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9497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涡旋压缩机,涉及流体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它包括设有排气道的静涡旋盘,所述静涡旋盘排气道的圆孔与静涡旋盘内腔端口外平面之间设有过渡倒角。本涡旋压缩机与已有技术相比,可以提高涡旋压缩机的压缩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机械
,尤其是一种包括有静涡旋盘的涡旋压缩机
技术介绍
涡旋压缩机是通过动、静涡旋盘相对啮合运动来实现对流体介质进行压缩的,静涡旋盘与动涡旋盘相互啮合形成移动的封闭腔室,动涡旋盘绕静涡旋盘做平面转动时,静、动涡旋盘形成的封闭腔室的体积由大变小,并向静涡旋盘中心移动,其中静涡旋盘的涡旋中心设有排气道,经压缩后的气体介质从该排气道排出。由于动、静涡旋盘的涡旋壁有一定厚度,在完成压缩和排气周期的过程中动涡旋盘的涡旋壁要将该排气道的内端口盖住和打开,因此,排气道在静涡旋盘的内侧端口外要有一个供动涡旋盘的涡旋壁移离的腔内平面。在现有的技术中,涡旋压缩机静涡旋盘的排气道为圆孔,该排气道与静涡旋盘排气道内端口外的腔内平面是直接相交的。这种结构使动、静涡旋盘压缩后的气体以排出时,在排气道圆孔与静涡旋盘的腔内平面相交处会产生很大的紊流,造成压缩机效率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它可以解决现有涡旋压缩机压缩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涡旋压缩机包括设有排气道的静涡旋盘,所述静涡旋盘排气道的圆孔与静涡旋盘内腔端口外平面之间设有过渡倒角。上述涡旋压缩机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还可以是:所述过渡倒角沿所述排气道的圆孔的轴向深度为H,H=0.5毫米 1.5毫米,倒角的角度为B,B=30° 6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排气道的圆孔与静涡旋盘内腔端口外平面之间设有过渡倒角,可以使被压缩的气体排出静涡旋盘时克服出现的紊流现象,由此可使涡旋压缩机的效率得以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静涡旋盘的主视图。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图4是现有技术排气状态下静涡旋盘排气口处气体流向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排气状态下静涡旋盘排气口处气体流向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图1所示的的涡旋压缩机包括有静涡旋盘I和动涡旋盘2,静涡旋盘I的涡旋壁与动涡旋盘2的涡旋壁啮合连接;工作时它们相对运动形成容积变化的密闭压缩腔体,静涡旋盘I的中部设有排气道3。静涡旋盘I的排气道3的圆孔与静涡旋盘I内腔端口外平面之间设有过渡倒角,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过渡倒角沿排气道3的圆孔的轴向深度为H,H=L 5毫米,倒角的角度为B=45° ;这种结构可使涡旋压缩机的压缩效率得到提高。实施例2: 过渡倒角沿排气道3的圆孔的轴向深度H=0.5毫米,倒角的角度B=30° ;其他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 过渡倒角沿排气道3的圆孔的轴向深度H=L 5毫米,倒角的角度B=60° ;其他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设有排气道的静涡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涡旋盘排气道的圆孔与静涡旋盘内腔端口外平面之间设有过渡倒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设有排气道的静涡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涡旋盘排气道的圆孔与静涡旋盘内腔端口外平面之间设有过渡倒角。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煜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易舟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