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6861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结构的有机化合物;A-L1-B-C-D-L2-E它们用于治疗或预防与动物、特别是人的DGAT1活性相关的病症或障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化合物 本申请是中国专利申请200780012064.1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是2007年3月28日,专利技术名称是“新化合物”。_2]
技术介绍
肥胖可以被视为在能量输入超过能量输出时产生的能量平衡障碍,其中大部分过量的卡路里转化成甘油三酯类并且储存在脂肪组织中。目前批准用于治疗肥胖的药物主要通过经抑制食欲或干扰脂质在小肠中吸收减少能量输入以恢复能量平衡。由于全世界肥胖发生率的快速增加和目前的医学疗法缺乏有效性,所以需要用于肥胖的新的药理学疗法。一种潜在的治疗策略包括抑制甘油三酯合成。尽管甘油三酯类为正常生理所必需的,但是过量的甘油三酯蓄积导致肥胖,且特别地当它出现在非脂肪组织中时与胰岛素抵抗相关。DGAT为催化三酰甘油生物合成中的最终步骤的酶。DGAT催化I,2-二酰基甘油与脂肪酰基酰基-CoA偶联而产生辅酶A和三酰甘油。已经鉴定了展示出DGAT活性的两种酶=DGATl (酰基coA- 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1,参见Cases等,Proc.Natl.Acad.Sc1.95:13018-13023,1998)和 DGAT2 (酰基 coA- 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 2,参见 Cases 等,J.Biol.Chem.276 =38870-38876,2001)。DGATl和DGAT2不共有明显的蛋白质序列同源性。重要的是,DGATl剔除小鼠可防止脂肪膳食诱导的体重增加和胰岛素抵抗(Smith等,NatureGenetics25:87-90, 2000)。DGATl剔除小鼠表型提示DGATl抑制剂具有治疗肥胖和肥胖-相关并发症的应用。W02006113919公开了具有DGAT抑制活性的芳基烷基酸衍生物。W02006044775公开了具有DGAT抑制活性的联苯_4_基-羰基氨基酸衍生物。W02006134317公开了具有DGAT抑制剂活性的噁二唑酰胺衍生物。W02006082952公开了具有DGAT抑制剂活性的酰胺衍生物。W02006082010公开了具有DGAT抑制剂活性的化合物。W02006/019020A1和W02006/004200A1公开了具有DGAT抑制活性的脲酰胺衍生物。W02005/044250A1公开了具有DGAT抑制活性的磺酰胺化合物。W02005/013907A2公开了具有DGAT抑制活性的吡咯并[l,2_b]衍生物。W02005/072740A2公开了具有DGAT抑制活性的化合物。JP2005/206492A2公开了具有DGAT抑制活性的磺酰胺化合物。JP2004/067635A2公开了具有DGAT抑制活性的膦酸二酯类。US2004/0224997A1公开了具有DGATl抑制活性的芳基烷基酸衍生物。W02004/04775A2公开了具有DGAT抑制活性的稠合双环含氮杂环。US2005/0101660A1公开了具有DGAT抑制活性的二苯并-对-二噁烷衍生物。EP0573696A1 公开了具有聚集抑制活性的一般结构 R1NH-X1-X2-X3-Y1-Y1-Y3-Y4-E 的杂联芳衍生物。 US2005/0143422A1涉及用作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联芳磺酰胺类及其用途。W000/25780涉及用作MPDH抑制剂的一般结构X-N(R)-B-D的胺化合物及其用途。 W001/42241涉及具有细胞因子抑制活性的取代的哒嗪化合物。W002/055484A1 涉及通式 R1-X1-Y-X2-A-B-X3-N (-X4-R2) -Z-Ar 的化合物,其中 A 和B表示5或6元芳族环。该化合物可以用作血脂抑制剂。W002/085891A1涉及用于治疗β _3肾上腺素能受体介导的病症的2,6_取代的色满衍生物。W002/11724A2涉及包含可以用于预防缺血性细胞死亡的2_吡啶胺类的药物组合物。W003/062215A1涉及用于抑制一种或多种蛋白激酶活性的噻_/噁_/吡唑类。W02004/000788A1涉及用作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脲基取代的苯胺化合物。W02004/032882A2涉及用于治疗与不适当的蛋白激酶活性相关的疾病的噁唑衍生物。W02004/041810A1涉及用于治疗蛋白激酶介导的障碍的含氮杂芳基化合物。W02004/046133A1涉及用作治疗疼痛的VR-1拮抗剂的氨基-杂环。W02004/089286A2涉及用于治疗与异常酪氨酸激酶活性相关的障碍的含氮杂芳基化合物。W02004/110350A2 涉及一般结构(A)-La-(B)-Lb-(C)-Lc-(D)的化合物,其中 Α、B、C和D表示芳基/杂芳基部分。这些化合物用于治疗神经变性疾病。W02005/012295A1涉及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取代的噻唑苯并异噻唑二氧代衍生物。W02005/016862A1涉及具有抑制前列腺素产生活性的取代的芳基链烷酸衍生物。W02005/085227A1涉及用作ΡΚΒ/ΑΚΤ激酶活性抑制剂并且用于治疗癌症和关节炎的吡啶化合物。W02005/100344A1涉及包含取代的哒嗪和嘧啶部分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用于抑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活性。W02005/116003A2涉及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取代的噁唑并苯并异噻唑二氧化物衍生物。W098/46574涉及用作抗惊厥药的哒嗪和酞嗪衍生物。W099/24404涉及用作抗炎药的取代的吡啶化合物。专利技术概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治疗或预防与动物,特别是人的DGATl活性相关的病症或障碍的衍生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A-L1-B-C-D-L2-E其中-A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LI 选自:* 胺基-NH-女式-N (CH3)_、-CH2-NH-或-CH2-CH2-NH-的取代胺基* 酰胺基-C(O)-NH-,* 磺酰氨基-S (O)2-NH-,或* 脲基-NHC (O) -NH-,-B为取代或未 被取代的单环5或6元二价杂芳基,-C-D选自如下环状结构:~k C-D共同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二价联苯基,* C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二价苯基且D为单键,~k C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二价苯基,且D为选自饱和或不饱和二价环烷基或饱和或不饱和二价杂环烷基的取代或未被取代的二价非芳族单环,* C-D共同为螺残基,其中.第一种环成分为苯并-稠合的环成分,其中与苯基部分稠合的环为5或6元环,其任选包含一个或多个杂原子,所述的第一种环成分通过其苯基部分与部分B连接,并且.第二种环成分为与L2连接的环烷基或环亚烷基残基,-L2 选自:* 单键,*具有如下结构的二价残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如下结构的化合物:A?L1?B?C?D?L2?E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前体药物,其中?A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L1选自:*胺基?NH?*式?N(CH3)?、?CH2?NH?或?CH2?CH2?NH?的取代胺基,*酰胺基?C(O)?NH?,*磺酰胺基?S(O)2?NH?,或*脲基?NHC(O)?NH?,?B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单环5或6元二价杂芳基,?C?D选自如下环状结构:*C?D共同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二价联苯基,*C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二价苯基且D为单键,*C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二价苯基,且D为选自饱和或不饱和二价环烷基或饱和或不饱和二价杂环烷基的取代或未被取代的二价非芳族单环,*C?D共同为螺残基,其中·第一种环成分为苯并稠合的环成分,其中与苯基部分稠合的环为5或6元环,其任选包含一个或多个杂原子,所述的第一种环成分通过其苯基部分与部分B连接,并且·第二种环成分为与L2连接的环烷基或环亚烷基残基,?L2选自:*单键,*具有如下结构的二价残基:?[R1]a?[R2]b?[C(O)]c?[N(R3)]d?[R4]e?[R5]f?其中a为0或1,b为0或1,c为0或1,d为0或1,e为0或1,f为0或1,条件是如果d=1,那么(a+b+c+d+e+f)>0,并且c=1,R1、R2、R4和R5可以相同或不同,它们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二价烷基、环烷基、链烯基、炔基、亚烷基、芳基或杂环基残基,R3为H或烃基,或R3和R4与连接它们的氮原子共同构成5或6元杂环烷基,条件是如果c=1且d=e=f=0且羰基碳原子与部分E连接,那么R1和R2不都是烷基,*通过双键与部分D连接的亚烷基,并且?E选自:*磺酸基及其衍生物,*羧基及其衍生物,其中羧基碳原子与L2连接,*膦酸基及其衍生物,*α?酮基羟基烷基,*羟基烷基,其中与羟基键合的碳原子进一步被一个或两个三氟甲基取代,*在环上具有至少两个杂原子和至少一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被取代的5元杂环基残基,其中·环碳原子中的至少一个与两个杂原子键合;·键合环碳原子的杂原子中的至少一个为环的成员;·和键合环碳原子的杂原子中的至少一个或环杂原子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氢原子;条件是:?如果部分D为单键,那么L2不为单键或二价烷基,?如果部分D为未被取代的二价苯基且E为羧酸或其衍生物,那么L2不为单键,?如果L2包含酰胺基,那么E不为羧酰胺基,?如果D为单键且L2为?N(CH3)?C(O)?基团,其中羰基碳原子与部分E连接,那么E不为?COOH基,?如果部分E为吡啶基?1,2,4?三唑基,那么L2不为二价N?甲基哌啶基,?当C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二价苯基且D为单键时,L2不为?C(O)?[R4]e?[R5]f?,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技术特征摘要】
2006.03.31 US 60/787,8591.有如下结构的化合物:A-L1-B-C-D-L2-E 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前体药物,其中 _A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烧基、环烧基、芳基或杂环基, -LI选自: *胺基-NH-*式-N (CH3) _、-CH2-NH-或-CH2-CH2-NH-的取代胺基, *酰胺基-C(O)-NH-, *磺酰胺基-S (O)2-NH-,或*脲基-NHC (O) -NH-, -B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单环5或6元二价杂芳基, -C-D选自如下环状结构: *C-D共同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二价联苯基, *C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二价苯基且D为单键, *C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二价苯基,且D为选自饱和或不饱和二价环烧基或饱和或不饱和二价杂环烷基的取代或未被取代的二价非芳族单环, *C-D共同为螺残基,其中 第一种环成分为苯并稠合的环成分,其中与苯基部分稠合的环为5或6元环,其任选包含一个或多个杂原子,所述的第一种环成分通过其苯基部分与部分B连接,并且 第二种环成分为与L2连接的环烷基或环亚烷基残基, -L2选自: *单键, *具有如下结构的二价残基: -[R1] a- [R2] b- [C (O) ] c- [N (R3) ] d- [R4] e- [R5] f- 其中 a为0或I, b为0或I, c为O或I, d为O或I, e为O或I, f为O或I, 条件是如果d = I,那么(a+b+c+d+e+f) > O,并且c = I, R1、! 2、! 4和R5可以相同或不同,它们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二价烷基、环烷基、链烯基、炔基、亚烷基、芳基或杂环基残基, R3为H或烃基, 或R3和R4与连接它们的氮原子共同构成5或6元杂环烷基, 条件是如果c = I且d = e = f = O且羰基碳原子与部分E连接,那么R1和R2不都是烧基,■k通过双键与部分D连接的亚烷基,并且 -E选自: *磺酸基及其衍生物, *羧基及其衍生物,其中羧基碳原子与L2连接, *膦酸基及其衍生物, *α-酮基羟基烷基, *羟基烷基,其中与羟基键 合的碳原子进一步被一个或两个三氟甲基取代, *在环上具有至少两个杂原子和至少一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被取代的5元杂环基残基,其中 环碳原子中的至少一个与两个杂原子键合; 键合环碳原子的杂原子中的至少一个为环的成员; 和键合环碳原子的杂原子中的至少一个或环杂原子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氢原子; 条件是: -如果部分D为单键,那么L2不为单键或二价烷基, -如果部分D为未被取代的二价苯基且E为羧酸或其衍生物,那么L2不为单键, -如果L2包含酰胺基,那么E不为羧酰胺基, -如果D为单键且L2为-N (CH3) -C (O)-基团,其中羰基碳原子与部分E连接,那么E不为-COOH基, -如果部分E为吡啶基-1,2,4-三唑基,那么L2不为二价N-甲基哌啶基, -当C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二价苯基且D为单键时,L2不为 -C (O)-[R4Je-[R5Jf-,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2.据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其中A选自: -取代或未被取代的苯基, -取代或未被取代的单环或双环杂芳基。3.据权利要求2的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其中所述的单环或双环杂芳基选自吡啶、噁二唑、吡啶N-氧化物、吡唑、异噁唑、哒嗪、嘧啶、吡嗪、苯并咪唑、苯并噁唑、苯并噻唑、噁唑并吡啶、噻唑并吡啶或咪唑并吡啶基。4.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其中部分B选自: -6元取代或未被取代的二价杂芳基,其中所述的杂原子为氮,和 -5元取代或未被取代的二价杂芳基,其中所述的杂原子为氮、氧和/或硫。5.据权利要求4的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其中部分B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吡啶基。6.据权利要求4的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其中部分B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哒嗪基。7.据权利要求4的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其中部分B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嘧啶基。8.据权利要求4的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其中部分B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吡嗪基。9.据权利要求4的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其中部分B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噁唑基。10.据权利要求4的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其中部分B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噻唑基。11.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其中部分D选自: -取代或未被取代的二价环己基, -非芳族6元取代或未被取代的二价杂环烷基,其中所述的杂原子为氮。12.据权利要求11的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其中所述的6元杂环烷基选自哌啶基或四氢-吡啶基。13.据权利要求11至12中任意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为由图“A”表示的反式构型:14.据权利要求11的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为如图“B”表示的反式构型,其中部分D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二价环己基:15.据权利要求1至10之一的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其中螺残基的第一种环成分选自茚满基、苯并-四氢呋喃基、苯并-吡咯烷基、苯并-吡咯烷酮基、或苯并-哌啶基。16.据权利要求15的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其中螺残基的第二种环成分选自环己基或环亚己基。17.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其中所述的二价残基-[R1]a_ [R2] b_ [C(O)] c- [N (R3) ] d- [R4] e- [R5] f-选自: -具有1-4个碳原子的二价烷基, -具有2-3个碳原子的二价链烯基, -C(O)-基团,—C (O) -[R4] e-R5-基团,其中 *e为O且R5选自二价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C4烷基、C4-C8环烷基、苯基或5或6元杂环基,或 *e为1,R4为二价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C4烷基、且R5为二价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4-C8环烧基环烧基、苯基或5或6兀杂环基, -R1-R2-基团,其中R1为二价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C4烷基和R2为二价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4-C8环烷基、苯基或5或6元杂环基, —C (O) -NH-基团,—(CH2) ^3-C (O) -NH- (CH2) H-基团, -C(O)-NH-R4-基团,其中R4选自二价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V7烷基、环己基或环戊基, -C(O)-N(R3)-R4-基团,其中R3和R4和N原子共同构成吡咯烷环或哌啶环。18.据权利要求1-17之一的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其中亚烷基为=CH-。19.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其中LI基团为胺基-NH-。20.据权利要求1-18之一的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其中LI基团为酰胺基-C(O)NH-或-NHC(O)-。21.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其中表示部分E的羧基或其衍生物选自: -COOH基团, -羧酸酯基, -羧酰胺基。22.据权利要求1-20之一的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其中表示部分E的磺酸基或其衍生物选自:一S (O) 2_oh 基团, --S (O)2-NHR6基团,其中R6选自氢X1-C8烷基、环烷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杂环基、或羧酸酯基。23.据权利要求1-20之一的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其中表示部分E的5元杂环基残基选自: -四唑残基, -三唑残基, -噁二唑残基, -噻二唑残基, -二唑残基, -噁唑残基, -噻唑残基, -噁噻二唑残基, 所述的杂环基残基任选具有一个或多个选自氧代基团、羟基和/或硫醇基的取代基。24.据权利要求1-23之一的下式的化合物:25.合物,其为: (4- {4- [2- (3-氟苯基氨基)-嘧啶-5-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4- (2-苯基氨基嘧啶-5-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 {4- [2- (3-氟苯基氨基)-嘧啶-5-基]-苯基} -2,2- 二甲基-4-氧代-丁酸, (1S,2S) -2- {4-[2- (3-氟苯基氨基)-嘧啶-5-基]-苯甲酰基}-环戊烷甲酸, (1S,2S) -2- {4-[2- (3-氯苯基氨基)-嘧啶-5-基]-苯甲酰基}-环戊烷甲酸, (4-{4-[2-(3-甲氧基苯基氨基)-噻唑-4-基]-苯基}-环己基)-乙酸,(4- {4-[2- (3-氟苯基氨基)-噻唑-4-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 {4-[2- (2-氯苯基氨基)-噻唑-4-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 {4-[2- (3-氰基苯基氨基)-噻唑-4-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4-[2-(3-三氟甲基苯基氨基)-噻唑-4-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 {4-[2- (3-氟苯基氨基)-噻唑-4-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3-{4/- [2- (3-氟苯基氨基)-噻唑-4-基]-联苯-4-基}-丙酸, {4/ -[2-(3-氟苯基氨基)-噻唑-4-基]-联苯-4-基}-乙酸, (4-{4-[2-(3-氯苯基氨基)-卩惡唑-5-基]-苯基}-环己基)_乙酸, (4-{4-[2-(4-氯苯基氨基)-卩惡唑-5-基]-苯基 }-环己基)_乙酸, (4-{4-[2-(4-甲氧基苯基氨基)-卩惡唑-5-基]-苯基}-环己基)_乙酸, (4- {4-[2- (2-氟苯基氨基)-噁唑-5-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4-(2-苯基氨基卩惡唑-5-基)-苯基]-环己基}_乙酸, (4-{4-[2-(3-氟苯基氨基)-卩惡唑-5-基]-苯基}-环己基)_乙酸, (4-{4-[2-(2-氯苯基氨基)-卩惡唑-5-基]-苯基}-环己基)_乙酸, (4-{4-[2-(3-氰基苯基氨基)_卩惡唑-5-基]-苯基}-环己基)_乙酸, {4- [4- (2-环己基氨基噁唑-5-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4-[2-(3,4- 二氯苯基氨基)-卩惡唑-5-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 {4-[2- (3-氯-4-氟苯基氨基)-噁唑-5-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4-[2-(4-氯-3-三氟甲基苯基氨基)-噁唑-5-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4-[2-(3, 5- 二氟苯基氨基)-卩惡唑-5-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4-[2-(3, 5- 二氯苯基氨基)-卩惡唑-5-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4-[2-(2-氯-4-三氟甲基苯基氨基)-噁唑-5-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4-[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噁唑-5-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4-[2-(3-氟-4-甲基苯基氨基)-噁唑-5-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4-(2-对-甲苯基氨基卩惡唑-5-基)-苯基]-环己基}_乙酸, (4-{4-[2-(3-氯-4-甲基苯基氨基)-噁唑-5-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4- {4-[2- (3-氯苯基氨基)-噁唑-5-基]-苯基}-环己基)-丁酸, (E) -4- (4- {4- [2- (3-氯苯基氨基)-噁唑-5-基]-苯基}-环己基)-丁 -2-烯酸, 3- [2- (4- {4- [2- (3-氯苯基氨基)-噁唑-5-基]-苯基} _环己基)_乙酰基氨基]_丙酸, {[2- (4- {4- [2- (3-氯苯基氨基)-噁唑-5-基]-苯基}-环己基)-乙酰基]-甲基-氨基}_乙酸, {4/ -[2-(3-氯苯基氨基)-噁唑-5-基]-联苯-4-基}-乙酸, 3-{4/- [2- (3-氯苯基氨基)-噁唑-5-基]-联苯-4-基}-丙酸,4-{4/- [2- (3-氯苯基氨基)-噁唑-5-基]-联苯-4-基} -2,2- 二甲基-4-氧代-丁酸, 4-{4/ - [2- (3-氯苯基氨基)-噁唑-5-基]-联苯-4-基} -4-氧代-丁酸, 4-{4/ - [2- (3-氯苯基氨基)-噁唑-5-基]-联苯-4-羰基}-环己烷甲酸, (4- {4- [2- (3-氯苯基氨基)-噁唑-5-基]-苯基} -3,6- 二氢-2H-吡啶-1-基)-氧代-乙酸, 4- {4- [2- (3-氯-苯基氨基)-噁唑-5-基]-苯基} -3,6-氢-2H-吡啶-1-磺酰胺,4-{4-[2-(3-氯-苯基氨基)_噁唑-5-基]-苯基}-3,6_ 二氢-2H-吡啶-1-磺酰胺-N-甲酸叔丁酯, 4- (4- {4- [2- (3-氯-苯基氨基)-噁唑-5-基]-苯基} -3,6-氢-2H-吡啶-1-基)_2,2-二甲基-4-氧代-丁酸, 4-(4-{4-[2-(3-氯-苯基氨基) -噁唑-5-基]-苯基}-3,6_ 二氢-2H-吡啶-1-基)-4_氧代-丁酸, 2- (4- {4-[2- (3-氯-苯基氨基)-噁唑-5-基]-苯基} -3,6- 二氢-2H-吡啶-1-羰基)_苯甲酸, (IR,2R) -2- {4' - [2- (3-氯苯基氨基)-噁唑-5-基]-联苯-4-羰基}-环己烷甲酸, (反式)-2- {4' - [2- (3-氯苯基氨基)-噁唑-5-基]-联苯-4-羰基}-环己烷甲酸, (反式)-2- {4,- [2- (3-氯苯基氨基)-噁唑-5-基]-联苯-4-羰基}-环戊烷甲酸, (4- {4' - [2- (3-氯-苯基氨基)-噁唑-5-基]-联苯-4-基}-环己基)-乙酸, (4-{5-[6-(6-三氟甲基-吡啶-3-基氨基)-吡啶-3-基]-螺环亚己基-1,I’-茚满基}_乙酸, (4-{5-[6-(6-三氟甲基-吡啶-3-基氨基)_吡啶-3-基]-螺环己基-1,I’ -茚满基}_乙酸, (4-{4-[6-(3-氯-苯基氨基)-卩比唳-3-基]-苯基}_环己基)-乙酸, (4-{4-[6-(3-甲基苯基氨基)-卩比唳-3-基]-苯基}_环己基)-乙酸, (4-{4-[6-(3-三氟甲基苯基氨基)-吡啶-3-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 {4-[6- (3-甲氧基苯基氨基)-吡啶-3-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 {4- [6- (2-氟苯基氨基)-吡啶-3-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 {4-[6- (2-甲氧基苯基氨基)-吡啶-3-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 {4-[6- (2-甲氧基苯基氨基)-吡啶-3-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 {4-[5- (6-三氟甲基-吡啶-3-基氨基)-吡啶-2-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 {4- [5-(吡啶-2-基氨基)-吡啶-2-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 [4- (5-苯基氨基吡啶-2-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 {4- [5- (5-氰基吡啶-3-基氨基)-吡啶-2-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 {4-[5- (5-三氟甲基吡啶-2-基氨基)-吡啶-2-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 {4-[5- (4-三氟甲基苯基氨基)-吡啶-2-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 {4- [5- (5-甲基吡啶-2-基氨基)-吡啶-2-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 {4-[5- (5-三氟甲基吡啶-2-基氨基)-吡啶-2-基]-苯基}-环己基)-乙酸甲酯, (4- {4- [5- (5-氯吡啶-2-基氨基)-吡啶-2-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 {4- [5- (6-甲氧基吡啶-3-基氨基)-吡啶-2-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 {4- [5- (5-氟吡啶-2-基氨基)-吡啶-2-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 {4- [5- (6-乙酰基氨基吡啶-3-基氨基)-吡啶-2-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4-(3-甲氧基-5-苯基氨基-吡啶-2-基)-苯基]-环己基}-乙酸,{4-[4-(3-甲氧基-5-(3-氟苯基)氨基-吡啶-2-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4- (3-甲氧基-5- (4-三氟甲基-苯基)氨基-吡啶-2-基)-苯基]-环己基}-乙 酸, {4-[4-(3-甲氧基-5-(3-氯苯基)氨基-吡啶-2-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4-[5-(3-氟-苯基氨基)-卩比唳-2-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 {4- [5- (3-氯-苯基氨基)-吡啶-2-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4-[5-(1-甲基-1H-吡唑-3-基氨基)-吡啶-2-基]-苯基} _环己基)_乙酸, (4- {4- [5- (5-氟-6-甲氧基-吡啶-3-基氨基)-吡啶-2-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 {4- [5-(异噁唑-3-基氨基)-吡啶-2-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5-[5-(6-三氟甲基-吡啶-3-基氨基)-吡啶-2-基]-螺环亚己基-1,I’-茚满基}_乙酸, (4-{4-[6-(3-氯-苯基氨基)-咕嗪-3-基]-苯基}_环己基)_乙酸, (4-{4-[6-(3-氟-苯基氨基)-咕嗪-3-基]-苯基}_环己基)_乙酸, {4-[4-(6-间-甲苯基氨基-哒嗪-3-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4-[6-(3-三氟甲基- 苯基氨基)-哒嗪-3-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4-[6-(3-甲氧基-苯基氨基)-咕嗪-3-基]-苯基}_环己基)_乙酸, (4-{4-[6-(3-氰基-苯基氨基)-咕嗪-3-基]-苯基}_环己基)_乙酸, (4-{4-[6-(2-氟-苯基氨基)-咕嗪-3-基]-苯基}_环己基)_乙酸, (4-{4-[6-(4-氯-苯基氨基)-咕嗪-3-基]-苯基}_环己基)_乙酸, {4-[4-(6-对-甲苯基氨基-咕嗪-3-基)-苯基]_环己基}_乙酸, (4-{4-[6-(4-三氟甲基-苯基氨基)-哒嗪-3-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4-[6-(3-氯-4-甲氧基-苯基氨基)_哒嗪-3-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4-[6-(3-氯-2-甲基-苯基氨基)-哒嗪-3-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4- (6-苯基氨基-咕嗪-3-基)-苯基]-环己基}_乙酸, (4-{4-[6-(3-氯-2-甲氧基-苯基氨基)_哒嗪-3-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4-[6-(2-甲氧基-苯基氨基)-咕嗪-3-基]-苯基}-环己基)_乙酸, (4-{4-[6-(4-甲氧基-苯基氨基)-咕嗪-3-基]-苯基}-环己基)_乙酸, (4-{4-[6-(6-三氟甲基-吡啶-3-基氨基)-哒嗪-3-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4-[6-(4-三氟甲氧基-苯基氨基)-哒嗪-3-基]-苯基}-环己基)-乙酸, (4-{4-[6-(4-氟-苯基氨基)-咕嗪-3-基]-苯基}_环己基)_乙酸, (4- {4- [6- (6-氨基-吡啶-3-基氨基)-哒嗪-3-基]-苯基}-环己基)-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H·塞拉诺武YS·郭刘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诺瓦提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