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转向操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87110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车辆用转向操纵装置。伴随着转向操纵,作为来自路面的转向反力,从各后轮(6L、6R)经由对应的转向节(25L、25R)及对应的转向横拉杆(24L、24R)对转向轴(18)的对应的端部(181、182)赋予例如朝后方(Y2)的径向载荷(R1、R2)。车辆用转向操纵装置(9)具备对上述转向轴(18)的对应的端部(181、182)赋予抵抗上述径向载荷的相反载荷(F1、F2)的第一及第二相反载荷赋予机构(41、42)。各相反载荷赋予机构(41、42)包括将因对应的后轮(6L、6R)的接地反力而经对应的转向节(25L、25R)及对应的转向节主销(27L、27R)使轴梁(26)的对应的端部(261、262)扭转的扭转运动转换成转向轴(18)的对应的端部(181、182)的例如朝前方(Y1)的运动的运动转换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转向操纵装置
技术介绍
提出有经由弹性体传递从轮胎经由转向节传递至齿条的径向载荷和推力载荷的转向控制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并且,提出有如下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利用电动机驱动滚珠螺母旋转,将该滚珠螺母的旋转转换成滚珠丝杠的轴向移动,并经由连结于滚珠丝杠的两端的转向节驱动转向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3 )。并且,提出有如下的轴梁(axle beam):该轴梁具有能够支承于车身的梁部和固定在上述梁部的长度方向两端的用于支承转向节主销的轴套部,在上述梁部的内部形成有前后上下被包围的空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并且,提出有经由连杆(转向横拉杆)以及接头(转向节)驱动利用动力转向电动机经由滚珠丝杠机构沿轴向驱动的轴的端部的动作的电动致动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3 — 56944号公报[图6 (a) (c),第14页第28栏第9行 第16页第32栏第42行]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 - 237549号公报(图9,摘要)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0 - 226340号公报(摘要)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 - 338872号公报(摘要)专利文献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08 JP 2010-2004691.一种车辆用转向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车辆用转向操纵装置具备: 筒状的壳体,其被固定于轴梁的中央部,所述中央部被固定于车体; 转向轴,其具有从所述壳体突出的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且伴随着转向操纵部件的操作而沿轴向被驱动; 第一转向节,其被支承为能够绕被固定于所述轴梁的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一转向节主销摆动,且将作为转向轮的第一后轮支承为能够旋转; 第二转向节,其被支承为能够绕被固定于所述轴梁的所述第二端部的第二转向节主销摆动,且将作为转向轮的第二后轮支承为能够旋转; 第一转向横拉杆,其将所述转向轴的所述第一端部连结于所述第一转向节; 第二转向横拉杆,其将所述转向轴的所述第二端部连结于所述第二转向节; 第一相反载荷赋予机构,其对所述转向轴的所述第一端部赋予抵抗作为来自路面的转向反力而经由所述第一后轮、所述第一转向节以及所述第一转向横拉杆传递到所述转向轴的所述第一端部的前后方向的径向载荷的相反载荷;以及 第二相反载荷赋予机构,其对所述转向轴的所述第二端部赋予抵抗作为来自路面的转向反力而经由所述第二后轮、所述第二转向节以及所述第二转向横拉杆传递到所述转向轴的所述第二端部的前后方向的径向载荷的相反载荷, 所述第一相反载荷赋予机构以及所述第二相反载荷赋予机构分别包括运动转换机构,该运动转换机构将因对应的后轮的接地反力而经由对应的转向节以及对应的转向节主销使轴梁的对应的端部扭转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代崇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