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福金专利>正文

上引成圈铜管坯联合拉拔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646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上引成圈铜管坯联合拉拔生产线,由上引连铸铜管坯设备、铜管坯成圈装置、履带牵引式联合拉拔机构三部分组成;使铜管的生产实现了连续化,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减少了工艺的损耗,提高了管材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铜管生产设备,具体的说是上引成圈铜管坏联合拉拔生产线。
技术介绍
铜管在民用、国防都有重要的应用,但现有的铜管生产线,普遍存在能耗大、效率低、生产成本过高、管材长度短的不足。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铜管生产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耗小、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能生产出单根大容量、超长度铜管的生产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分三步实现的,(一)上引连铸铜管坯设备,由炉体、牵引机、机台组成,在牵引机的作用下炉体内把溶化的铜水上引成连铸铜管坯。(二)铜管坯成圈装置,是在上引连铸铜管坯的基础上,设计了专门的收卷装置,在PLC的控制下,通过变频系统使上引速度和收卷装置的速度实现同步。(三)联合拉拔机构,使用履带牵引进行拉拔,由于改变了牵引方法和实现了多级拉拔,所以对上引成圈铜管坯可以实现超长度连续拉拔的功能,在多级联合拉拔机构之间安装了自动跟踪同步调节器,使铜管的拉拔实现了连续生产,其联合拉拔机构不仅可以进行盘管生产,同时也适用于直管生产。优点及积极效果1、由于上引铜管坯成圈收卷、连续拉拔,实现铜管超长度生产,减少了工艺损耗,降低了生产成本,企业经济效益突出。2、由于铜管大容量,超长度,提高铜管管材的利用率,社会效益明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3为本专利技术的履带牵引式联合拉拔机的A位置的放大图实施方式依次将铜管坯上引连铸机1,铜管坯成圈装置2,履带牵引式联合拉拔机3固定在生产车间的适合位置使之成为一条直线。上引连铸铜管坯在牵引机5的牵引下和PLC的控制下,通过变频系统使上引速度和收卷装置2的速度实现同步,卷成卷实现单管每根600公斤以上。成圈的铜管坯经过轧头后,插入磨具进行拉拔,再通过多级履带牵引式拉拔机进行联合拉拔,且多级履带牵引式拉拔机之间安装有自动跟踪同步调节器,使铜管的拉拔实现了连续生产,最终生产成成品的铜管。权利要求1.上引成圈铜管坯联合拉拔生产线,由上引连铸铜管坯设备(1)、铜管坯成圈装置(2)、履带牵引式联合拉拔机构(3)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三位一体的有机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引成圈铜管坯联合拉拔生产线,其特征在于铜管坯成圈装置(2)是在PLC的控制下,通过变频系统使上引速度和收卷装置的速度同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引成圈铜管坯联合拉拔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履带牵引式联合拉拔机构(3)是由多级联合拉拔机构组成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引成圈铜管坯联合拉拔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履带牵引式联合拉拔机构(3)的各级拉拔机之间安装有自动跟踪同步调节器,使铜管的拉拔实现了连续生产。全文摘要上引成圈铜管坯联合拉拔生产线,由上引连铸铜管坯设备、铜管坯成圈装置、履带牵引式联合拉拔机构三部分组成;使铜管的生产实现了连续化,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减少了工艺的损耗,提高了管材的利用率。文档编号B23P23/04GK1686665SQ20051001744公开日2005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25日专利技术者李福金, 史世新, 郝文良 申请人:李福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上引成圈铜管坯联合拉拔生产线,由上引连铸铜管坯设备(1)、铜管坯成圈装置(2)、履带牵引式联合拉拔机构(3)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三位一体的有机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金史世新郝文良
申请(专利权)人:李福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