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材用支承膜以及带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7010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带材(1)的带材用支承膜(10),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材用支承膜(10)包括:支承体(11),其是由聚氨酯构成的膜状支承体;以及,阻挡层(12),其含有聚乙烯醇和层状无机化合物且形成在所述支承体(11)的一个面上,所述聚乙烯醇的皂化度被设定成70%~95.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材用支承膜,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具有阻挡性的带材用支承膜以及使用该支承膜的带材。本申请基于2010年7月29日在日本提出的特愿2010-171209号要求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到本申请中。
技术介绍
在片状或膜状支承体的一个面形成有粘着层的带材(tape material)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用途、工业用途等的各种用途中。在这种带材的粘着层中,除了粘着材料外,有时还配合有增塑剂等。由于根据支承体的材质,有可能存在因吸附增塑剂引起的不良影响,因此,优选在支承体的、至少与粘着层相接触的一面赋予阻挡性。作为具有阻挡性的薄膜材料, 已知有专利文献I记载的阻气膜。该阻气膜是在塑料制基材膜的单面上涂布阻隔涂剂而形成有阻挡涂层的阻气膜,其中,上述阻隔涂剂是将作为层状无机化合物的蒙脱石和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加以混合而成。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3664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有时带材以粘贴在对象物的状态下,在与液体接触、或浸溃于液体等的苛刻环境中使用。然而,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阻气膜,原先就没有设想到在上述苛刻环境下使用,因此不能说支承体与阻挡涂层之间具有充分的密合性。由此,如果将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阻气膜不经任何处理而用于带材,则支承体与阻挡性涂层之间发生剥离而存在无法充分承受苛刻环境下的使用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苛刻环境下也能够良好地保持阻挡性的带材用支承膜以及带材。解决课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是用于带材的带材用支承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承体,其是由聚氨酯构成的膜状支承体;以及,阻挡层,其含有聚乙烯醇和层状无机化合物且形成在所述支承体的一个面上,所述聚乙烯醇的皂化度被设定为709Γ95.5%。本专利技术的带材用支承膜中,优选所述层状无机化合物为蒙脱石(montmoriI1nite)。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是带材,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专利技术的带材用支承膜;以及,形成于所述阻挡层上的与所述支承体相反一侧的面上的粘着层。专利技术的效果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带材用支承膜以及带材,即使在苛刻的环境下使用,也能够良好地保持阻挡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带材在厚度方向上的剖面图。图2是表示用于研究阻挡层中的蒙脱石含量的优选范围的实验的一步骤的图。图3是表示相同实验的一步骤的图。图4是表示相同实验的一步骤的图。图5是表示相同实验的一步骤的图。图6表示对阻挡层中蒙脱石含量为10wt%的评价片进行伸长率20%的拉伸操作后的阻挡层的光学显微镜照片。图7表示对阻挡层中蒙脱石含量为18wt%的评价片进行伸长率20%的拉伸操作后的阻挡层的光学显微镜照片。图8是表示对阻挡层中蒙脱石含量为25wt%的评价片进行伸长率20%的拉伸操作后的阻挡层的光学显微镜照片。图9是表示对阻挡层中蒙脱石含量为30wt%的评价片进行伸长率20%的拉伸操作后的阻挡层的光学显微镜照片。图10是表示蒙脱石含量与带材用支承膜的模量值之间关系的图表。图11是表示用于研究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皂化度与支承体一阻挡层间的密合性关系的实验的一步骤的图。图12是表示相同实验的一步骤的图。图13是表示相同实验的一步骤的图。图14是表示相同实验的一步骤的图。图15是表示相同实验的一步骤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图1至图15,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带材,具有包括本专利技术带材用支承膜(以下简称为“支承膜”)的构成,且作为粘接带等,可应用于工业用途、包装用途、保护用途、标签用途、掩蔽用途、纸尿布等的卫生材料用途、橡皮膏或透皮给药等的医疗用途、化装用途、家庭用途等各种领域中。而且,作为代表性的具体例可举出以下例子。作为包装用途,举出用于封紧包装材料的粘接带,该粘接带具有可伸长性,因此在被包装的状态下因运输等而施加力量的情况下,也不发生断裂、损坏包装材料的情况,且在被伸长的状态下能够良好地保持阻挡性,因此进行运输等时,不存在污染外部的问题。作为医疗用途而粘贴在人体或动物等时,能够追随人体等的动作引起的伸长,因此难以发生意外剥离。另外,在被拉伸的状态下,能够良好地保持阻挡性,因此不会发生增塑剂等有效成分漏到外部的现象,作为医疗用途能够获得优异的性能。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带材I在厚度方向上的剖面图。带材I包括:支承膜10 ;形成于支承膜10的一个面上的粘着层20 ;以及,覆盖粘着层的剥离构件30。支承膜10包括:含聚氨酯且形成为膜状的支承体11 ;以及,形成在支承体11的一个面上的阻挡层12。支承体11具有柔软性,根据尺寸可以伸长到增加10百分率(%)以上的规定的最大伸长率。对于具体的最大伸长率值,根据带材I的用途等进行适宜的设定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形成支承体11的聚氨酯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利用以往用于聚氨酯膜的聚氨酯,并根据用途可进行适当选择。例如,可举出聚醚系聚氨酯、聚酯系聚氨酯、聚碳酸酯系聚氨酯等。在必须具有耐水性的用途中,优选聚醚系聚氨酯或聚碳酸酯系聚氨酯。另外,对于形成氨基甲酸酯键的异氰酸酯种类或黄变型、无黄变型等也没有特别的限定,可根据用途、使用时的保存期间或方法、所使用的增塑剂的种类等,适当地进行选择。支承体11的厚度为10 μ m(微米) 200 μ m,优选15 μ πΓ ΟΟ μ m。若厚度小于10 μ m,则支承体太薄而难以操作,若厚度大于200 μ m,则支承体的柔软性降低而无法充分发挥原有的柔软性。·支承体11可包括被称作“脱模膜”的具有剥离性的膜。当支承体11的厚度薄时,在涂覆阻挡层12的工序中支承体会发生拉伸,因此,如果在层叠了脱模膜和支承体(作为支承体,例如使用聚氨酯)的状态下进行制造,则能够抑制伸缩且变得易于加工。另外,将支承体11加工成带材后,带材的刚性通过脱模膜得到加强,因此带材的操作性得到提高。该脱模膜可在将带材粘贴于对象物后从支承体剥离,剥离后支承体11发挥原有的柔软性。对于脱模膜的材质没有特别的限定,通常可以使用经过硅酮处理的PET膜、或剥离性良好的聚烯烃膜、纸与聚乙烯的层叠体等不伸缩并在之后能够剥离的脱模膜。阻挡层12形成为:包含作为层状化合物的蒙脱石和作为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聚乙烯醇(PVA)。蒙脱石在矿物学上为二八面体型的层状含水硅酸盐矿物,理想的情况下可用以下化学式表不。(Al2_yMgy) Si4O10 (OH) 2.(M+, M1/22+) y.nH20其中,y=0.2、.6 ;M是交换性阳离子Na、K、Ca、Mg、H等;η是层间水的量。蒙脱石的晶体结构是以由两层四面体片和一层八面体片组成的三层为基础的层状结构。四面体片的阳离子仅为Si,八面体片的阳离子Al的一部分被Mg取代。由此单位晶体层带负电荷,且为了与该负电荷平衡,作为补偿,在晶体层间嵌入有Na+、K+、Ca2+、Mg2+、H+等的阳离子。在本专利技术中,对这些阳离子的种类并没有特别的限定。阻挡层12可通过下述方式形成:将PVA溶解在水中得到水溶液,向该水溶液中添加蒙脱石并使其分散后,添加低级醇而调整为阻隔涂剂,将该阻隔涂剂采用凹版涂布法或辊涂法等进行涂布,由此形成阻挡层12。根据需要,可在支承体11上形成粘底涂层(anchorcoat),并通过该粘底涂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7.29 JP 2010-1712091.一种带材用支承膜,用于带材,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承体,其是由聚氨酯构成的膜状支承体;以及阻挡层,其含有聚乙烯醇和层状无机化合物且形成于所述支承体的一个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田恭宪岛泷登立石哲郎西原嗣贵吉田千明松岛农高宫刚志
申请(专利权)人:久光制药株式会社凸版印刷株式会社丸东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