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3443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1
本公开涉及煤炭气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返料装置,该返料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进料腔和返料腔;进料腔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布风板;返料腔包括排料口和返料口,返料腔靠近第一布风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布风板,返料腔远离第二布风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通孔。本申请所提供的返料装置中,通过设置第一连通孔,使物料由远离第二布风板的一端进入至返料腔中,物料在自身重力以及返料腔中流化风的作用下,实现了细颗粒物料和粗颗粒物料的分离,有效减少了经返料口排出的物料中细颗粒物料的含量,保证了循环物料粒度一致性,实现了返料的通畅循环,使系统稳定运行,提高了炉内反应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返料装置
本公开涉及煤炭气化
,尤其涉及一种返料装置。
技术介绍
化学链气化技术基本原理是将传统的燃料气化反应借助于氧载体的作用分解为2个反应:空气燃烧反应和燃料气化反应,由氧载体将空气中的氧携带到燃料气化反应中,提供燃料气化反应需要的氧,实现燃料无需与空气接触也能气化,避免了空气分离设备制取纯氧的需求。在上述反应过程中氧载体的循环量较大,且需要在空气燃烧反应和燃料气化反应之间进行不断的循环。在循环过程中,氧载体颗粒之间的挤压,氧载体颗粒与装置内壁的摩擦发生磨损碎裂,产生大量细粉颗粒。大量的细粉颗粒在返料装置中容易堵塞返料装置,影响系统的正常返料,造成炉内物料循环量不足,炉内床层压力以及温度难以控制,系统不能稳定运行,甚至造成停炉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返料装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返料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进料腔和返料腔;其中,所述进料腔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布风板;所述返料腔包括用于排出细颗粒物料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返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内设置有进料腔(1)和返料腔(2);其中,/n所述进料腔(1)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1a),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布风板(3);/n所述返料腔(2)包括用于排出细颗粒物料的排料口(2a)和用于排出粗颗粒物料的返料口(2b),所述返料腔(2)靠近所述第一布风板(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布风板(4),所述返料腔(2)远离所述第二布风板(4)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进料腔(1)连通的第一连通孔(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返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内设置有进料腔(1)和返料腔(2);其中,
所述进料腔(1)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1a),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布风板(3);
所述返料腔(2)包括用于排出细颗粒物料的排料口(2a)和用于排出粗颗粒物料的返料口(2b),所述返料腔(2)靠近所述第一布风板(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布风板(4),所述返料腔(2)远离所述第二布风板(4)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进料腔(1)连通的第一连通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返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运料腔(6),所述运料腔(6)设置于所述进料腔(1)和所述返料腔(2)之间,所述运料腔(6)靠近所述第一布风板(3)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进料腔(1)连通的第二连通孔(7),所述运料腔(6)远离所述第一布风板(3)的一端形成有所述第一连通孔(5),用于与所述返料腔(2)连通;
所述运料腔(6)靠近所述第一布风板(3)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布风板(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返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料腔(6)和所述返料腔(2)之间设置有用于阻隔所述运料腔(6)和所述返料腔(2)的第一挡板(9),所述第一挡板(9)背离所述第二布风板(4)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00)的内壁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一连通孔(5),所述第一挡板(9)沿平行于所述运料腔(6)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壳体(100)滑动配合,用以调节所述第一连通孔(5)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返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腔(1)和所述运料腔(6)之间设置有用于阻隔所述进料腔(1)和所述运料腔(6)的第二挡板(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刚曾亮
申请(专利权)人: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