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支承薄金属制品的双辊连铸设备的侧壁的装置,该连铸设备包括两个具有水平轴线的冷却辊,两个紧靠辊的侧端的侧壁,上述支承装置包括一个可以按指令沿平行于辊子轴线的方向移动的滑架,一个装在该滑架上的顶推装置和一块与侧壁形成一整体的平板,借助于止推板和支承在止推板和平板上的推压构件将平板与顶推装置相联,上述的平板包括至少一根穿过止推板的拉杆,在该拉杆的自由端设有可以与上述止推板的背面贴靠的挡块。(*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的连续铸造,更具体地说,它涉及用于侧向限制薄带连铸设备的锭模中的液态金属的装置,由靠拢在一起并带有水平轴的两个辊子的侧向表面限定其浇铸空间,所述辊子在其内部冷却并按相反的方向旋转。在这类公知的“双辊铸造”的连铸设备中,即目前正在研究的用于在工业上铸造2-10mm厚钢带的连铸设备中,由辊子限定的浇铸空间内的液态金属是靠如下所述设置的板进行侧向限位的,即所说的板借助于一个合适的装置紧靠在辊的被称为“侧面”的平面端。这些板通常称为“侧壁”或“侧墙”,其上与液态金属接触的中心部分用耐火材料制造;一般来说,它们的周边与辊子摩擦接触并逐渐磨损。由于接触区中漏入液态金属将会对铸带边缘的质量产生极坏的影响,所以上述侧壁与辊子尽可能地形成密封的接触是必要的。这些因素会使边缘具有锯齿形的形状并且非常容易损坏,而且,锯齿边缘还可能从带材上掉下来并粘在辊子上。如果这些粘结物随辊持续地旋转一整圈,并且这些边缘碎片落入浇铸空间,这将会对铸辊表面造成严重的损坏。在最不利的情况下,这些渗入的金属可能流出设备的外部,从而导致铸造生产立即中断。这些密封上的缺陷可能有各种原因,其中的一些原因列举如下-由所受的机械和热应力导致辊子和侧壁变形,特别是当它们处于热状态下,在铸造刚一开始时;-辊子和侧壁的逐渐磨损,该磨损在它们的整个接触区上并不总是均匀的;-由于凝固的金属渗漏物穿过,导致侧壁的瞬时磨损。已经有人提出了解决这些密封问题的建议,即借助于侧壁与辊子的可控制的摩擦接触监控侧壁的磨损。这样,通过尽可能地适应支承侧壁的辊子的那些部分的任何形状变化,而使侧壁的接触表面不断恢复原有的性质。专利文件EP-A-546206中对此可能已有涉及。在该文中指出,在铸造开始之前,首先用力地将侧壁压靠在旋转的辊子上,以便使其与辊侧的初始形状精确适配。然后,稍微减压并开始浇铸;随后,再次在侧壁上短暂地施加高压,以便人为地制造磨损,使侧壁按辊的侧端成型。在浇铸期间,侧壁持续地紧靠在辊子上,通过按预定的速度恰当的位移来补偿其磨损。这样,形成可控制的磨损,使侧壁与辊子之间的接触表面不断地更新。法国专利申请FR 9408319采用下述方式改进了这种操作方法,即提供了通过调节作用在其不同区域上的压力使侧壁有可能少量变形的装置。这样,就要考虑由辊子在侧壁的不同部分所产生的应力的瞬时差异或持久差异。举例而言,在辊子和侧壁之间已漏入假想的金属凝固物时,或当侧壁紧靠的辊子两侧不完全处于同一平面或不完全与辊轴正交时,就有可能产生这种应力差异。不过,这些操作方法均存在下述的缺点,即它们均要求每个侧壁来承受由摩擦接触引起的磨损,而该磨损可借助于侧壁移动的速度来计量;但这是难以控制的。如果浇铸中无事故,这种苛求又毫无意义。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操作者提供一种监控侧壁磨损的装置,使磨损不会超过良好浇铸所必需的范围。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主旨是提供一种用于支承薄型金属制品的双辊连铸设备的侧壁的装置,该连铸设备包括两个带水平轴的冷却辊,紧靠辊子的两侧设有两个侧壁,上述支承装置包括一个可以按指令沿与辊子轴线平行的方向移动的滑架,装在滑架上的轴向顶推装置和与侧壁联成一体的一块平板,该平板借助于一止推板和支承在此止推板和上述平板上的推压构件与上述的轴向顶推装置相接;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平板至少包括一个穿过止推板的拉杆,而且该拉杆的自由端设有一个挡块,该挡块可紧靠在上述止推板的背面。众所周知,按照本专利技术,支承侧壁的平板装有一个或多个穿过止推板的拉杆,该拉杆的自由端可紧靠在止推板的背面。这样,推压构件通常会使平板与止推板分开,以便将侧壁推向辊子,由此产生磨损;当该磨损足以使拉杆与止推板的背面接触时,推压构件的动作就受到限制。这样,在侧壁和辊子之间仅有最低限度的摩擦接触,并且在实际上消除了侧壁的磨损。参照附图及下列说明将会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和铸辊之一的示意侧视图,双辊铸造机的一个侧壁靠在该铸辊上,拉杆处于允许平板逐渐离开止推板的位置;图2所示装置与图1的相同,但其拉杆紧靠止推板的背面。图1表示用于在两辊之间浇铸的设备的一侧,这两个辊子靠拢在一起并各有水平轴,使它们旋转并在其内部对其冷却,图中只示出了两个辊子1中的一个。该设备的另一侧也如上所述地设置。由两个辊子限定的浇铸空间靠由耐火材料制造的侧壁2侧向地封闭,侧壁2的前面紧靠在辊1的侧面3上。侧壁2的后面固定在一块用例如金属材料的材料制成的平板4上。该平板4最好被冷却,以便防止它受纯热源变形的影响。侧壁2的位移和作用于辊1上的支承力由一个作用于平板4上的装置控制,该装置将在下文中详述。正如已知的那样,它包括一个滑架5,该滑架5可以按照指令沿平行于辊1的轴线的方向移动。滑架5上装有一顶推装置6,如一个推杆(或一组推杆),该推杆按照压力和位置进行控制。顶推装置6包括一根可按指令仍沿平行于辊1的轴线的相同方向移动的杆7。如上述法国专利申请FR9408319所述,杆7推动一止推板8,该止推板本身装自一套推压构件9,9′、9”、9′”,如弹簧或可以控制的推杆,它们将力作用在平板4的背面10上。这些构件分布在一个其形状最好与侧壁2的形状相对应的区域上。通常,它们借助于平板4将侧壁2用力顶靠在辊1的侧面上。但是,当散杂的凝固物落入侧壁和一个辊1之间时,它们允许侧壁2的至少位于它们的凸出部分的那一部分稍许回移,使侧壁2的其余部分与辊1之间的接触状态不受很大影响。要获得更详细的情况,可查阅上述的法国专利申请的文本。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平板4的背面上固定有多个拉杆11,11′并且其取向基本上与平板4垂直。这些拉杆11、11′经专为此而设置的孔道12,12′穿过止推板8,其自由端设有尺寸大于孔道12,12′的挡块13、13′。拉杆11、11′的长度要选择成在推压构件9、9′、9”、9′”达到最大可能的伸长极限之前,使挡块13,13′能靠在止推板8的背面14上。拉杆的材料在遇到设备在该区域上的高温时必须有良好的强度和稳定性,举例而言,推荐使用具有低膨胀系数的不锈钢。图1示出了在开始浇铸时处于起始状态的设备,侧壁2的厚度为(e)。规定顶推装置6的初始位置,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形成推压构件9、9′、9”、9′”的弹簧处于与平板4和止推板8之间的距离(d)相对应的压缩状态。而且,在初始状态,拉杆11、11′的挡块13、13′距止推板8的背面14的距离为(d′)。图2表示浇铸期间在接着发生的瞬间的同一设备。在一段期间内,顶推装置6的位置不发生变化,但侧壁2由于与辊1侧端的摩擦接触而逐渐磨损,该磨损使弹簧9、9′、9”、9′”的压缩状态张弛,并通过弹簧9、9′、9”、9′”的作用导致止推板8和平板4之间的距离逐渐加大。此距离,或至少其变化是可以测定的,举例而言,可以借助于装在推压构件9、9′、9”、9′”上的位移传感器测出。当该磨损使侧壁厚度达到(e-d′)时,止推板8与平板4之间的距离则为(d+d′),而且,拉杆11、11′的挡块13,13′压靠在止推板8的背面14上。这会使平板4中断向辊1的移动。此刻,在设备正常运行时,侧壁2仅以非常微小的力靠在辊1的侧端,确保它们之间最低限度的摩擦接触,这也足以使铸造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支承薄型金属制品的双辊连铸设备的侧壁(2)的装置,该连铸设备包括两个具有水平轴的冷却辊(1),两个紧靠辊(1)的侧端(3)的侧壁(2),上述支承装置包括一个可以按指令沿平行于辊(1)的轴线的方向移动的滑架(5),一个装在该滑架(5)上的顶推装置(6)和一块与侧壁(2)形成一整体的平板(4),借助于止推板(8)和支承在上述止推板(8)和平板(4)上的推压构件(9、9′、9”、9′”)将平板(4)与顶推装置(6)相联,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平板(4)包括至少一根穿过止推板(8)的拉杆(11,11′),在该拉杆的自由端设有可以与上述止推板(8)的背面(14)贴靠的挡块(13,13′)。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扬布雷维埃,
申请(专利权)人:于西纳公司,蒂森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