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持减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302796 阅读:3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持减重系统,包括支架、滑轮装置以及吊带;所述支架包括可升降的立柱,以及设于所述立柱顶部的顶板,所述顶板底面设有所述滑轮装置,在所述滑轮装置上挂接有所述吊带,所述吊带的一端用于绑定以悬吊患者,另一端与第一电动推杆连接,通过所述立柱的升降以及所述第一电动推杆驱动的所述吊带使患者上升至站立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支持减重系统通过悬吊、支撑等方式减轻了行走训练时腿部运动的负荷,避免了长期、单一的减重方式给患者带来的不适,还可以适用于不同身体状况的患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行走康复训练设备用的支持减重系统
技术介绍
行走是人的基本能力,但常常因为某些疾病而影响了行走,因而行走康复训练往往也是患者在康复治疗中的最基本或第一需求。行走康复训练设备是在患者康复过程中,辅助完成行走训练,以加快腿部行走能力,或者恢复生理机能的装置,患者在康复期间,腿部力量不足以支撑自身体重,不能长期或者高强度的进行行走训练,影响了康复进度,现有的行走康复训练设备虽然通过一些悬吊装置使自身体重不完全压在腿部,减轻了腿部运动的负荷,但是这些悬吊装置的悬吊方式单一,长期或者重复的行走训练,会使得患者产生不适,导致患者不能长期坚持进行行走训练,还有部分患者因为自身原因不能适用这些悬吊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针对患者个体情况的不同进行调节的支持减重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支架、滑轮装置以及吊带;所述支架包括可升降的立柱,以及设于所述立柱顶部的顶板,所述顶板底面设有所述滑轮装置,在所述滑轮装置上挂接有所述吊带,所述吊带的一端用于绑定以悬吊患者,另一端与第一电动推杆连接,通过所述立柱的升降以及所述第一电动推杆驱动的所述吊带使患者上升至站立状态。可选的,还包括铰接于所述立柱的机架,所述机架设有夹持板和可升降的背靠板,其中所述夹持板数量为两块并分别位于所述背靠板的两侧,使两块所述夹持板与所述背靠板构成半包围结构,所述背靠板也与所述吊带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驱动所述背靠板升降,通过两块所述夹持板夹持患者身躯,并通过所述背靠板支撑患者背部,减轻患者的悬吊重量。可选的,还包括防护板,所述防护板设于所述机架或地面,并位于由两块所述夹持板与所述背靠板构成半包围结构的开口处。可选的,还包括用于支撑在患者膝盖部位的膝部挡板。本技术提供的支持减重系统通过悬吊、支撑等方式减轻了行走训练时腿部运动的负荷,避免了长期、单一的减重方式给患者带来的不适,还可以适用于不同身体状况的患者。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结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行走训练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一种行走康复训练智能系统,包括:支持减重系统,用于带动患者上升至站立状态,并使严重患者站立不倒;行走训练系统,通过驱动脚托板运动,其中所述脚托板活动行程为模拟真人行走轨迹,使患者完成模拟平行、上坡、下坡的行走训练;上机升降系统,用于将患者输送至所述支持减重系统及行走训练系统;心电监护系统(未标示),行走康复训练智能系统大多应用于瘫痪患者早期超早期的行走康复,期间患者体征不稳定,本系统将心电监护系统各线管夹、放到患者身体各部位,可以对患者训练过程中出现的血压、心率、血氧、呼吸、脉搏等异常现象报警,减少意外,并可以记录储存患者整个康复过程中的康复身体改变状况,便于医生治疗方案的修订和总结;肌肉电刺激系统(未标示),将电刺激系统的电刺激片贴到患者上肢、下肢和背腰部相应肌肉处,使患者在训练过程中同时得到肌肉的电刺激康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供氧系统(未标示),对行走训练中的患者进行供氧,增加训练可承受时间和强度,增加训练效果;影音系统4,可以提供影视观看,加上悦耳的音乐使患者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得到治疗,另外屏幕可以提供虚拟现实场景给患者观看,患者身临其境,使患者在训练过程中与虚拟情景互动;镜面5,可以是可卷起的不锈钢镜面卷,也可以是不锈钢镜面,可供医生或患者选择在患者可以看到自己的情况下康复训练,可以纠正体态的错误之处;控制系统6,控制并协调上述各系统的运转。以下对上述主要系统或装置分别进行说明:所述支持减重系统包括支架、滑轮装置(未标示)以及吊带2-1;所述支架包括可升降的立柱2-8,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对立柱2-8的高度进行初略调整,以及设于所述立柱2-8顶部的顶板2-9,所述顶板2-9底面设有所述滑轮装置,滑轮装置可以是滑轮组或者单个滑轮,在所述滑轮装置上挂接有所述吊带2-1,所述吊带2-1的一端用于绑定以悬吊患者,另一端通过滑轮组2-7与第一电动推杆2-2连接,通过所述立柱2-8的升降以及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2驱动的所述吊带2-1进行高度精确调整,使患者上升至站立状态。作为上述实施例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持减重系统还包括机架2-10,机架2-10铰接于所述立柱2-8,使患者在站立至行走训练系统前,机架2-10向侧方旋转以让患者通过,所述机架2-10设有夹持板2-5和可升降的背靠板2-4,其中所述夹持板2-5数量为两块并分别位于所述背靠板2-4的两侧,使两块所述夹持板2-5与所述背靠板2-4构成半包围结构,两块夹持板2-5可夹持在患者两侧腋下,或患者腰部两侧,背靠板2-4则用于患者向后倚靠,所述背靠板2-4也与所述吊带2-1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2驱动所述背靠板2-4沿机架2-10升降,通过两块所述夹持板2-5夹持患者身躯,并通过所述背靠板2-4支撑患者背部,减轻患者的悬吊重量。作为上述实施例方案的改进,还包括防护板2-6,所述防护板2-6设于所述机架2-10或地面,并位于由两块所述夹持板2-5与所述背靠板2-4构成半包围结构的开口处,防止患者前倾摔倒。所述行走训练系统位于所述支持减重系统下方,使患者上半身通过支持减重系统降低腿部负荷,腿部则站立在行走训练系统上进行行走训练,行走训练系统包括电机3-1、圆盘3-2、连杆3-3、平台3-5以及脚托板3-4;所述电机3-1与所述圆盘3-2通过皮带进行传动连接,驱动所述圆盘3-2转动,所述连杆3-3的一端与所述圆盘3-2铰接,所述平台3-5设有滑轨3-7,所述连杆3-3的中段通过所述滑轨3-7与所述平台3-5滑动连接,所述平台3-5的另一端设有安装架,符合人体脚型的所述脚托板3-4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电机3-1驱动圆盘3-2转动,圆盘3-2带动连杆3-3运动,进而使所述脚托板3-4具有模拟真人行走轨迹的活动行程。通常情况下,连杆3-3设有两根以分别安装脚托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持减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支架、滑轮装置以及吊带;所述支架包括可升降的立柱,以及设于所述立柱顶部的顶板,所述顶板底面设有所述滑轮装置,在所述滑轮装置上挂接有所述吊带,所述吊带的一端用于绑定以悬吊患者,另一端与第一电动推杆连接,通过所述立柱的升降以及所述第一电动推杆驱动的所述吊带使患者上升至站立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持减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
支架、滑轮装置以及吊带;
所述支架包括可升降的立柱,以及设于所述立柱顶部的顶板,所述顶板
底面设有所述滑轮装置,在所述滑轮装置上挂接有所述吊带,所述吊带的一
端用于绑定以悬吊患者,另一端与第一电动推杆连接,通过所述立柱的升降
以及所述第一电动推杆驱动的所述吊带使患者上升至站立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减重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铰接于所述立柱的机架,所述机架设有夹持板和可升降的背靠板,
其中所述夹持板数量为两块并分别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广茂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义晟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