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双层栅沟槽MOS的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83995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作双层栅沟槽MOS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形成第一轻掺杂外延层;第二步,形成屏蔽栅;第三步,在第一轻掺杂外延层上生长二氧化硅;第四步,形成光刻胶图形;第五步,刻蚀;第六步,选择性生长加横向生长第二外延层;第七步,形成屏蔽栅上方具有底部栅氧化层的沟槽;第八步,采用双栅沟槽MOS工艺,在沟槽内形成控制栅。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双层栅沟槽MOS的形成变得容易实现和控制,并且能够在屏蔽栅沟槽MOS有两层外延时,精确控制沟槽相对于外延层的位置,从而能够通过分别优化控制两层外延的掺杂浓度,使器件的击穿电压和通态电阻得到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制作双层栅沟槽MOS的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双层栅MOS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能够使得器件栅漏间电容大大减小,并大大降低通态电阻。但是,采用现有工艺形成这种器件结构很复杂,难控制的因素多。并且现有工艺在重掺杂上只有一层外延,当需要有两层外延时,现有工艺对外延与沟槽的相对位置控制性不够精确,因此使得优化外延掺杂以及器件性能的工作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双层栅沟槽MOS的工艺方法,它可以使得双层栅MOS结构的形成变得容易。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制作双层栅沟槽MOS的工艺方法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在重掺杂娃衬底上生长外延层,形成第一轻掺杂外延层;第二步,在第一轻掺杂外延层的顶部刻蚀沟槽,生长氧化层,淀积多晶硅并回刻多晶硅至沟槽顶部并去掉沟槽外的多晶硅,形成屏蔽栅;第三步,在第一轻掺杂外延层上生长二氧化硅,其厚度等于或者大于后续要形成的双栅间厚栅氧化硅;第四步,采用光刻工艺,在屏蔽栅上方的二氧化硅表面涂胶、光刻,形成光刻胶图形;第五步,刻蚀,将未被光刻胶挡住的二氧化娃刻蚀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作双层栅沟槽MOS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在重掺杂硅衬底上生长外延层,形成第一轻掺杂外延层;第二步,在第一轻掺杂外延层的顶部刻蚀沟槽,生长氧化层,淀积多晶硅并回刻多晶硅至沟槽顶部并去掉沟槽外的多晶硅,形成屏蔽栅;第三步,在第一轻掺杂外延层上生长二氧化硅;第四步,采用光刻工艺,在屏蔽栅上方的二氧化硅表面涂胶、光刻,形成光刻胶图形;第五步,刻蚀,将未被光刻胶挡住的二氧化硅刻蚀干净,露出光刻胶以外的第一轻掺杂外延层;然后去除光刻胶,从而在屏蔽栅上方形成二氧化硅;第六步,选择性生长加横向生长第二外延层;先在露出的第一轻掺杂外延层的表面生长第二轻掺杂外延层,而屏蔽栅上方的二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作双层栅沟槽MOS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重掺杂娃衬底上生长外延层,形成第一轻掺杂外延层; 第二步,在第一轻掺杂外延层的顶部刻蚀沟槽,生长氧化层,淀积多晶硅并回刻多晶硅至沟槽顶部并去掉沟槽外的多晶硅,形成屏蔽栅; 第三步,在第一轻掺杂外延层上生长二氧化硅; 第四步,采用光刻工艺,在屏蔽栅上方的二氧化硅表面涂胶、光刻,形成光刻胶图形;第五步,刻蚀,将未被光刻胶挡住的二氧化硅刻蚀干净,露出光刻胶以外的第一轻掺杂外延层;然后去除光刻胶,从而在屏蔽栅上方形成二氧化硅; 第六步,选择性生长加横向生长第二外延层;先在露出的第一轻掺杂外延层的表面生长第二轻掺杂外延层,而屏蔽栅上方的二氧化硅上不生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勤海张力卢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