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7171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水性聚氨酯的水蒸发潜热比常用的有机溶剂的蒸发潜热高,相同固含量下水性聚氨酯中的水比溶剂型聚氨酯的溶剂挥发慢,干燥时间长。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氮气保护下将聚合物多元醇和多异氰酸酯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催化剂反应;再加入亲水扩链剂反应;降温加入溶剂和中和剂得到预聚体,高速搅拌下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再加入扩链剂搅拌,减压蒸除溶剂,得到水性聚氨酯乳液;制备不同粒径分布的预聚体,在高速搅拌下将其分散于水性聚氨酯乳液中,搅拌1-4小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性聚氨酯乳液粒径分布广、粘度低、稳定,可解决因水蒸发潜热高,挥发慢,干燥时间长、生产效率低等水性聚氨酯研究领域关键性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树脂,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水性聚氨酯(WPU)是指以水代替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其分散液中不含或含极少量的有机溶剂的聚氨酯。涂膜具有不燃、无毒、不污染环境、节能等优点,同时具有一般聚氨酯树脂所固有的高强度、耐磨度等优异性能,因此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含水量低,干燥成膜速度快,高固含量的乳液还具有设备利用率高、运输成本和单位产品能量消耗低等优点,因此而倍受关注。水性聚氨酯的最终态为固体胶膜,由乳液到固体膜的过程中,随着水分的挥发,水分散体浓缩,乳胶粒子相互接近,最终通过分散体粒子间的分子链相互扩散,形成有一定力学性能的均相膜。但是水的蒸发潜热比常用的有机溶剂的蒸发潜热高,相同固含量下水性聚氨酯中的水比溶剂型聚氨酯的溶剂挥发慢,干燥时间长。目前市售的水性聚氨酯产品固含量大多为20%-40%,特别是国产水性聚氨酯多数在35%以下。国外一些双组份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固含量可达到50%,但对于水质的要求高、耐热性能和适应性方面有待改进。高固含量常常伴随着高粘度,因此需要高功率搅拌装置和高剪切乳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环保、干燥快、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实现:步骤一:在氮气保护下,将40?70质量份的聚合物多元醇和10?30质量份的多异氰酸酯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均匀后加入0.01?0.5质量份的催化剂,60?95℃的温度下反应1?2.5小时;步骤二:加入1?10质量份的亲水扩链剂,60?100℃下反应1?3小时;步骤三:降温至40?75℃,加入4?9质量份的溶剂降低粘度,再加入中和剂中和得到pH为7的预聚体,然后将预聚体在高速搅拌下分散于去离子水中;步骤四:加入1?4质量份的扩链剂,搅拌1?4小时,减压蒸除溶剂,得到平均粒径为100?300nm的水性聚氨酯乳液,静置;步骤五:选用不同于步骤一中...

【技术特征摘要】
1.固含量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在氮气保护下,将40-70质量份的聚合物多元醇和10-30质量份的多异氰酸酯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均匀后加入0.01-0.5质量份的催化剂,60-95°C的温度下反应1-2.5小时; 步骤二:加入1-10质量份的亲水扩链剂,60-100°C下反应1-3小时; 步骤三:降温至40-75°C,加入4-9质量份的溶剂降低粘度,再加入中和剂中和得到pH为7的预聚体,然后将预聚体在高速搅拌下分散于去离子水中; 步骤四:加入1-4质量份的扩链剂,搅拌1-4小时,减压蒸除溶剂,得到平均粒径为100-300nm的水性聚氨 酯乳液,静置; 步骤五:选用不同于步骤一中所用的聚合物多元醇制备不同粒径分布的预聚体,在高速搅拌下将其分散于步骤四制备的水性聚氨酯乳液中,高速搅拌1-4小时,即得到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乳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中,聚合物多元醇选自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聚己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己二醇酯、聚己二酸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酯、聚四氢呋喃二醇、聚碳酸酯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晓民杨菲菲曲建波冯见艳刘蕊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