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构件。
技术介绍
在电子照相设备中,已知将电压施加到与鼓状感光构件表面接触配置的充电构件以在它们之间的棍隙附近引起微小放电(micro-discharge)的发生,从而将感光构件表面静电充电的接触充电系统。作为用于此类接触充电系统的充电构件,如专利文献I中所公开的,通常通过在表面层中引入颗粒使其表面粗糙化以例如减少显影剂粘附到表面以及使放电稳定化。同时,专利文献2公开一种充电构件,其在导电性弹性层上设置有含有具有氧化烯基的聚硅氧烷的具有高电阻的薄表面层,由此改善其带电能力。引文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5-345801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9-08626
技术实现思路
_9]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如上述专利文献I公开的,在表面层中引入细颗粒由此使表面粗糙化的充电构件中,由于表面层与感光构件反复接触而使表面层逐渐地出现磨耗。随之,细颗粒持续地从表面层脱落直至在有些情况下充电构件的表面层的形状改变。结果,充电构件的带电性能会随时间而变化。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即使由于长时间使用带电性能也不易变化的充电构件。本专利技术另外的目的是提供可稳定地形成高品位电子照相图像的电子照相设备。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包括导电性支承体、弹性层和表面层的充电构件,其中所述弹性层以使球状颗粒至少部分地露出所述弹性层表面的方式包含球状颗粒,由此使所述弹性层的表面粗糙化;其中,所述球状颗粒为选自由球状二氧化硅颗粒、球状氧化铝颗粒和球状氧化锆颗粒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所述弹性层的表面以使所述弹性层的表面形状反映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8.20 JP 2010-1851221.一种充电构件,其包括导电性支承体、弹性层和表面层,其中: 所述弹性层以球状颗粒至少部分地露出所述弹性层表面的方式包含所述球状颗粒,由此使所述弹性层的表面粗糙化; 其中, 所述球状颗粒为选自由球状二氧化硅颗粒、球状氧化铝颗粒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太一,原田昌明,永田之则,铃木敏郎,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