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浮顶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71408 阅读:7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2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工领域,公开了一种内浮顶罐,其中,所述内浮顶罐包括罐顶(10)、浮盘(20)和伸缩套管(30),所述罐顶上设置有开口(11),所述浮盘上设置有通孔(21),所述伸缩套管的下端连接于所述通孔(21),所述伸缩套管的上端从所述开口密封地伸出,所述伸缩套管的管体密封地连通所述通孔和所述开口并能够随所述浮盘的移动而伸缩长度。伸缩套管能够随浮盘移动而伸缩,确保通孔和开口始终密封连通。检测时,检测装置可以通过伸缩套管的上端进行精确的检测。由于伸缩套管密封连通通孔和开口,避免了浮盘下方的轻油的油气从伸缩套管扩散至浮盘和罐顶之间,也就杜绝了浮盘和罐顶之间油气浓度过高导致的安全隐患。

Inner floating roof tank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hemical industry, discloses an inner floating roof tank, wherein, the inner floating roof tank comprises a tank top (10), (20) and the floating plate telescopic casing (30), the top of the tank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11), the floa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21), and the telescopic sleeve pipe is connected to the through hole (21), the upper end of the telescopic sleeve from the opening to seal out the telescopic casing tube hermetically communicated with the through hole and the opening and can move the floating plate and telescopic length. The telescopic sleeve can be extended with the moving of the floating plate to ensure that the through hole and the opening are always sealed and communicated. When detecting, the detecting device can carry out accurate detection through the upper end of the telescopic sleeve. The telescopic sleeve hermetically communicated through holes and openings, to avoid the floating plate beneath the light oil and gas from the pipe diffusion to the floating plate and a tank top, also put an end to the floating plate and a tank top oil and gas concentration caused by high security risk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浮顶罐
本技术涉及化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内浮顶罐。
技术介绍
化工领域例如石油石化行业通常使用内浮顶罐储存轻油,为对其中储存的轻油进行检测(例如液位、温度等),需要在内浮顶罐中设置套管。具体地,内浮顶罐的浮盘上设置有通孔,内浮顶罐的罐顶上设置有开口,套管的下端通过通孔插入内浮顶罐的罐体底部,上端通过开口伸出,检测装置(例如液位计、多点温度计等)从开口伸入套管对轻油进行检测。其中,为获得准确检测结果,套管的整个长度上设置有贯通套管内外的开孔。但浮盘下方的轻油的油气容易通过套管及其开孔扩散到浮盘和罐顶之间的空间,导致该空间内油气浓度升高,甚至可能达到爆炸极限,因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浮顶罐,以避免油气扩散到浮盘和罐顶之间和由此导致的安全隐患。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内浮顶罐,其中,所述内浮顶罐包括罐顶、浮盘和伸缩套管,所述罐顶上设置有开口,所述浮盘上设置有通孔,所述伸缩套管的下端连接于所述通孔,所述伸缩套管的上端从所述开口密封地伸出,所述伸缩套管的管体密封地连通所述通孔和所述开口并能够随所述浮盘的移动而伸缩长度。优选地,所述伸缩套管包括多个彼此套设的管节。优选地,相邻的管节中,管径大的管节的端部设置有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一凸缘,管径小的管节的端部设置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凸缘,相邻的管节通过所述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搭接。优选地,从所述伸缩套管的下端到上端,所述管节的管径逐渐减小。优选地,所述伸缩套管的最下端的管节的下端具有径向收缩段,所述径向收缩段的管径与所述通孔的孔径匹配。优选地,所述伸缩套管的最大长度不小于所述浮盘的最低位置到所述开口的距离,所述伸缩套管的最小长度不大于所述内浮顶罐的最高液位到所述开口的距离。优选地,所述伸缩套管包括8-18个所述管节,每个管节的长度为0.8-1m;并且/或者,多个所述管节中,管径最小的管节的管径为0.1-0.15m,管径最大的管节的管径为0.26-0.5m。优选地,多个所述管节之间设置有润滑剂。优选地,所述伸缩套管的上端的外周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在所述罐顶的外壁上的撑台。优选地,所述内浮顶罐包括安装于所述伸缩套管的上端的检测装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伸缩套管能够随浮盘移动而伸缩,确保通孔和开口始终密封连通。检测时,检测装置可以通过伸缩套管的上端进行精确的检测。由于伸缩套管密封连通通孔和开口,避免了浮盘下方的轻油的油气从伸缩套管扩散至浮盘和罐顶之间,也就杜绝了浮盘和罐顶之间油气浓度过高导致的安全隐患。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说明本技术的内浮顶罐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视图;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视图;图4是图1中伸缩套管的下端和浮盘连接处的放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罐顶,11-开口,20-浮盘,21-通孔,30-伸缩套管,31-管节,32-第一凸缘,33-第二凸缘,34-径向收缩段,35-撑台,40-量油孔,50-第一法兰,60-第二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本技术提供一种内浮顶罐,其中,所述内浮顶罐包括罐顶10、浮盘20和伸缩套管30,所述罐顶10上设置有开口11,所述浮盘20上设置有通孔21,所述伸缩套管30的下端连接于所述通孔21,所述伸缩套管30的上端从所述开口11密封地伸出,所述伸缩套管30的管体密封地连通所述通孔21和所述开口11并能够随所述浮盘20的移动而伸缩长度。使用本技术的内浮顶罐,伸缩套管30能够随浮盘20移动而伸缩,确保通孔21和开口11始终密封连通。检测时,检测装置可以通过伸缩套管30的上端进行精确的检测。由于伸缩套管30密封连通通孔21和开口11,避免了浮盘20下方的轻油的油气从伸缩套管30扩散至浮盘20和罐顶10之间,也就杜绝了浮盘20和罐顶10之间油气浓度过高导致的安全隐患。其中,伸缩套管30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形式,只要能够随浮盘20的移动而伸缩,以确保通孔21和开口11始终密封连通即可。为在通孔21和开口11之间提供稳定、刚性的连接,优选地,所述伸缩套管30包括多个彼此套设的管节31,以通过管节31之间的相对轴向移动实现伸缩。其中,管节31可以由各种适当的材料制成,例如可以为钢管,以提供足够的强度并确保伸缩时的良好导向性。为在伸缩过程中在各管节31之间提供良好的定位,优选地,如图3所示,相邻的管节中,管径大的管节的端部设置有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一凸缘32,管径小的管节的端部设置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凸缘33,相邻的管节通过所述第一凸缘32和第二凸缘33搭接。由此,当相邻的两个管节31伸出至最大位置时,第一凸缘32和第二凸缘33彼此贴合,以将两个管节31止挡在该位置。另外,为满足精确检测要求,一些检测(例如液位)通常使用导波检测装置,为适应导波检测,优选地,如图1所示,从所述伸缩套管30的下端到上端,所述管节31的管径逐渐减小,从而在使用导波检测装置进行检测时,能够减少导波损耗,获得更加精准的检测结果。另外,在从所述伸缩套管30的下端到上端,所述管节31的管径逐渐减小的情况下,伸缩套管30的下端具有最大的管径。由于伸缩套管30的下端与通孔21对接,通孔21的尺寸应与伸缩套管30的下端匹配。但通孔21的尺寸过大时将影响浮盘20的强度和稳定性。为避免在浮盘20上开设尺寸过大的通孔21来对应管径较大的伸缩套管30的下端,如图4所示,所述伸缩套管30的最下端的管节的下端具有径向收缩段34,所述径向收缩段34的管径与所述通孔21的孔径匹配。由此,可以通过径向收缩段34与通孔21对接,从而兼顾了导波检测精确性和浮盘20的强度。具体地,如图4所示,径向收缩段34可以通过第二法兰50固定于浮盘20的通孔21。可以理解地,为适应内浮顶罐中浮盘20的操作,伸缩套管30的长度的变化范围应满足浮盘20的移动范围的要求,同时,还应满足内浮顶罐的液位要求。优选地,所述伸缩套管30的最大长度不小于所述浮盘20的最低位置到所述开口11的距离,所述伸缩套管30的最小长度不大于所述内浮顶罐的最高液位到所述开口11的距离。例如,伸缩套管30可以设置为当浮盘20到达最低位置时伸长至最大长度;并且当内浮顶罐内的轻油达到最高液位时收缩至最小长度。根据内浮顶罐的规格,可以相应设定伸缩套管30的规格,例如管节31的数量、长度、管径等。例如,对于罐壁高度小于16.5m的内浮顶罐来说,所述伸缩套管30可以包括8-18个所述管节31,每个管节的长度可以为0.8-1m。另外,多个所述管节31中,管径最小的管节的管径可以为0.1-0.15m,管径最大的管节的管径可以为0.26-0.5m。其中,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内浮顶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浮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浮顶罐包括罐顶(10)、浮盘(20)和伸缩套管(30),所述罐顶(10)上设置有开口(11),所述浮盘(20)上设置有通孔(21),所述伸缩套管(30)的下端连接于所述通孔(21),所述伸缩套管(30)的上端从所述开口(11)密封地伸出,所述伸缩套管(30)的管体密封地连通所述通孔(21)和所述开口(11)并能够随所述浮盘(20)的移动而伸缩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浮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浮顶罐包括罐顶(10)、浮盘(20)和伸缩套管(30),所述罐顶(10)上设置有开口(11),所述浮盘(20)上设置有通孔(21),所述伸缩套管(30)的下端连接于所述通孔(21),所述伸缩套管(30)的上端从所述开口(11)密封地伸出,所述伸缩套管(30)的管体密封地连通所述通孔(21)和所述开口(11)并能够随所述浮盘(20)的移动而伸缩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浮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套管(30)包括多个彼此套设的管节(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浮顶罐,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管节中,管径大的管节的端部设置有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一凸缘(32),管径小的管节的端部设置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凸缘(33),相邻的管节通过所述第一凸缘(32)和第二凸缘(33)搭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浮顶罐,其特征在于,从所述伸缩套管(30)的下端到上端,所述管节(31)的管径逐渐减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浮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套管(30)的最下端的管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真李琦齐长勇于永东肖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海工英派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