立柱固定可调叶片的鼓形部分。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夹具,并应用相应方法能够一次装夹同时完成叶背和叶盆型面的切削加工,可提高定位精度和加工效率;交替对称完成叶片型面各个子区域的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可有效抑制加工过程中的扭曲变形,提高加工精度;叶片前后橼部分的加工余量首先被切除,利用叶片中部加工余量的支承作用,可有效避免加工过程中前后橼部分的让刀变形现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精密、超精密切削加工
,具体为一种薄壁叶片分区域对称精密切削加工方法的专用夹具,主要解决航空发动机薄壁叶片的精加工变形控制问题。
技术介绍
薄壁叶片等复杂薄壁结构零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实现此类零件的高效精密数控加工技术已经成为先进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随着设计方法的改进,利用先进的主轴技术及无间隙的线性滚柱导轨技术等,现代数控加工中心本体具有很高的刚度和精确的运动控制,能够满足大部分加工任务的需求。以Mikron UCP 1350为例,该机床的定位精度分别为(允差mm):X轴是0.010,Y轴是0.008,Z轴是0.008,C轴是8,A轴是6。但是,在切削加工过程中,由于切削力、残余应力等导致的加工变形误差却不是仅仅通过改进机床结构设计就可以完全避免的,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精度数控机床的应用。这些矛盾在切削加工薄壁零件的过程中尤为显著。传统的叶片单面铣削工艺,分别在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工序中,或先加工叶背型面,或先加工叶盆型面。可以发现,采取这种走刀方式,由于叶背、叶盆型面铣削表层残余应力的非平衡状态,薄壁叶片呈现了明显的弯扭变形现象。往往直接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壁叶片分区域对称精密切削加工方法的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定位柱和立柱,底座固定在机床工作台上,定位柱竖直插入底座的销孔中,用于调整叶片的空间方位,两个立柱固定在底座上,其中一个立柱固定可调叶片的细长轴部分,另一个立柱固定可调叶片的鼓形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1.种薄壁叶片分区域对称精密切削加工方法的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定位柱和立柱,底座固定在机床工作台上,定位柱竖直插入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倡锋任军学刘维伟单晨伟田荣鑫李祥宇黄新春张定华史耀耀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