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俊专利>正文

伸缩式桅杆套管专用铆接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2012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31
一种伸缩式桅杆套管专用铆接夹具,包括铆接座、导向槽、铆接衬芯部件、限位杆、工件托架、移动托架和固定托架,导向槽固定在铆接座的上端面上,待铆接桅杆的中部由工件托架支撑着,铆接衬芯部件插套在待铆接桅杆的内腔中,限位杆的一端与本体块的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托架的上端固定连接,移动托架设置在限位杆的下方,且处于固定托架和铆接衬芯部件之间,冲床上的铆接冲压头对准待铆接的铆钉。当待铆接桅杆的规格改变时,只要更换相应的侧面导向块和铆接垫即可。有了它铆接桅杆的铆接既快捷又可靠,铆接效率显著提高,铆接质量稳定,一人就可独立操作,人力成本和劳动强度都大幅度降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铆接夹具,尤其涉及伸缩式桅杆套管专用铆接夹具。技术背景:伸缩式桅杆是高空作业平台的关键部件,它为伸缩式鱼杆结构。在各节套管中只有一节桅杆为冷拉成型的整体套管结构,其它节桅杆均为铆接桅杆,铆接桅杆的结构如图1所示,待铆接桅杆8由前桅杆81、后桅杆82和铆钉83组成,前桅杆81和后桅杆82的横截面形状为U形槽钢,前桅杆81和后桅杆82对称铆接成的套管。目前前桅杆81和后桅杆82之间的铆接都是通过手工铆接,铆接时用双支撑工字钢作为工装,如图2、图3所示,在前桅杆81和后桅杆82上预钻出铆钉孔,将待铆接的前桅杆81和后桅杆82同时搁置在工字钢上,在待铆接桅杆8的两侧各有一人用手托住,将前桅杆81和后桅杆82拼对好后保持桅杆处于水平状态,在铆钉孔中放入实芯铝铆钉,用皮榔头轻轻敲打,让实芯铝铆钉的变形端完全露出,然后再用铁锤对准实芯铆钉用力敲打,使铆钉83产生变形实现前桅杆81和后桅杆82之间铆接,当同一侧面上的所有铆钉都铆接好后,将前桅杆81和后桅杆82同步翻转180°再铆接另一侧。手工铆接虽然投资小,操作简单,也能进行铆接,但还存在以下缺点:①铆接效率比较低,在每根桅杆上,至少有34只铆钉,平均铆接时间需要45分钟/根,按6小时算,每天只能铆接8根桅杆。②铆接质量不稳定。由于每节桅杆上的铆钉数量多,在手工铆接过程中操作者的体力不是恒定的,刚开始铆接时,操作者的敲打力量充足,而随着体力的消耗,后面铆接很难保证都达到预定铆接变形量要求,这样就很难保证所有的铆钉铆接效果一样。再说,对铆钉的一次敲打和多次敲打,对桅杆局部变形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多次敲打后,铆钉周围的变形量肯定要大,势必会影响到桅杆在机器上的装配。每根桅杆之间的铆接效果存在差异,这样就造成了铆接质量不稳定。③人力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由于在铆接时,拼接好的桅杆必须处于水平状态,要保证正常铆接必须配备三个劳力,除了铆接工外,在桅杆的两端还必须有两个辅助人员,劳动力成本太高。另外,铆接纯靠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容易产生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伸缩式桅杆套管专用铆接夹具,它不仅能满足对各种规格的铆接桅杆套管的机械铆接加工,而且铆接效率高,质量稳定,操作方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伸缩式桅杆套管专用铆接夹具,包括铆接座、导向槽、铆接衬芯部件、限位杆、工件托架、移动托架和固定托架,导向槽固定在铆接座的上端面上,所述铆接衬芯部件由本体块、侧面导向块、底垫块、铆接垫和弹性块组成,底垫块固定安装在本体块的底面上,两块侧面导向块对称地固定在本体块的左右侧面上,铆接垫固定在本体块的顶面上,两块弹性块固定在铆接垫上端面,两者间存有避让铆钉的空间,将待铆接桅杆的一端外侧插装在导向槽内,待铆接桅杆的中部支撑在工件托架上,铆接衬芯部件插套在待铆接桅杆的内腔中,限位杆的一端与本体块的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托架的上端固定连接,移动托架设置在限位杆的下方,且处于固定托架和铆接衬芯部件之间,冲床上的铆接冲压头对准待铆接的铆钉。进一步,所述导向槽由U型外槽、侧面滑板和底滑板组成,侧面滑板固定安装在U型外槽的内侧面上,底滑板固定安装在U型外槽的内侧底面上。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将导向槽固定在铆接座的上端面上,然后将导向槽与铆接座的结合体固定装在冲床的工作台上,将固定在限位杆左端的铆接衬芯部件先搁置在导向槽的滑移道内,再将由前桅杆和后桅杆组成的待铆接桅杆的一端搁置在工件托架上,另一端搁置在导向槽的滑移道内,然后操作者一手托起铆接衬芯部件,另一只手托起待铆接桅杆,通过移动待铆接桅杆方式使铆接衬芯部件插入待铆接桅杆的内腔中,插装好后放入导向槽的滑移道内,通过目测使待冲压的铆钉对准冲压头即可启动冲床进行冲压,由于冲床的冲压头下冲压力恒定,待铆接桅杆的下端由导向槽支撑,内腔由铆接衬芯部件托衬,当冲床向下冲压时,设置在铆接垫上端面的弹性块受压变形使铆钉的下端面与铆接垫上端面接触受压变形,当冲头上移时弹性块迫使待铆接桅杆复位反弹,当冲压铆接后再移动待铆接桅杆,如此重复冲压铆接,当一侧所有铆钉全部冲压铆接后,将待铆接桅杆沿限位杆旋转180°再铆接另一侧面上的铆钉。当待铆接桅杆的规格改变时,只要更换相应的侧面导向块和铆接垫即可。有了本技术伸缩式桅杆套管的铆接既快捷又可靠,铆接效率是现有的手工铆接的5倍,每根待铆接桅杆的铆接时间仅需8分钟,每只铆钉的变形量相同,在铆接过程中只需一人就可独立操作,人力成本为现有技术的1/5,同时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待铆接桅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待铆接桅杆手工铆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与冲床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在铆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导向槽与铆接座的结合件结构示意图;图7为铆接衬芯部件和限位杆结合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_铆接座;2_导向槽;3_铆接衬芯部件;4_限位杆;5_工件托架;6-移动托架-J-固定托架;8_待铆接桅杆;9_工作台;10_冲压头;21-U型外槽;22_侧面滑板;23-底滑板;31_本体块;32_侧面导向块;33_底垫块;34_铆接垫;35_弹性块;81_前桅杆;82-后桅杆;83_铆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实施例1:一种伸缩式桅杆套管专用铆接夹具,包括铆接座1、导向槽2、铆接衬芯部件3、限位杆4、工件托架5、移动托架6和固定托架7,铆接座I固定安装在冲床的工作台9上,导向槽2固定在铆接座I的上端面上,所述导向槽2由U型外槽21、侧面滑板22和底滑板23组成,侧面滑板22固定安装在U型外槽21的内侧面上,底滑板23固定安装在U型外槽21的内侧底面上;所述铆接衬芯部件3由本体块31、侧面导向块32、底垫块33、铆接垫34和弹性块35组成,底垫块33固定安装在本体块31的底面上,两块侧面导向块32对称地固定在本体块31的左右侧面上,铆接垫34固定在本体块31的顶面上,弹性块35固定安装在铆接垫34的上端面上,两者之间存有避让铆钉83的空间,将待铆接桅杆8的一端外侧插装在导向槽2内,待铆接桅杆8的中部支撑在工件托架5上,铆接衬芯部件3插套在待铆接桅杆8的内腔中,限位杆4的一端与本体块31的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托架7的上端固定连接,移动托架6设置在限位杆4的下方,且处于固定托架7和铆接衬芯部件3之间,冲床上的铆接冲压头10对准待铆接的铆钉8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伸缩式桅杆套管专用铆接夹具,其特征是:包括铆接座(1)、导向槽(2)、铆接衬芯部件(3)、限位杆(4)、工件托架(5)、移动托架(6)和固定托架(7),导向槽(2)固定在铆接座(1)的上端面上,所述铆接衬芯部件(3)由本体块(31)、侧面导向块(32)、底垫块(33)、铆接垫(34)和弹性块(35)组成,底垫块(33)固定安装在本体块(31)的底面上,两块侧面导向块(32)对称地固定在本体块(31)的左右侧面上,铆接垫(34)固定在本体块(31)的顶面上,弹性块(35)固定在铆接垫(34)的上端面,两者间设有避让铆钉(83)的空间,将待铆接桅杆(8)的一端外侧插装在导向槽(2)内,待铆接桅杆(8)的中部由工件托架(5)支撑着,铆接衬芯部件(3)插套在待铆接桅杆(8)的内腔中,限位杆(4)的一端与本体块(31)的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托架(7)的上端固定连接,移动托架(6)设置在限位杆(4)的下方,且处于固定托架(7)和铆接衬芯部件(3)之间,冲床上的铆接冲压头(10)对准待铆接的铆钉(8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伸缩式桅杆套管专用铆接夹具,其特征是:包括铆接座(I)、导向槽(2)、铆接衬芯部件(3)、限位杆(4)、工件托架(5)、移动托架(6)和固定托架(7),导向槽(2)固定在铆接座(I)的上端面上,所述铆接衬芯部件(3 )由本体块(31)、侧面导向块(32 )、底垫块(33 )、铆接垫(34)和弹性块(35)组成,底垫块(33)固定安装在本体块(31)的底面上,两块侧面导向块(32)对称地固定在本体块(31)的左右侧面上,铆接垫(34)固定在本体块(31)的顶面上,弹性块(35)固定在铆接垫(34)的上端面,两者间设有避让铆钉(83)的空间,将待铆接桅杆(8)的一端外侧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俊周华松俞科俊
申请(专利权)人:袁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