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福金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节排灰含碳量的生物质气化与燃煤锅炉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2710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排灰含碳量的生物质气化与燃煤锅炉发电装置,包括燃煤锅炉以及与燃煤锅炉的燃气进口连接的煤气加压风机,所述煤气加压风机与燃煤锅炉之间通过第三安全管件连通,所述煤气加压风机远离燃煤锅炉一端通过第二安全管件连接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上端通过第一安全管件连接气化炉组件,所述第二安全管件包括外管以及设在外管内部的内管,所述外管外端连接燃气浓度检测仪以及气压计且燃气浓度检测仪以及气压计的探头均延伸至外管内壁与内管环形外端的间隙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时检测管道的破裂情况,且能够短暂的对燃气进行存放,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排灰含碳量的生物质气化与燃煤锅炉发电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可调节排灰含碳量的生物质气化与燃煤锅炉发电装置,属于生物质气化领域。
技术介绍
中国的生物质资源非常丰富,而且生物质气化技术非常有利于生物质的综合利用,通过循环流化床生物质气化炉制造燃气,并将燃气通过换热器中进行降温,然后再将降温后的燃气通过煤气加压风机输送到燃煤锅炉中一起参加燃烧,产生蒸汽,可以用于发电或供热。现有技术中用于燃气输送的管道结构单一,不能实时对管道进行检测,当管道出现破裂,燃气溢出时无法及时得知,导致燃气资源浪费,且燃气溢出具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排灰含碳量的生物质气化与燃煤锅炉发电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用于燃气输送的管道不能实时对管道进行检测,管道破裂,燃气溢出时无法及时得知,导致燃气资源浪费,且燃气溢出具有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能够实时检测管道的破裂情况,且能够短暂的对燃气进行存放,提高了使用安全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调节排灰含碳量的生物质气化与燃煤锅炉发电装置,包括燃煤锅炉以及与燃煤锅炉的燃气进口连接的煤气加压风机,所述煤气加压风机与燃煤锅炉之间通过第三安全管件连通,所述煤气加压风机远离燃煤锅炉一端通过第二安全管件连接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上端通过第一安全管件连接气化炉组件,所述第二安全管件包括外管以及设在外管内部的内管,所述内管的两端通过法兰分别密封固定连接降温组件以及煤气加压风机,所述外管的两端分别与降温组件以及煤气加压风机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外管外端连接燃气浓度检测仪以及气压计且燃气浓度检测仪以及气压计的探头均延伸至外管内壁与内管环形外端的间隙中。进一步地,所述外管靠近两个端口部的环形外端均固定连接环板,所述第二安全管件还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在煤气加压风机端面以及降温组件端面上的固定环形板,所述连接环板与相近的固定环形板之间设有密封垫圈且密封垫圈安装在外管外侧,所述固定环形板面向连接环板的端面上固定至少两个螺杆,至少两个所述螺杆贯穿连接环板上对应的通孔,至少两个所述螺杆环形外端均螺纹安装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设在连接环板相背密封垫圈的一侧且锁紧螺母与连接环板之间设有防松垫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全管件以及第三安全管件与第二安全管件的结构相同。进一步地,所述气化炉组件包括气化室,所述气化室的一侧端固定加砂机以及给料机且加砂机设在给料机上侧,所述气化室内靠近下部位置固定布风板,所述布风板下端固定第一排渣装置且第一排渣装置从气化室下端延伸出,所述布风板以及气化室内部底端之间设有进风端且进风端连接气化鼓风机,所述气化室相背加砂机的一端上部位置通过管道连通第一旋风分离器,所述第一旋风分离器上端通过管道连通第二旋风分离器,所述第二旋风分离器上端设有燃气出管,所述第一旋风分离器下端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第一返料器、第一灰冷却器以及第二排渣装置,所述第二旋风分离器下端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第二返料器、第二灰冷却器以及第三排渣装置,所述第一返料器以及第二返料器的底部通过管道共同连接一个返料风机,所述第二返料器设在第一返料器右上侧且第二返料器通过管道与第一返料器连通,所述第一返料器通过倾斜管与气化室连通且倾斜管靠近第一返料器的一端为高端。进一步地,所述降温组件包括高温导热油换热器以及安装在高温导热油换热器下端的低温导热油换热器,所述高温导热油换热器的外箱体与低温导热油换热器外箱体连通,所述高温导热油换热器的导热油进口端通过导热油循环泵连接油气分离器,所述高温导热油换热器的导热油出口端通过管道与低温导热油换热器的导热油进口端连接,所述低温导热油换热器的导热油出口端通过管道与导热油降温换热器的导热油进口端连接,所述导热油降温换热器的导热油出口端与油气分离器的导热油进口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上部的出气端通过第一连管连接高位导热油箱且高位导热油箱上端连接呼吸阀。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管远离油气分离器的一端与高位导热油箱上端连接,所述高位导热油箱下端连接第二连管且第二连管设在油气分离器上端,所述第一连管安装在第二连管左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全管件的两端分别与燃气出管以及高温导热油换热器的燃气进口连接,所述第二安全管件的两端分别与低温导热油换热器的燃气出口以及煤气加压风机的进风口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内管进行燃气输送,在内管发生破裂后,燃气进入到内管与外管的间隙中,且通过燃气浓度检测仪以及气压计能够实时对外管内部的气压以及燃气浓度进行检测,从而及时判断内管是否发生泄漏,及时停止燃气的输送,且泄漏的燃气可停留在外管内部,避免燃气泄漏到环境中,提高了安全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调节排灰含碳量的生物质气化与燃煤锅炉发电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调节排灰含碳量的生物质气化与燃煤锅炉发电装置中第二安全管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调节排灰含碳量的生物质气化与燃煤锅炉发电装置中气化炉组件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可调节排灰含碳量的生物质气化与燃煤锅炉发电装置中降温组件的示意图;图中:1-加砂料仓、2-加砂机、3-炉前生物质料仓、4-给料机、5-气化室、6-布风板、7-第一排渣装置、8-第一灰冷却器、9-第二排渣装置、10-气化鼓风机、11-第一旋风分离器、12-第二旋风分离器、13-第一返料器、14-第二返料器、15-返料风机、16-第二灰冷却器、17-第三排渣装置、21-燃气出管、101-高温导热油换热器、102-低温导热油换热器、103-导热油循环泵、104-油气分离器、112-高位导热油箱、113-导热油降温换热器、114-呼吸阀、141-第一连管、142-第二连管、200-煤气加压风机、300-燃煤锅炉、400-第一安全管件、500-第二安全管件、501-内管、502-外管、503-燃气浓度检测仪、504-气压计、505-防松垫圈、506-锁紧螺母、507-连接环板、508-螺杆、509-密封垫圈、510-固定环形板、600-第三安全管件、A1-气化炉组件、B1-降温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一种可调节排灰含碳量的生物质气化与燃煤锅炉发电装置,包括燃煤锅炉300以及与燃煤锅炉300的燃气进口连接的煤气加压风机200,煤气加压风机200与燃煤锅炉300之间通过第三安全管件600连通,煤气加压风机200远离燃煤锅炉300一端通过第二安全管件500连接降温组件B1,降温组件B1上端通过第一安全管件400连接气化炉组件A1,通过气化炉组件A1制造燃气,并将燃气通过降温组件B1进行降温,然后再将降温后的燃气通过煤气加压风机200输送到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排灰含碳量的生物质气化与燃煤锅炉发电装置,包括燃煤锅炉(300)以及与燃煤锅炉(300)的燃气进口连接的煤气加压风机(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加压风机(200)与燃煤锅炉(300)之间通过第三安全管件(600)连通,所述煤气加压风机(200)远离燃煤锅炉(300)一端通过第二安全管件(500)连接降温组件(B1),所述降温组件(B1)上端通过第一安全管件(400)连接气化炉组件(A1);/n所述第二安全管件(500)包括外管(502)以及设在外管(502)内部的内管(501),所述内管(501)的两端通过法兰分别密封固定连接降温组件(B1)以及煤气加压风机(200),所述外管(502)的两端分别与降温组件(B1)以及煤气加压风机(200)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外管(502)外端连接燃气浓度检测仪(503)以及气压计(504)且燃气浓度检测仪(503)以及气压计(504)的探头均延伸至外管(502)内壁与内管(501)环形外端的间隙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排灰含碳量的生物质气化与燃煤锅炉发电装置,包括燃煤锅炉(300)以及与燃煤锅炉(300)的燃气进口连接的煤气加压风机(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加压风机(200)与燃煤锅炉(300)之间通过第三安全管件(600)连通,所述煤气加压风机(200)远离燃煤锅炉(300)一端通过第二安全管件(500)连接降温组件(B1),所述降温组件(B1)上端通过第一安全管件(400)连接气化炉组件(A1);
所述第二安全管件(500)包括外管(502)以及设在外管(502)内部的内管(501),所述内管(501)的两端通过法兰分别密封固定连接降温组件(B1)以及煤气加压风机(200),所述外管(502)的两端分别与降温组件(B1)以及煤气加压风机(200)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外管(502)外端连接燃气浓度检测仪(503)以及气压计(504)且燃气浓度检测仪(503)以及气压计(504)的探头均延伸至外管(502)内壁与内管(501)环形外端的间隙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排灰含碳量的生物质气化与燃煤锅炉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502)靠近两个端口部的环形外端均固定连接环板(507),所述第二安全管件(500)还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在煤气加压风机(200)端面以及降温组件(B1)端面上的固定环形板(510),所述连接环板(507)与相近的固定环形板(510)之间设有密封垫圈(509)且密封垫圈(509)安装在外管(502)外侧,所述固定环形板(510)面向连接环板(507)的端面上固定至少两个螺杆(508),至少两个所述螺杆(508)贯穿连接环板(507)上对应的通孔,至少两个所述螺杆(508)环形外端均螺纹安装锁紧螺母(506),所述锁紧螺母(506)设在连接环板(507)相背密封垫圈(509)的一侧且锁紧螺母(506)与连接环板(507)之间设有防松垫圈(5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排灰含碳量的生物质气化与燃煤锅炉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全管件(400)以及第三安全管件(600)与第二安全管件(500)的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排灰含碳量的生物质气化与燃煤锅炉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炉组件(A1)包括气化室(5),所述气化室(5)的一侧端固定加砂机(2)以及给料机(4)且加砂机(2)设在给料机(4)上侧,所述气化室(5)内靠近下部位置固定布风板(6),所述布风板(6)下端固定第一排渣装置(7)且第一排渣装置(7)从气化室(5)下端延伸出,所述布风板(6)以及气化室(5)内部底端之间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元良李照茜李福金
申请(专利权)人:李福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