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康复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步态康复训练用的电动减重训练架。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工伤事故的增加,以及社会的老龄化,造成的脑卒中心血管患者已逐步成为现在社会的常见群体。这类患者除了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外,科学的康复训练对于患者运动功能改善也非常重要。对于这类病人,常采用减重步行训练(BodyWeight Support Training,简称BWST),用悬吊装置负担患者部分体重,帮助下肢不能负担全部体重的患者处于直立状态,在治疗师的辅助下进行步行周期全套动作的练习。目前大多数减重训练器采用气动减重或者砝码减重方式,不能准确设定减重力的大小;且大多形式单一,只能调节高度而无法调节所提供的减重力,无法适应不同恢复程度患者所需减重力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减重训练架,能够在调节高度的同时对减重力进行调节,满足不同恢复程度患者的下肢承重力需求。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电动减重训练架,包括控制器、底座支撑机构、驱动机构、减重力调节机构、滑轮组件、限位 ...
【技术保护点】
电动减重训练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底座支撑机构、驱动机构、减重力调节机构、滑轮组件、限位保护机构和悬吊背心(1);所述底座支撑机构包括底板(17)和倒L型立支架(11),所述立支架(11)包括横杆和立杆,所述立杆的顶端和横杆的后端相固定,立杆的下端固定在底板(17)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驱动器、电机(21)和减速器(20);所述减重力调节机构包括拉力传感器(23)和拉力传感器支撑板(34),所述拉力传感器支撑板(34)与立支架(11)固定,所述拉力传感器(23)的一端与拉力传感器支撑板(34)固定;所述滑轮组件包括第一滑轮(32)、第二滑轮(13)、第三滑轮(14) ...
【技术特征摘要】
1.动减重训练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底座支撑机构、驱动机构、减重力调节机构、滑轮组件、限位保护机构和悬吊背心(I); 所述底座支撑机构包括底板(17 )和倒L型立支架(11 ),所述立支架(11)包括横杆和立杆,所述立杆的顶端和横杆的后端相固定,立杆的下端固定在底板(17)上;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驱动器、电机(21)和减速器(20); 所述减重力调节机构包括拉力传感器(23)和拉力传感器支撑板(34),所述拉力传感器支撑板(34)与立支架(11)固定,所述拉力传感器(23)的一端与拉力传感器支撑板(34)固定; 所述滑轮组件包括第一滑轮(32)、第二滑轮(13)、第三滑轮(14)、第四滑轮(10)、第五滑轮(30)和绳索(5),所述第一滑轮(32)、第二滑轮(13)、第三滑轮(14)、第四滑轮(10)和第五滑轮(30)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绳索(5)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滑轮(32)的轮毂上,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二滑轮(13)、第三滑轮(14)、第四滑轮(10)和第五滑轮(30)后通过吊杆(2)系住悬吊背心(I);所述第一滑轮(32)安装在减速器(20)的输出轴上,并位于第一滑轮外罩(24)内,第二滑轮(13)安装在第二滑轮架(12)上,第三滑轮(14)安装在第三滑轮架(15)上,第四滑轮(10)安装在第四滑轮架(9)上,第五滑轮(30)安装在第五滑轮外罩(7)内;所述第一滑轮外罩(24)与底板(17)固定,第二滑轮架(12)与拉力传感器(23)的另一端固定,第三滑轮架(15 )固定在立杆的底端,第四滑轮架(9 )固定在立杆的顶端,第五滑轮外罩(7 )固定在横杆的前端; 所述限位保护机构包括接近开关(6)、限位板(26)和挡片(3),所述接近开关(6)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勋,秦涛,宋承盈,程胜,徐东冬,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