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可扩张的心脏瓣膜支架引入到病人的体内的导管系统、具有导管系统的插入系统以及用于治疗心脏瓣膜缺陷的医疗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86724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可自扩张的心脏瓣膜支架(150)引入到病人的体内的导管系统(1),该导管系统(1)包括:导管尖端,其具有用于容纳处于其折叠状态下的支架(150)的承座部和用于可释放地固定支架(150)的支架保持器(15),其中,承座部由第一套管状构件(11)和第二套管状构件(21)构成,套管状构件(11、21)能够相对于彼此并相对于支架保持器(15)移动;以及用于将导管尖端(10)连接至手柄(70)的导管轴(30)。导管轴(30)包括:连接至第一套管状构件(11)的第一力传递装置(31)、连接至第二套管状构件(21)的第二力传递装置(41)和能够连接至手柄(70)的第二操作装置(81)的远端区段,;以及导向装置,其具有在其间延伸的通道的导向装置(51),其中,第一和第二力传递装置(31、41)至少部分地接收于通道中以,使得能够相对于导向装置(51)移动,并且导向装置(51)的近端终止于导管尖端(10)的远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将可扩张的心脏瓣膜支架引入到病人的体内的导管系统。本公开还涉及ー种包括导管系统的插入系统和用于将可扩张的心脏瓣膜插入到病人的体内的手柄,以及用于治疗病人的心脏瓣膜缺损、特别是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或心脏瓣膜狭窄的医疗设备,其中,该医疗设备具有插入系统和容纳在该插入系统的导管尖端中的可扩张的心脏瓣膜支架。
技术介绍
在医疗技术中,长期存在非外科地通过导管经动脉介入进入而关闭例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主动脉瓣狭窄的心脏瓣膜缺损,由此技术上无需手木。已经提出了具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的多种插入系统和支架系统,其能够通过导管插入系统经动脉而部分地引入到病人的体内,但至今仍没有一种专用系统获得普及。这里使用的术语“心脏瓣膜狭窄和/或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在此应通常理解为是一个或几个心脏瓣膜的先天性或后天性的功能障碍。这种类型的瓣膜缺损可能影响四个心脏瓣膜中的每个瓣膜,因而左心室中的瓣膜(主动脉瓣和ニ尖瓣)必定比右心室中的瓣膜(肺动脉瓣和三尖瓣)更频繁地受到影响。该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变窄(狭窄)或不能关闭(关闭不全)或两者的结合(并发室心脏缺陷)。借助于所有已知的用 于植入心脏瓣膜假体的介入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5.20 EP 10163478.0;2010.05.20 US 12/801,0901.一种用于将可自扩张的心脏瓣膜支架(150)引入到病人的体内的导管系统(1),所述导管系统(I)包括: -导管尖端(10),所述导管尖端(10)具有用于容纳处于其折叠状态下的支架(150)的承座部和用于可释放地固定所述支架(150)的支架保持器(15),其中,所述承座部由第一套管状构件(11)和第二套管状构件(21)构成,其中,所述套管状构件(11、21)能够相对于彼此移动并相对于所述支架保持器(15)移动;以及 -导管轴(30),所述导管轴(30)用于将所述导管尖端(10)连接至手柄(70),所述导管轴(30)包括: -第一カ传递装置(31),所述第一カ传递装置(31)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套管状构件(11)的远端区段和能够连接至所述手柄(70)的第一操作装置(71)的近端区段;以及 -第二カ传递装置(41),所述第二カ传递装置(41)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套管状构件(21)的远端区段和能够连接至所述手柄(70)的第二操作装置(81)的近端区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系统(1),其中,所述第二套管状构件(21)的横截面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一套管状构件(11)的横截面,使得所述第二套管状构件(21)能够以套叠的方式至少部分地容纳于所述第一套管状构件(11)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管系统(I), 还包括具有导向管(52)的导向装置(51),所述导向管(52)具有在其间延伸的通道, 其中,所述导管轴(30)的所述第一カ传递装置(31)和所述第二カ传递装置(41)至少部分地接收于所述通道中,以 便能够相对于所述导向装置(51)的所述导向管(52)移动;并且 其中,所述导向管(52)的远端终止于所述导管系统(I)的所述导管尖端(10)的近端处;并且 其中,所述导向管(52)的横截面等于或小于所述导管尖端(10)的横截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管系统(I), 其中,所述导向管(52)由允许所述导向管(52)能够经过病人的体内的弯曲路径而不发生扭结的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导管系统(I), 其中,所述导向管(52)包含内部平滑村里、外部聚合物套以及内层与外层之间的盘绕加强件。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ー项所述的导管系统(I), 其中,在所述导向管的材料中结合有至少ー个不透射线的带或构件,以允许对所述导向管(52)的近端进行精确定位以用于定位精度。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ー项所述的导管系统(I), 其中,在所述导向管(52)的近端区段处设置有用于将流体注入到所述导向管(52)中的入口(53)。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ー项所述的导管系统(I), 其中,在所述导向管(52)的近端区段处设置有止回阀,以防止流体从所述导向管(52)泄漏出来。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任ー项所述的导管系统(I),其中,所述导管尖端(10)的所述套管状构件(11、21)能够相对于彼此移动,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架保持器(15)移动而与所述导向管(52)到所述套管状构件(11、21)的距离无关。10.根据权利要求3至9中任ー项所述的导管系统(I), 其中,所述第一カ传递装置(31)由限定第一内腔的第一导管(32)构成,所述第二カ传递装置(41)由限定第二内腔的第二导管(42)构成,所述第二导管(42)的横截面小于所述第一导管(32)的横截面; 其中,所述第一导管(32)与所述第二导管(42)同心且同轴地设置。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管系统(1), 其中,所述第一导管(32)的长度优选与所述第二导管(42)的长度相同或大致相同。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导管系统(1), 其中,由所述第二导管(42)限定的第二内腔具有足以容纳引导线(180)的直径。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ー项所述的导管系统(I), 其中,所述第一导管(32)在其远端处終止于扩张区段中,所述扩张区段限定了向所述承座部的所述第一套管状构件(11)的过渡部。14.根据权利要 求13所述的导管系统(1), 其中,所述扩张区段优选与所述第一导管(32)的远端整体地形成。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ー项所述的导管系统(I), 其中,所述第一导管(32)由可弯曲但不柔韧的材料制成,并且,所述第一导管(32)的至少所述近端区段优选由编织的线结构制成。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导管系统(1), 其中,所述材料包括聚亚安酯、桂树脂、聚氯こ烯(PVC)尼龙和/或尤其是Pebax⑧的聚醚嵌段酰胺。17.根据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ー项所述的导管系统(I), 其中,导管端部尖端(25)连接至位于所述第二套管状构件(21)的远端的所述第二导管(42)的远端区段,以便使所述导管系统(I)容易地进入到病人的体内。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导管系统(I), 其中,所述导管端部尖端(25)优选为软性导管端部尖端,更优选为呈防损伤形状的软性聚合物导管端部尖端。19.根据权利要求10至18中任ー项所述的导管系统(I), 其中,所述第一导管(32)和/或第二导管(42)至少部分地由编织的线结构制成。20.根据权利要求10至19中任ー项所述的导管系统(I), 还包括支架保持器管(62),所述支架保持器管(62)具有连接至所述支架保持器(15)的远端、可连接至所述手柄(70)的近端以及延伸通过所述支架保持器管(62)和所述支架保持器(15)的通道。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导管系统(I), 其中,所述支架保持器管(62)的横截面优选小于所述第一导管(32)的横截面并大于所述第二导管(42)的横截面, 其中,所述第一导管(32)与所述支架保持器管(62)同心且同轴地设置,由此容纳所述支架保持器管(62 ),使得所述第一导管(32 )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架保持器管(62 )移动,并且 其中,所述支架保持器管(62)的所述通道具有足以容纳所述第二导管(42)使得所述第二导管(42)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架保持器管(62)移动的直径。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导管系统(I), 其中,所述支架保持器管(62)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导管(32)和所述第二导管(42)绕所述导管系统的纵向轴线(L)旋转。23.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中任ー项所述的导管系统(I), 还包括支架保持器管(62)的延伸部(62’),所述延伸部(62’)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赫尔穆特·斯特劳宾格阿努尔夫·迈尔若阿内斯·荣格
申请(专利权)人:耶拿阀门科技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