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4119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涡旋式压缩机。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轴穿透涡旋式压缩机中,转轴的偏心部沿径向与绕动涡盘的绕动涡卷重叠,背压室形成在绕动涡盘的后表面上可从圆形中心绕排放口偏心地形成以与偏心排放口对应,从而有效地防止绕动涡盘由于排放口偏心地形成时所产生的气体力的偏心率而导致的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涡旋式压缩机
技术介绍
涡旋式压缩机可包括具有固定涡卷的固定涡盘和具有绕动涡卷的绕动涡盘。涡旋式压缩机提供了一种当绕动涡盘在固定涡盘上进行循环运动时,通过形成在固定涡卷和绕动涡卷之间的压缩室的连续的体积变化来抽吸和压缩制冷剂的方法。此外,涡旋式压缩机持续地进行抽吸、压缩和排放,因而与其它类型的压缩机相t匕,在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和噪声方面具有优异的特性。在涡旋式压缩机中,运行特性由其固定涡卷和绕动涡卷的类型确定。固定涡卷和绕动涡卷可具有任意的形状,但通常是易于加工的渐开线式形状。渐开线指一种曲线,其相当于缠绕在具有任意半径的基圆上的线在松开时该线的横截面所画出的轨迹;或者说,渐开线是在平面上,一条动直线(发生线)沿着一个固定的圆(基圆)作纯滚动时,此动直线上一点的轨迹。在使用这种渐开线时,因为涡卷的厚度是恒定的,所以容积变化率也是恒定的,因此应当增加缠绕的圈数以获得足够的压缩比,但是这也增大了压缩机的尺寸。另一方面,绕动涡盘通常由盘形端板和位于该端板一侧的绕动涡卷形成。此外,在没有形成绕动涡卷的后表面上形成有凸起部,并且凸起部被连接至用于绕动涡盘循环的转轴。这种形状可在端板的大体整个面积上形成绕动涡卷,从而减小端板部的用于获得相同的压缩比的直径。然而相反地,施加有制冷剂排斥力的运行点和施加有用于抵消排斥力的反作用力的运行点沿轴向彼此间隔开,从而导致在运转过程中,振动或噪音在绕动涡盘倾斜时增大的问题。作为用于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已经公开了一种所谓的轴穿透涡旋式压缩机,这种类型的压缩机在与绕动涡卷处于相同表面上的位置,形成彼此组合的转轴和绕动涡盘。在这种压缩机中,排斥力的运行点和反作用力的运行点处于相同的位置,从而解决了绕动涡盘倾斜的问题。然而,在如上所述的轴穿透涡旋式压缩机的情况下,绕动涡盘I的排放口 11是相对于绕动涡盘I的中心Oo偏心地形成的,因此绕动涡盘I的后表面和上框架2之间可形成背压室S,使得支撑绕动涡盘I的密封件31、32的中心Os被设置成即使有气体力被偏心地施加时也与绕动涡盘的中心Oo相同,结果,产生了由于气体力的偏心而引起绕动涡盘I倾斜的问题。下文中附图标记“4”表示固定涡盘,附图标记“5”表示十字滑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涡旋式压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涡旋式压缩机能够预先防止绕动涡盘因气体力的偏心率而倾斜。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其包括固定涡盘,其具有固定涡卷;绕动涡盘,其构造成具有绕动涡盘,绕动涡卷与固定涡卷接合以在它们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形成第一和第二压缩室,并相对于固定涡盘进行绕动;框架,其设置在固定涡盘的相对侧,通过插置绕动涡盘来支撑绕动涡盘;转轴,其构造成在其端部具有偏心部,并与绕动涡盘组合以使得偏心部沿径向与绕动涡卷重叠;以及驱动单元,其构造成驱动转轴;其中,绕动涡盘和框架之间形成有背压室,背压室用以沿固定涡盘的方向支撑绕动涡盘,而且,如果将连接紧接在排放第一压缩室和第二压缩室的压缩制冷剂之前的压缩室的中心Po和绕动涡盘的几何中心Oo的直线称为第一基准线L1,背压室形成为使背压室的几何中心So相对于第一基准线L1处于±90°的范围内。此外,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其包括固定涡盘,其具有固定涡卷;绕动涡盘,其构造成具有绕动涡卷;所述绕动涡卷与所述固定涡卷接合以在所述绕动涡卷的内表面和所述固定涡卷的外表面上形成第一压缩室和第二压缩室,并相对于所述固定涡盘进行绕动;框架,其设置在所述固定涡盘的相对侧,通过插置所述绕动涡盘来支撑所述绕动涡盘;转轴,其构造成在其端部具有偏心部,并与所述绕动涡盘组合以使得所述偏心部沿径向与所述绕动涡卷重叠;以及驱动单元,其构造成驱动所述转轴;其中,所述绕动涡盘和所述框架之间形成有背压室,所述背压室用以沿所述固定涡盘的方向支撑所述绕动涡盘;而且所述背压室是在多个密封件之间形成的,所述多个密封件设置成沿径向具有预定距离。附图说明本申请包含附图以供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且这些附图并入本申请中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阐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是示出现有技术的轴穿透涡旋式压缩机中的压缩单元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图1的压缩单元的背压室的平面图;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压缩单元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图4所示的压缩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6A和图6B是示出在呈渐开线形状的绕动涡卷和固定涡卷的涡旋式压缩机中,紧接在抽吸后和紧接在排放前的第一压缩室和第二压缩室的平面图;图7A和图7B是示出呈另一种渐开线形状的绕动涡卷和固定涡卷的涡旋式压缩机中的绕动涡卷的平面图;图8是示出通过包络线得到的绕动涡卷和固定涡卷的平面图;图9是示出图8中的中心部的放大平面图;图10是示出图8所示实施例中绕动涡卷在150°开始排放之前所处的结构的平面图;图11是示出图8所示实施例中从第二压缩室开始排放的时间点的平面图;图12是示出根据图3所示实施例的压缩单元的剖视图;图13是示出根据图12的压缩单元中背压室的实施例的平面图;图14是用于说明根据图13的背压室的位置的示意图;图15是示出根据图12的压缩单元中背压室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图16是用于说明根据图13的背压室的位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基于附图示出的实施例,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涡旋式压缩机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3,根据本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具有圆筒形的壳体110以及分别用于容纳壳体的上部和下部的上壳112和下壳114。上壳和下壳可与壳体结合,以与壳体一起形成有限空间。上壳112的上部可设置有排放管116。排放管116对应于压缩制冷剂被排放到外部所经由的路径,而且油分离器(未示出)可与排放管116连接,油分离器用于将与被排放的制冷剂混合的油分离出来。另外,壳体110的侧面设置有吸入管118。在图3中,作为待压缩的制冷剂流经的路径,吸入管118被置于壳体110和上壳112之间的界面上,但该位置也可随意设定。此外,下壳114也可起到以有效的方式存储油以供压缩室运转的储油室的作用。在壳体110内部的大体中心部可设置有作为驱动单元的电机120。电机120可包括定子122,其固定到壳体110的内表面;以及转子124,其位于定子122的内部,以通过与定子122相互作用而转动。转轴126与转子124的中心组合并与转子124 —起旋转。在转轴126的中心部可形成有油路126a,油路126a沿转轴126的长度方向延伸;而且在转轴126的下端部可设置有油泵126b,油泵126b用于将储存在下壳114中的油供应到油路的上部。油泵126b可呈其中形成有螺旋槽的形状;或在油路的内部设置有独立的叶轮,并且其中可设有独立容积类型的泵。转轴126的上端部可形成有直径扩大部126c,该直径扩大部插入凸起部的内部,所述凸起部形成在固定涡盘上(下文将描述)。直径扩大部可形成为具有比转轴的其它部分大的直径,而且在直径扩大部的端部可形成有销部126d,该销部与偏心轴承128 —起形成偏心部(下文将描述)。与销部126d —起形成偏心部的偏心轴承128可插入销部126d内,参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包括:固定涡盘,其具有固定涡卷;绕动涡盘,其构造成具有绕动涡卷,并相对于所述固定涡盘进行绕动;所述绕动涡卷与所述固定涡卷接合以在它们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形成第一压缩室和第二压缩室;框架,其设置在所述固定涡盘的相对侧,通过插置所述绕动涡盘来支撑所述绕动涡盘;转轴,其构造成在其端部具有偏心部,并与所述绕动涡盘组合以使得所述偏心部沿径向与所述绕动涡卷重叠;以及驱动单元,其构造成驱动所述转轴;其中,所述绕动涡盘和所述框架之间形成有背压室,所述背压室用以沿所述固定涡盘的方向支撑所述绕动涡盘;而且所述背压室是在多个密封件之间形成的,所述多个密封件设置成沿径向具有预定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28 KR 10-2011-0098597;2011.09.28 KR 10-201.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包括: 固定涡盘,其具有固定涡卷; 绕动涡盘,其构造成具有绕动涡卷,并相对于所述固定涡盘进行绕动;所述绕动涡卷与所述固定涡卷接合以在它们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形成第一压缩室和第二压缩室; 框架,其设置在所述固定涡盘的相对侧,通过插置所述绕动涡盘来支撑所述绕动涡盘; 转轴,其构造成在其端部具有偏心部,并与所述绕动涡盘组合以使得所述偏心部沿径向与所述绕动涡卷重叠;以及 驱动单元,其构造成驱动所述转轴; 其中,所述绕动涡盘和所述框架之间形成有背压室,所述背压室用以沿所述固定涡盘的方向支撑所述绕动涡盘;而且 所述背压室是在多个密封件之间形成的,所述多个密封件设置成沿径向具有预定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所述多个密封件之间的所述背压室的横截面面积被形成为沿径向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所述背压室形成为非圆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所述背压室沿径向的横截面面积形成为沿径向不同。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所述多个密封件中至少一侧的密封件形成为非圆形。6.如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式压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哲欢李康旭李在祥金学泳李丙哲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