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导体元件,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固态发光半导体元件。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 LED)主要是通过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方式发光。发光二极管的主要组成材料是半导体,其中含有带正电的空穴比率较高的称为P型半导体,含有带负电的电子比率较高的称为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相接处形成PN接面。在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及负极两端施加电压时,电子将与空穴结合。电子与空穴结合后便以光的形式发出。此外,发光二极管的出光强度与外加电流密度(current density)有关。一般而言,电流密度增加,出光强度则会增大。然而,要同时兼顾出光效率及电流扩散均匀并非容易,传统的做法是加长电极延伸以达到电流扩散均匀,但这却会导致发光面积减少使得出光强度降低。反之,若减少电极遮光面积来增加出光强度,却会造成电流扩散不均使得热集中效应加剧。因此,如何使电流密布均匀分布,又不会减少出光强度,实为业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态发光半导体元件,可使电极的遮光面积减少,又能将电流均匀扩散,进而增加发光半导体元件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态发光半导体元件,包括:基板;平台状(mesa)外延堆叠结构,形成于该基板上,该平台状(mesa)外延堆叠结构从与该基板接触端起算依序包括第一型半导体层、有源层以及第二型半导体层,其中该平台状(mesa)外延堆叠结构的四周并有部分该第一型半导体层表面裸露,且该平台状(mesa)外延堆叠结构的中央具有一凹陷区,曝露出部分该第一型半导体层;绝缘层,覆盖该平台状外延堆叠结构四周所裸露的该第一型半导体层表面、该平台状外延堆叠结构的侧壁以及部分该第二型半导体层的表面;第一型电极,位于该凹陷区中的曝露的该第一型半导体层上;以及第二型电极,位于该平台状外延堆叠结构四周的该绝缘层上, ...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1.04 TW 1001404341.一种固态发光半导体元件,包括: 基板; 平台状(mesa)外延堆叠结构,形成于该基板上,该平台状(mesa)外延堆叠结构从与该基板接触端起算依序包括第一型半导体层、有源层以及第二型半导体层,其中该平台状(mesa)外延堆叠结构的四周并有部分该第一型半导体层表面裸露,且该平台状(mesa)外延堆叠结构的中央具有一凹陷区,曝露出部分该第一型半导体层; 绝缘层,覆盖该平台状外延堆叠结构四周所裸露的该第一型半导体层表面、该平台状外延堆叠结构的侧壁以及部分该第二型半导体层的表面; 第一型电极,位于该凹陷区中的曝露的该第一型半导体层上;以及第二型电极,位于该平台状外延堆叠结构四周的该绝缘层上,使得该第一型电极被该第二型电极环绕。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发光半导体元件,其中该第一型电极包括: 第一接垫,设置于该凹陷区中的曝露的该第一型半导体层上; 第一延伸部,自该第一接垫沿一第一方向延伸一第一距离;及 端部,设置于该第一延伸部的尾端。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态发光半导体元件,其中该第二型电极,包括: 第二接垫,设置于该平台状外延堆叠结构四周的该绝缘层上,且位于该第一延伸部的延伸线上与该第一端部相对 应之处; 第二延伸部,其包括有第一延伸区段,自该第二接垫沿一第二方向延伸一第二距离,以及第二延伸区段,连接该第一延伸区段并沿一第三方向延伸一第三距离;以及 第三延伸部,其包括有第三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政宏,侯佳宏,夏德玲,
申请(专利权)人: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