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深水液压管路的快速联接装置的进油接头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79624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一种用于深水液压管路的快速联接装置的进油接头。包括外弹簧、内弹簧、外限位套、内限位套、活塞、芯轴、壳体和端盖,端盖与壳体联接,活塞置于壳体内且与壳体之间可相对移动,活塞内有空腔且空腔有一段喇叭口段,芯轴置于活塞内的空腔内且穿出端盖,芯轴上带有与空腔的喇叭口段相配合的圆台段,外限位套和内限位套固定于芯轴上并分别位于端盖的两侧,外弹簧套在活塞上,内弹簧套在芯轴上,端盖上设置液压管路的接口,壳体的端部带有耳凸。本发明专利技术与出油接头连接后构成用于深水液压管路的快速联接装置,可以在深水环境中,借助于ROV上携带的机械手快速、准确、可靠地完成液压油路的快速联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ー种用于深水液压管路的快速联接的装置,主要用于深水作业装备在水下作业过程中液压油路的快速联接。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海洋油气开发对较深海和深海石油开发需求的快速增长,深水作业装备的自主研发也迫在眉睫,其深水液压动カ源相关技术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深水作业装备在水下工作过程中,液压快速联接技术也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保证工程快速、安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实现液压油路的快速联接要求该装置联接后,深水油源供油压カ升高吋,液压油路能够正常接通,并满足流量要求,联接装置分离后,两端油路接头均能自行封闭,断开油路,确保海水不进入液压系统,并且液压油液不发生外泄。目前,现有快速接头的成型产品只适用于陆上液压系统,不适用于水中,尤其是深水中的油路联接。因此,根据深水海洋工程的实际需求,海洋环保、液压系统安全以及操作方便的相关标准或规定,同时促进深水作业技术的发展,深水液压管路快速联接装置的研发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适合于ROV机械手的操作,自密封性能好,安全可靠的用于深水液压管路的快速联接装置的进油接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外弹簧11、内弹簧15、外限位套13、内限位套14、活塞16、芯轴17、壳体18和端盖19,端盖19与壳体18联接,活塞16置于壳体18内且与壳体18之间可相对移动,活塞16内有空腔且所述空腔有一段喇叭ロ段,芯轴17置于活塞16内的空腔内且穿出端盖19,芯轴17上带有与空腔的喇叭ロ段相配合的圆台段,外限位套13和内限位套14固定于芯轴17上并分别位于端盖19的两侧,外弹簧11套在活塞16上,内弹簧15套在芯轴17上,端盖19上设置液压管路的接ロ 110,壳体18的端部带有耳凸181。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深水液压管路的快速联接装置的进油接头还可以包括:1、在芯轴17上设置调整垫片12,所述调整垫片12位于内限位套14与内弹簧15之间。2、壳体18的外形呈圆柱形,圆柱形上至少有ー对铣扁面182。3、活塞16与壳体18之间、芯轴17与端盖19之间设置有0型密封圏。为了适应深海工程发展的需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深水液压管路的快速联接装置的进油接头,它与出油接头连接后构成用于深水液压管路的快速联接装置,可以在深水环境中,借助于ROV上携帯的机械手快速、准确、可靠地完成液压油路的快速联接,为深海工程施工提供支持。适合于ROV机械手的操作,自密封性能好,安全可靠,可适应深水作业环境,并能显著提高ROV在深水环境中油路换接作业的效率和作业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深水液压管路的快速联接装置的进油接头的结构图。图2为与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深水液压管路的快速联接装置的进油接头相配合的出油接头的结构图。图3为由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深水液压管路的快速联接装置的进油接头构成的用于深水液压管路的快速联接装置的总体装配图。图4a-图4b为进油接头体和出油接头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专利技术做更详细的描述:结合图1和图4,本专利技术的进油接头I的外形呈圆柱形对面铣扁182,一端设有与液压管路的接ロ 110,另一端设有若干个耳凸181,便于ROV的携带与接头的联接;内部采用活塞式结构和锥阀式结构相配合的形式,由供油压カ与弹簧作用力共同调节活塞与芯轴的位置,进而控制油路的通断。该接头包含有外弹簧11和内15、调整垫片12、外限位套13和内限位套14、活塞16、芯轴17、壳体18和端盖19、接ロ 110、耳凸181等部分。图1是该快速联接装置进油接头I的结构图,端盖19和壳体18由螺钉联接,采用0型密封圈保证其密封性;活塞16和壳体18之间以及芯轴17和端盖19之间靠0型密封圈密封,并采用小间隙配合,这样既满足了密封要求又满足了活塞16和芯轴17沿轴向相对移动的要求;同时芯轴17与活塞16之间采用圆锥面密封,圆锥面须满足一定的形位公差公差要求,并在外弹簧11和内限位套14配合作用下两圆锥面紧密贴合,实现锥面密封;外限位套13和内限位套14分别通过螺钉与芯轴17联接,外限位套13限制芯轴17回程移动的最大位移,进而调整油液的最大流量;调整垫片12调节弹簧的预压缩量,以控制弹簧カ大小;壳体18、活塞16和芯轴17与出油接头2配合的端面要满足一定的平面度和粗糙度要求,并进行磨研处理,以防止联接后油液外泄和外部海水的进入;液压管路的接ロ 110与深水油源供油管路联接,其尺寸由液压系统的额定流量来确定;旋转进油接头使耳凸181与出油接头2上的耳槽210相匹配,将进、出接头联接在一起,并保证联接与密封的可靠性。结合图3,由进油接头I和出油接头2两部分组成用于深水液压管路的快速联接装置,适用于深水作业装备的液压控制系统中。使用时,一般先在陆上或工作母船上确定油液流动方向,将进油接头I和出油接头2分别安装在深水油源供油管路和液压控制阀箱的进油管路上,当深水作业装备与深水油源分别在ROV的携帯下到达指定作业地点就位后,由ROV的两个机械手协调作业,将进油接头I和出油接头2联接,实现液压油路的快速对接。这种用于深水液压管路的快速联接装置联接后的初始状态如图3所示,工作时只须调节进油接头I的油液压力,便可实现液压油路的通断。结合图2和图4,所述出油接头2的外形也呈圆柱形对面铣扁272,一端设有与液压管路的接ロ 25,另一端设有若干个耳槽210,便于ROV的携帯与接头的联接;内部采用活塞式结构和锥阀式结构相配合的形式,由进油接头的活塞16和芯轴17控制出油接头的活塞24和芯轴21的位置,使液压油路接通或断开。该接头包含有芯轴21、外弹簧22和内弹簧23、活塞24、接ロ 25、限位套26、端盖29、壳体27、调整垫片28等部分。图2是两接头对接前出油接头的结构图,端盖29和壳体27由螺钉联接,采用0型密封圈保证其密封性;活塞24和壳体27之间以及芯轴21和端盖29之间靠O型密封圈密封并且采用小间隙配合,以满足密封及活塞24、芯轴21沿轴向相对移动的要求;同时芯轴21和活塞24之间采用圆锥面配合密封,配合的圆锥面须满足一定的圆柱度和圆度公差要求,并在弹簧22和23的弾力作用下协调配合下,实现锥面密封;限位套26通过螺钉固定在芯轴21上,限制芯轴21在弹簧22作用下向左运动的最大位移;调整垫片28调节弹簧的预压缩量,以控制弹簧カ大小;壳体27、活塞24和芯轴21与进油接头I配合的端面要满足一定的平面度和粗糙度要求,并进行磨研处理,以防止联接后油液外泄和外部海水的进入;液压管路的接ロ 25与液压控制阀箱的进油管路联接,其尺寸由液压系统的额定流量来确定;旋转出油接头使耳槽210与进油接头I上的耳凸181相匹配,将进、出接头联接在一起,并保证联接与密封的可靠性。所述进油接头I上设有耳凸181,每个耳凸上面1811和下面1812均为有约3°倾角的斜面,使进油接头I和出油接头2相对旋转后,耳凸181和耳槽210能紧紧的卡在一起,并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所述结构内部设有调整垫片12和28,该调整垫片有多种规格(厚度不同),可以通过不同数量、不同厚度的调整垫片组合来调节弹簧的预压缩量,以控制弹簧カ大小,进而适应不同工作压カ的深水油源。所述芯轴17上设置有内外限位套14、13,通过销钉固定在芯轴17的指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深水液压管路的快速联接装置的进油接头,其特征是:包括外弹簧(11)、内弹簧(15)、外限位套(13)、内限位套(14)、活塞(16)、芯轴(17)、壳体(18)和端盖(19),端盖(19)与壳体(18)联接,活塞(16)置于壳体(18)内且与壳体(18)之间可相对移动,活塞(16)内有空腔且所述空腔有一段喇叭口段,芯轴(17)置于活塞(16)内的空腔内且穿出端盖(19),芯轴(17)上带有与空腔的喇叭口段相配合的圆台段,外限位套(13)和内限位套(14)固定于芯轴(17)上并分别位于端盖(19)的两侧,外弹簧(11)套在活塞(16)上,内弹簧(15)套在芯轴(17)上,端盖(19)上设置液压管路的接口(110),壳体(18)的端部带有耳凸(18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深水液压管路的快速联接装置的进油接头,其特征是:包括外弹簧(11)、内弹簧(15)、外限位套(13)、内限位套(14)、活塞(16)、芯轴(17)、壳体(18)和端盖(19),端盖(19)与壳体(18)联接,活塞(16)置于壳体(18)内且与壳体(18)之间可相对移动,活塞(16)内有空腔且所述空腔有一段喇叭ロ段,芯轴(17)置于活塞(16)内的空腔内且穿出端盖(19),芯轴(17)上带有与空腔的喇叭ロ段相配合的圆台段,外限位套(13)和内限位套(14)固定于芯轴(17)上并分别位于端盖(19)的两侧,外弹簧(11)套在活塞(16)上,内弹簧(15)套在芯轴(17)上,端盖(19)上设置液压管路的接ロ( 110),壳体(18)的端部带有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岚徐雷雷吕成坤王立权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