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K4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3606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DKK4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制备检测或治疗胃肠道间质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药物为DKK4抗体作为活性成分与药用载体组成的检测药物。或为DKK4特异性引物作为活性成分与药用载体组成的检测药物。所述药物为以DKK4抗体或其特异性引物作为活性成分与药用载体制备的检测试剂盒。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提出利用基于血清/组织中DKK基因及其产物的检测来达到早期诊断GIST或对接受手术治疗的GIST患者进行预后判断,建立在基因水平上的高通量芯片筛选+实时定量PCR验证和蛋白水平上的大样本临床样本验证,结果可靠,且根据实验结果,DKK4无论是在基因水平还是蛋白水平上都能够显著区分肿瘤与非肿瘤、高危肿瘤与低危肿瘤,结果的重复性好,且其在不同组别间的表达量的差异巨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具体涉及DKK4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尤其涉及DKK4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制备检测或治疗胃肠道间质瘤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来源肿瘤,主要发生于胃(约占70%)。近年来GIST的发病率有逐年较快增加的趋势,近年来国内外流行病学统计显示GIST发病率超过20/百万人/年。2009年中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发病率达到约30/百万人/年,据推算,中国每年的新发病例数可达4-5万例左右。GIST俨然已成为消化道内仅次于胃癌、肠癌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GIST大多起源于胃肠道粘膜下,向腔内外突出生长,因而早期并无特殊症状,大多数患者是在肿瘤生长到一定阶段,出现消化道出血或发现腹部肿块才来就诊,甚至有不少患者直到肿瘤破溃穿孔甚至腹腔内广泛破散才能得到诊断,导致错失最佳治疗时机。由于GIST起病部位隐匿,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向腔外突出为主的胃GIST在内镜检查中较易漏诊,即使内镜下发现病灶,由于病灶深度的原因,大多不能像上皮源性肿瘤一样取得明确的病理诊断;小肠或胃肠道外GIST的诊断更至今仍是困扰临床医师的一大难题,几乎没有可靠的影像学诊断手段,甚至往往需要行剖腹探查才能实现诊断。癌胚抗原(CEA)应用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或甲胎蛋白应用于肝癌的筛选已经取得了成功,而相较于其他肿瘤,起病隐匿诊断困难的GIST更需要一种简单可行的生物学标志物来应用于临床诊断。GIST的生物学行为多样,跨度覆盖良性、低度恶性、中度恶性、高度恶性。绝大多数体积很小的GIST可以终生随访而无任何进展。高度恶性病例预后极差,生长极快,在靶向治疗药物伊马替尼问世之前,其中生存期仅有10-20个月,5年生存率〈10%。同时GIST的生物学行为较难预测,虽然目前有普遍被接受的NIH危险度分级(主要依据肿瘤大小、核分裂相以及肿瘤原发部位),但是临床上也有不少病例的病程发展较难用上述分级标准来解释。甚至有文献报道一些看似“良性的GIST”,即肿瘤直径< 2cm,核分裂相< 5/50HFP的肿瘤患者,术后短期内发生复发和转移;也不乏肿瘤巨大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即使不接受药物治疗也能获得长期生存。因此,临床上亟待一种能够有效判断GIST预后的生物学指标。小分子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的问世极大地改变了 GIST的治疗策略,该药物以GIST发病的最根本分子异常(c-kit基因突变)为治疗靶点,发挥有效的抗肿瘤的作用。然而,在靶向药物治疗应用的临床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1.约有5-10%的患者对伊马替尼原发耐药,而大多数对伊马替尼初始治疗有效的患者最终会不可避免地发展为激发耐药,耐药多发生于初始治疗开始后6个月至2年内;2.目前高复发风险GIST患者手术后接受一定时间的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已经取得共识,然而辅助治疗合适的人群选择始终存在争议,放宽治疗适应症必然会带来医疗资源的浪费,增加耐药的发生;过度严苛的适应症也会导致一部分患者错过理应接受的合理治疗,如果能够有更客观合理判断GIST患者复发风险的指标, 将能极大地有利于GIST的防治。DKK基因家族由Glinka于1998年首次在两栖动物非洲蟾蜍胚胎细胞中发现。在脊椎动物中DKK家族有四个成员,分别编码DKK1、DKK2、DKK3、DKK4蛋白,它们有较高的同源性。DKK4 (Dickkopf同源物4)染色体定位于8ρ11.2-ρ11.1,为一种分泌型糖蛋白,参与机体发育及fct信号转导途径的调控,其通过与Wnt信号转导途径相应的受体结合来调控细胞的分化、增殖、迁移或癌变等特性,在肿瘤发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之前对于DKK4基因与胃肠道间质瘤发生的关系没有相应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研究设计DKK4基因在制药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 DKK4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具体地,本专利技术公开了 DKK4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制备检测或治疗胃肠道间质瘤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DKK4基因名称:中文名:DKK4(Dickkopf 同源物 4)英文名:DKK4(dickkopf homo I o g4) DKK4基因序列见序列表I (SEQ ID N0.1)。本文所用术语“DKK4”指在两栖动物非洲蟾蜍胚胎细胞中发现的一个基因。本专利技术所指的DKK4基因包括其完整的DNA编 码序列,其RNA序列,其突变体,以及其功能上活性的片段。DKK4编码蛋白为根据DKK4基因信使RNA中CDS区域序列在人体内翻译合成的蛋白质。需理解的是,当编码相同的氨基酸时,密码子中的核苷酸的取代是可接受的。另外需理解的是,由核苷酸取代而产生的保守的氨基酸取代时,核苷酸的变换也是可被接受的。本专利技术所述检测胃肠道间质瘤药物包括用RT_PCR、PCR、免疫检测、原位杂交、基因芯片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药物或试剂盒。所述用RT-PCR检测胃肠道间质瘤的药物至少包括一对特异性扩增DKK4基因的引物。所述用qPCR检测胃肠道间质瘤的药物至少包括一对特异性扩增DKK4基因的引物。所述用免疫检测胃肠道间质瘤的药物包括与DKK4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所述用原位杂交检测胃肠道间质瘤的药物包括与DKK4核酸序列杂交的探针。所述用基因芯片检测胃肠道间质瘤的药物包括与DKK4核酸序列杂交的探针。所述用于检测胃肠道间质瘤的试剂盒包含用于RNA分离、RNA扩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酶联免疫反应、蛋白定量分析的纯化的试剂、标记等。所述试剂盒由DKK4作为活性成分与药用载体组成。所述试剂盒对DKK4 的描述为:(DKK4Dickkopf 同源物 4, dickkopf homolog4), 一种首先两栖动物非洲蟾蜍胚胎细胞中发现的基因,其蛋白编码产物为一种分泌性糖蛋白。试剂盒的组分可以以水介质的形式或以冻干的形式来包装。试剂盒中适当的容器通常至少包括一种小瓶、试管、长颈瓶、宝特瓶、针筒或其它容器,其中可放置一种组分,并且优选地,可进行适当地等分。在试剂盒中存在多于一种的组分时,试剂盒中通常也将包含第二、第三或其它附加的容器,其中分离地放置附加的组分。然而,不同组合的组分可被包含在一个小瓶中。本专利技术的试剂盒通常也将包括一种用于容纳反应物的容器,密封以用于商业销售。这种容器可包括注模或吹模的塑料容器,其中可保留所需的小瓶。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了 DKK4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制备治疗胃肠道间质瘤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治疗胃肠道间质瘤药物包括:通过RNA干扰抑制DKK4基因表达的双链核糖核酸、基于DKK4抗原蛋白的肿瘤疫苗或抑制DKK4蛋白活性的蛋白质。本专利技术所述治疗胃肠道间质瘤药物可以通过口服、皮肤或肠胃外方式给药。本专利技术所述治疗胃肠道间质瘤药物可以通过本领域常规技术制成口服、吸入、注射或栓剂等剂型。本专利技术人通过下列试验:a.专利技术人首先选取12例胃GIST的新鲜手术切除标本,按照目前使用的危险度分级标准(综合考虑肿瘤大小及核分裂相),按照肿瘤复发风险递增为标本顺序编号(低危4例、中危4例、高危4例)。利用Roche公司的NimbleGen芯片对该12例标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DKK4基因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DKK4基因序列为SEQ?ID?NO.1?2。

【技术特征摘要】
1.KK4基因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DKK4基因序列为SEQ ID N0.1_2。2.KK4基因在制备检测胃肠道间质瘤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DKK4基因序列为 SEQ ID N0.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胃肠道间质瘤药物为用RT-PCR、qPCR、免疫检测、原位杂交、基因芯片检测胃肠道间质瘤的药物或试剂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RT-PCR检测胃肠道间质瘤的药物为至少一对特异性扩增DKK4基因的引物。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qPCR检测胃肠道间质瘤的药物为至少一对特异性扩增DKK4基因的引物。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免疫检测胃肠道间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晖汪明张志刚徐佳屠霖王超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