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循环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86567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5:51
一种气液循环散热装置,包含一壳体及一喷孔片。该壳体包括一顶壁、一底壁、一介于该顶壁与该底壁间的空间,及一介于该顶壁与该底壁间且连通于该空间的回流通道,而该底壁用以接触热源。该喷孔片设置于该壳体中介于该顶壁与该底壁间,该喷孔片将该空间区隔为一位于该喷孔片上方的冷凝室与一位于该喷孔片下方的蒸发室。该喷孔片具有多个连通该冷凝室与该蒸发室的微孔,且该冷凝室与该蒸发室通过该回流通道连通。该壳体容装的冷却液可直接在该壳体中完成气液循环,且该喷孔片可将冷却液转为喷雾或液柱而加速汽化以吸收该热源的热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运用液气相变原理达到散热效果的气液循环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电子装置为了散热需要,常会加设散热元件,如中国台湾公告号第1279256号专利,即公开一种喷雾型散热装置。该喷雾型散热装置包括一储液槽、一喷雾舱、一雾化器、一冷凝器及一输送管路。该储液槽储存冷却液;该喷雾舱与热源相接;该雾化器设于该喷雾舱上方,并将冷却液喷入喷雾舱中产生微液滴状的喷雾,喷雾吸收热量而汽化。已汽化的冷却液通过冷凝器而还原为液态,并通过输送管路而循环使用。上述喷雾型散热装置通过液体转为气体的相变过程的吸热现象,即能带走热源产生的热量,且冷却液能不断通过相变转换而循环使用。但此种常见的喷雾型散热装置,需装设额外的冷凝器与输送管路以回收冷却液,且其雾化器需装设压电片以产生喷雾,整体构造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化的气液循环散热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气液循环散热装置,用以对一热源散热,该气液循环散热装置包含一壳体及一喷孔片,其中:该壳体包括一顶壁、一底壁、一介于该顶壁与该底壁之间的空间,及一介于该顶壁与该底壁之间且连通于该空间的回流通道,而该底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液循环散热装置,用以对一热源散热,该气液循环散热装置包含一壳体及一喷孔片,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括一顶壁、一底壁、一介于该顶壁与该底壁之间的空间,及一介于该顶壁与该底壁之间且连通于该空间的回流通道,而该底壁用以接触该热源;该喷孔片设置于该壳体中介于该顶壁与该底壁之间,该喷孔片将该空间区隔为一位于该喷孔片上方的冷凝室与一位于该喷孔片下方的蒸发室,该喷孔片具有多个连通该冷凝室与该蒸发室的微孔,且该冷凝室与该蒸发室通过该回流通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循环散热装置,用以对一热源散热,该气液循环散热装置包含一壳体及一喷孔片,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括一顶壁、一底壁、一介于该顶壁与该底壁之间的空间,及一介于该顶壁与该底壁之间且连通于该空间的回流通道,而该底壁用以接触该热源;该喷孔片设置于该壳体中介于该顶壁与该底壁之间,该喷孔片将该空间区隔为一位于该喷孔片上方的冷凝室与一位于该喷孔片下方的蒸发室,该喷孔片具有多个连通该冷凝室与该蒸发室的微孔,且该冷凝室与该蒸发室通过该回流通道连通。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循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还包括一介于该顶壁与该底壁之间并位于该喷孔片上方的分隔壁,该分隔壁对应该喷孔片处形成一冷却液入口,该分隔壁对应该回流通道处形成一上蒸气出口,且该分隔壁具有一围绕该上蒸气出口并往该顶壁凸伸的隔液壁部。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循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还包含一外壁及一内壁,该外壁具有一上外壁部及一下外壁部,该上外壁部连接该顶壁与该分隔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凯安蓝海古志强廖哲伟孟宪钰
申请(专利权)人:微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