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座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5791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在维持做成两分割结构的开关外壳的良好的组装性的同时,抑制安装开关外壳之后的松动的把座开关。把座开关(30)具有形成有与机动两轮车(1)的车把杆(14)的外周相抵接的夹持面(40C,41C)的两分割结构的第1外壳(40)及第2外壳(41),该把座开关(30)利用夹持面(40C,41C)夹持车把杆(14)地将第1外壳(40)及第2外壳(41)相互结合,由此固定于所述车把杆(14)上,在形成于第1外壳(40)上的夹持面(40C)及形成于第2外壳(41)上的夹持面(41C)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有成为将所述第1外壳(40)及第2外壳(41)结合时的过盈量的肋(50U,50L,51U,51L)。将肋的宽度(B)设定为小于夹持面(40C,41C)的宽度(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把座开关(日文^ 4 y子),尤其是涉及固定于机动两轮车等的车把杆上的把座开关。
技术介绍
现有已知的把座开关为了在握住机动两轮车等的车把杆的状态下操作喇叭、转向灯等,将设有多个操作开关的开关外壳固定于车把杆上。这样的把座开关多是做成将开关外壳设为两部分(两分割)的结构,从两侧夹持车把杆的外周面地将两个外壳结合,从而将开关外壳紧固于车把杆上。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这样一种结构,即,在具有上述那样的两分割结构的开关外壳的把座开关上,使在树脂制的开关外壳上设置的定位突起卡合于在车把杆上设置的定位孔来进行对开关外壳的定位,而且,使金属制的心轴穿过该定位突起,由此即使在对开关外壳施加了较大外力的情况下也不会导致开关外壳的位置偏移。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5- 271778号公报但是,在将上述那样的开关外壳固定于车把杆时,为了使开关外壳与车把杆之间不产生松动,通常考虑在开关外壳侧的夹持面上设置过盈量(日文:締A代)的结构。根据这样的结构,利用螺钉等紧固部件使相互的开关外壳紧固,由此过盈量被挤出而使两者间的间隙被填补,从而可以防止开关外壳上产生松动。但是,这样的过 盈量如果过小则松动的减小效果可能变差,而过盈量过大的话则可能难以变形而使得开关外壳的组装性降低。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把座开关中,对于兼顾松动的减小效果与组装作业的便利性的合适的过盈量的设定没有进行过任何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能在维持做成两分割结构的开关外壳的良好的组装性的同时抑制将开关外壳安装于车把杆之后的松动的把座开关。为达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把座开关(30 )具有两分割结构的第I外壳(40 )及第2外壳(41),该两分割结构的第I外壳(40)及第2外壳(41)形成有与机动两轮车(I)的车把杆(14)的外周相抵接的夹持面(40C,41C),该把座开关(30)利用所述夹持面(40C,41C)夹持所述车把杆(14)地将所述第I外壳(40)及第2外壳(41)相互结合,由此固定于所述车把杆(14)上,其第I特征在于,在形成于所述第I外壳(40)上的夹持面(40C)及形成于所述第2外壳(41)上的夹持面(41C)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有成为将所述第I外壳(40)及第2外壳(41)结合时的过盈量的肋(50U,50L, 51U,51L),所述肋(50U,50L, 51U,51L)的宽度(B)被设定为小于所述夹持面(40C,41C)的宽度(A)。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2特征在于,所述肋(50U,50L,51U,51L)未形成于所述夹持面(40C,41C)中的与所述第I外壳(40)及第2外壳(41)的结合方向大致垂直的面上,在所述结合方向上形成有定位突起(46)。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3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面(40C,41C)的曲率被设定为小于所述车把杆(14)的外周面的曲率。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4特征在于,所述肋(5(^,501^5川,510为沿所述夹持面(40C,41C)的周向延伸的细长形状。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5特征在于,所述第I外壳(40)及第2外壳(41)在与所述第I外壳(40)及第2外壳(41)的结合方向大致垂直的分割面(42)处结合,所述肋(50U,50L,51U,51L)为随着远离所述分割面(42)而高度变低的形状。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6特征在于,所述肋(50U, 50L, 51U,51L)为随着远离所述分割面(42)而宽度变窄的形状。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7特征在于,所述分割面(42)相对于所述车把杆(14)的轴中心向离开乘员的方向偏移地设置。根据第I特征,由于在形成于第I外壳上的夹持面及形成于第2外壳上的夹持面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有成为将第I外壳及第2外壳结合时的过盈量的肋,并且将肋的宽度设定为小于夹持面的宽度,因此通过将肋设为宽度狭窄的形状,可以减小为了利用肋填充车把杆与夹持面之间的空隙而将两外壳紧固的力,从而可以不降低把座开关的组装性地防止开关外壳的松动。另外,在由使用模具制 成的树脂等形成开关外壳时,即使在模具已经成形后,也可以仅通过去掉一方模具而容易地设置肋,并可以进行形状的变更。根据第2特征,由于肋未形成于夹持面中的与第I外壳及第2外壳的结合方向大致垂直的面上,并且在所述结合方向上形成有定位突起,因此在两个外壳结合时,在结合方向上可以利用没有肋的夹持面大范围地承受紧固负荷,肋在不是紧固方向的部分处变形而具有过盈量。此外,在结合方向上,夹持面与车把杆直接接触,从而可以准确地进行把座开关的定位。根据第3特征,由于夹持面的曲率被设定为小于车把杆的外周面的曲率,因此可以容易地使车把杆卡合于夹持面,容易进行把座开关的组装作业。根据第4特征,由于肋为沿夹持面的周向延伸的细长形状,因此可以容易地获得形状及强度连续变化的形状等。另外,即使在由使用模具制成的树脂等形成开关外壳时,也可以容易地进行脱模,还可以容易地进行形状的微调。根据第5特征,由于第I外壳及第2外壳在与第I外壳及第2外壳的结合方向大致垂直的分割面处结合,并且肋为随着远离分割面而高度变低的形状,因此在车把杆与夹持面之间的间隙被设定为在分割面的附近处最大时,可以得到与随着远离分割面而逐渐变小的间隙的形状相匹配的肋,从而可以进行高效的密封处理。根据第6特征,由于肋为随着远离所述分割面而宽度变窄的形状,因此可以得到与随着远离分割面而逐渐变小的间隙的形状相匹配的肋。根据第7特征,由于分割面相对于车把杆的轴中心向离开乘员的方向偏移地设置,因此可以确保第I外壳及第2外壳之中的特别是开关数量多的乘员侧的外壳的夹持面较大,从而避免各开关的背面侧与车把杆之间的干涉,并且可以做成从乘员的角度难以看到分割面的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把座开关的机动两轮车的局部放大图。图2为从乘员侧(车辆后方侧)观察到的把座开关的立体图。图3为从车辆前方侧观察到的把座开关的立体图。图4为把座开关的侧视图。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从车身前方侧观察把座开关的车身右侧的夹持孔的立体图。图7为从车身后方侧观察把座开关的车身右侧的夹持孔的立体图。图8为示出肋的截面形状的说明图。图9为示出肋的侧面形状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把座开关30的机动两轮车I的局部放大图。该图为从车身后方且上方俯瞰车把周围的图,示出了与乘坐于座位上的驾驶者看到的状态大致相同的状态。操控前轮(未图示)的转向车把12的车身前方侧被作为外装部件的整流罩2覆盖。在整流罩2的上端部上安装有挡风件3,在其下方配置有仪表装置4,该仪表装置4具有转速表5、显示车速等的左侧液晶面板6、具有测距仪等的右侧液晶面板7。机动两轮车I的前轮可自由旋转地轴支撑于左右一对前叉10的下端,前叉10的上部由安装有主开关9的前叉顶梁8连结固定。前叉顶梁8通过未图示的转向柱可旋转地安装于机动两轮车I的车身框架(未图示)上,转向车把12固定于前叉10的上端部上。前叉顶梁8与未图示的座位之间配置有燃料罐11。在与左右的转向车把12相结合的车把杆14 (参照图2)上分别安装有由筒状的橡胶等形成的车把把手13。在右侧的车把把手13的车身前方侧配置有前轮制动杆16,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把座开关,该把座开关(30)具有两分割结构的第1外壳(40)及第2外壳(41),该两分割结构的第1外壳(40)及第2外壳(41)形成有与机动两轮车(1)的车把杆(14)的外周相抵接的夹持面(40C,41C),该把座开关(30)利用所述夹持面(40C,41C)夹持所述车把杆(14)地将所述第1外壳(40)及第2外壳(41)相互结合,由此固定于所述车把杆(14)上,其特征在于,在形成于所述第1外壳(40)上的夹持面(40C)及形成于所述第2外壳(41)上的夹持面(41C)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有肋(50U,50L,51U,51L),该肋(50U,50L,51U,51L)成为将所述第1外壳(40)及第2外壳(41)结合时的过盈量,所述肋(50U,50L,51U,51L)的宽度(B)被设定为小于所述夹持面(40C,41C)的宽度(A)。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27 JP 2011-2363831.一种把座开关,该把座开关(30)具有两分割结构的第I外壳(40)及第2外壳(41),该两分割结构的第I外壳(40)及第2外壳(41)形成有与机动两轮车(I)的车把杆(14)的外周相抵接的夹持面(40C,41C),该把座开关(30)利用所述夹持面(40C,41C)夹持所述车把杆(14)地将所述第I外壳(40)及第2外壳(41)相互结合,由此固定于所述车把杆(14)上,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于所述第I外壳(40)上的夹持面(40C)及形成于所述第2外壳(41)上的夹持面(41C)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有肋(50U,50L, 51U,51L),该肋(50U,50L, 51U,51L)成为将所述第I外壳(40)及第2外壳(41)结合时的过盈量, 所述肋(50U,50L,51U,51L)的宽度(B)被设定为小于所述夹持面(40C,41C)的宽度(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座开关,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夹持面(40C,41C)中的与所述第I外壳(40)及第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田直树大田裕康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