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加热保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64116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加热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发动机冷却水管引出的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串联在所述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上的加热体,来自发动机的热的冷却水经由所述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流过所述加热体;温度传感器,感测加热体处的温度;设置在所述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上的通断控制器,基于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温度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中的水流量。这样不仅能利用加热体进行加热、保温,还能够充分利用车用冷却水的热量,在某种意义上避免了能源的浪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加温保温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加热保温装置
技术介绍
在冬季,人们都习惯于饮用热水。然而在外出时,在商店买到的瓶装或罐装的饮料往往温度较低,直接饮用会使人产生不适感。这种情况对于驾驶员来说尤为常见。即使车内有加温装置,由于冬季温度较低,往往加热后过了一段时间又需要重复加热。这样既不方便,也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另一方面,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发动机水冷系统内的冷却水的出水温度大概为80 100°C,这部分热量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车用冷却水对瓶装或罐装的饮料进行加热,并保持其温度相对稳定的车用加热保温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加热保温装置,其特征为,包括从发动机冷却水管引出的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串联在所述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上的加热体,来自发动机的热的冷却水经由所述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流过所述加热体;温度传感器,感测加热体处的温度;设置在所述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上的通断控制器,基于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温度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中的水流量。这种装置一方面能够在行车过程中对瓶装或罐装的饮料进行加热、保温,使车内人员无需加热,就能时刻喝到舒适温度的热饮;另一方面,也有效利用了发动机水冷系统中冷却水的热量,减少了能量的浪费。根据本技术,所述加热体具有中空壁,所述中空壁内部限定了一空腔。根据本技术,所述中空壁上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根据本技术,所述进水口在所述中空壁上的高度高于所述出水口在所述中空壁上的高度。上述设计使得当通断控制器打开时,发动机水冷系统的热水通过进水管口进入加热体,在流经封闭空腔后从出水管口流出,再次进入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这样在通断控制器打开时,加热体与发动机水冷系统形成一个封闭的水循环,发动机水冷系统的水流经加热体时散发热量。将饮料瓶或罐放入内套体中,可以有效加热、保温。根据本技术,所述加热体形成为圆筒形。这种设计使得加热体与饮料瓶或罐的形状更为契合,能够更好对饮料瓶或罐进行加热根据本技术,所述通断控制器设置成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打开所述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或增加所述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的水流量。根据本技术,所述通断控制器设置成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切断所述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或减少所述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的水流量。这种设计使得加热体的温度能时刻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预设温度,加热体加热的瓶装或罐装饮料的温度也相对稳定。根据本技术,所述加热体设置在车辆的中控台的杯槽处并包围所述杯槽。这种设计使得饮料瓶或罐的放置更为方便、顺手。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车用加热保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车用加热保温装置的工作流程图。附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具有中空壁且中空壁内部限定了一空腔的圆筒形加热体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阐述。附图1示出了本技术所述的车用加热保温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此装置包括从发动机冷却水管引出的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104 ;串联在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104上的加热体103 ;温度传感器101 ;设置在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104上的通断控制器102。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104用于将从发动机流出的热的冷却水从发动机冷却水管中引出。图1中的箭头表示发动机冷却水的流向。所述车用加热保温装置的工作流程如图1和图2所示。温度传感器101感测加热体103处的温度,通断控制器102基于此温度来控制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104中的水流量。当温度传感器101感测到加热体103处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值时,通断控制器102打开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104,此时发动机水冷系统的热水进入加热体103并散发热量,加热体103处温度升高;当温度传感器101感测到加热体103处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值时,通断控制器102截断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104,此时发动机水冷系统的热水不会进入加热体103内散发热量,加热体103处温度降低。当加热体103处温度降低到低于保温温度预设温度值时,通断控制器102打开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104,重复上述过程。此外,通断控制器102也可以通过调节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104中的水流量的大小,使得加热体103处的温度始终基本保持在预设温度值处。如此,通过上述设计,使得加热体103处的温度时刻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温度,使得加热体103内的被加热物体如瓶装或罐装饮料的温度也较为稳定。加热体103的形状可以设计成适合于接纳被加热体物体,如瓶装、罐装饮料或饮水杯等。附图3为本技术中的加热体103的一个实施例。该加热体103为圆筒形,其具有中空壁301,且中空壁301内部限定了一空腔303。在中空壁301上设有与所述空腔303连通的进水口 304和出水口 305,并通过进水口 304和出水口 305连接至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104上。此圆筒形加热体103中间为圆柱形空间302,如瓶装、罐装饮料或饮水杯等被加热物体可以放置在该圆柱形空间302内。当通断控制器102打开时,发动机水冷系统的热水经由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104通过进水口 304进入加热体103,在流经空腔303后从出水口 305流出,再次进入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104。这样便将发动机水冷系统的水的热量在加热体103处散发出来,可以有效地对加热体103内的被加热物体进行加热和/或保温。另外,此加热体的形状与大多数饮料瓶或罐的外形相适应,使饮料瓶或罐能够更方便地放入加热体中。在其它实施例中,该加热体103也可以采用其它适合的形状。为了便于空腔303内水流的循环,进水口 304在中空壁301上的高度最好高于所述出水口在所述中空壁301上的高度。为了便于与现有车辆的结构相适应,加热体103可以设置在车辆的中控台的杯槽处并包围该杯槽。优选地,上述加热体103采取导热性强的材料,如铜合金,以便更好地将发动机冷却系统热水的热量传递给欲加热的饮料瓶或罐。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加热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发动机冷却水管引出的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104);串联在所述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104)上的加热体(103),来自发动机的热的冷却水经由所述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104)流过所述加热体(103);温度传感器(101),感测加热体(103)处的温度;设置在所述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104)上的通断控制器(102),基于温度传感器(101)感测到的温度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104)中的水流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加热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发动机冷却水管引出的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104); 串联在所述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104)上的加热体(103),来自发动机的热的冷却水经由所述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104)流过所述加热体(103); 温度传感器(101 ),感测加热体(103)处的温度; 设置在所述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104)上的通断控制器(102),基于温度传感器(101)感测到的温度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水管支路(104)中的水流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加热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103)具有中空壁(301),所述中空壁(301)内部限定了一空腔(30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加热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壁(301)上设有与所述空腔(303 )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加热保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应飞王文涛李莉刘强杨安志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