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安装到成像装置的主组件的处理盒,包括图像承载部件单元、显影单元、相对于图像承载部件轴向在处理盒的端部部分处设在图像承载部件单元和显影单元中的一个中的轴(54L)以及在端部部分处设在另一个单元中、与轴接合以允许显影单元相对于图像承载部件单元的运动的开口(60)。在处理盒安装到主组件的状态下,开口限定接触轴以允许显影单元相对于图像承载部件单元的旋转运动的第一接触部分(60a),并且限定第二接触部分(60b、60c),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在另一方向上从轴接收法向反作用力(F6c)并且当第二接触部分不接收来自主组件的驱动力时,移动显影单元使得轴和第一接触部分彼此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处理盒和成像装置。在本专利技术中,处理盒指的是通过一体地组装包括图像承载部件的图像承载部件单元和包括显影剂承载部件的显影单元而制备的盒。顺便提一句,图像承载部件是电子照相感光部件、静电记录介电部件、磁记录部件等。显影剂承载部件承载显影剂并且用显影剂显影通过适当的方法使形成于图像承载部件上的潜像(静电潜像、势像、磁潜像等)显影。成像装置在记录材料(介质)上形成图像。成像装置的例子可以包括电子照相成像装置。成像装置的主组件指的是排除处理盒之外的成像装置部分。
技术介绍
在使用电子照相成像过程的常规成像装置中,采用这样一种处理盒类型,其中感光鼓和作用于感光鼓的处理装置一体地组装到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装置的主组件的盒中。作为处理盒,这样一种处理盒是众所周知的,其中用于保持感光鼓和清洁装置等的图像承载部件单元和用于保持作为显影剂承载部件的压力件的显影单元由连接部件连接。在该处理盒中,显影单元通过使用连接部件作为旋转运动的轴线(轴)相对于图像承载部件单元被可旋转地支撑并且通过其自身重量或驱策部件(例如弹簧)朝着图像承载部件单元被促动。显影单元中的显影辊能够以一定的压力接触图像承载部件单元中的感光鼓,使得成像装置可以稳定地形成图像。然而,在这样的处理盒中,由于零部件公差等的影响,用于连接图像承载部件单元和显影单元的连接部件的位置或连接部件接合在其中的孔的位置在一些情况下偏离设计期间的目标尺寸(在下文中被称为基准尺寸)。当连接部件等的位置偏离时,图像承载部件单元和显影单元之间的连接受到影响并且因此存在显影辊施加到感光鼓上的压力也相对于设计值波动的可能性。由于该原因,在常规处理盒中,如日本特开专利申请(JP-A) Hei08_339149和Hei09-050224中所述,采取这样的对策,即,使将与连接部件接合的孔成形为长形孔。因此,即使在连接部件等的位置偏离基准尺寸的情况下,当连接部件和长形孔彼此接合时长形孔和连接部件之间的接合位置移动,使得可以吸收所导致的位置偏差。因此,显影辊施加于感光鼓的压力得以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上述常规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通过一体地连接显影单元和图像承载部件单元制备的处理盒中,当力从外部施加到处理盒时,在一些情况下显影单元相对于图像承载部件单元运动。在这些情况下,施加到图像承载部件的显影剂承载部件的压力波动。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压力波动的处理盒。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处理盒的成像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面,提供一种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装置的主组件的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a)图像承载部件单元,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单元包括可旋转地设置的图像承载部件;(b)显影单元,所述显影单元包括用于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承载部件;(C)轴,所述轴相对于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的轴向在所述处理盒的端部部分处设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单元和所述显影单元中的一个中;以及(d)开口,所述开口在所述端部部分处设在另一个单元中,与所述轴接合以允许所述显影单元相对于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单元的运动,其中所述开口限定第一接触部分,在所述处理盒安装到所述主组件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接触部分接触所述轴以允许所述显影单元相对于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单元的旋转运动,并且所述开口限定第二接触部分,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在相对于由所述第一接触部分从所述轴接收的法向反作用力的方向倾斜的方向上从所述轴接收法向反作用力,并且当在所述处理盒安装到所述主组件并且不接收来自所述主组件的驱动力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接触部分接触所述轴时,所述第二接触部分使所述显影单元移动,使得所述轴和所述第一接触部分彼此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成像装置,所述成像装置包括处理盒,所述处理盒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装置的主组件,其中所述处理盒包括图像承载部件单元,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单元包括可旋转地设置的图像承载部件;显影单元,所述显影单元包括用于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承载部件;轴,所述轴相对于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的轴向在所述处理盒的端部部分处设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单元和所述显影单元中的一个中;以及开口,所述开口在所述端部部分处设在另一个单元中,与所述轴接合以允许所述显影单元相对于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单元的运动,其中所述开口限定第一接触部分,在所述处理盒安装到所述主组件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接触部分接触所述轴以允许所述显影单元相对于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单元的旋转运动,并且所述开口限定第二接触部分,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在相对于由所述第一接触部分从所述轴接收的法向反作用力的方向倾斜的方向上从所述轴接收法向反作用力,并且当在所述处理盒安装到所述主组件并且不接收来自所述主组件的驱动力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接触部分接触所述轴时,所述第二接触部分使所述显影单元移动,使得所述轴和所述第一接触部分彼此接触;以及用于传送所述记录材料的传送装置。当考虑结合附图进行的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时,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的成像装置的主组件和处理盒的示意图。图2是处理盒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用于示出图像承载部件单元的透视图。图4和图5是用于示出显影单元的透视图。图6是用于示出处理盒的框架结构的透视图。图7的部分(a)和(b)是用于示出图像承载部件单元和显影单元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示意性透视图。图8的部分(a)和(C)是比较实施例中的处理盒的示意性示意图。图9是用于示出比较实施例中的D压力(从显影辊施加到感光鼓)的变化的图形。图10的部分(a)和(b)用于示出施加到显影单元的力。图11是显示比较实施例中的显影单元的图形。图12是显示比较实施例中的施加到显影单元的力和力的方向的示意图。图13是显示比较实施例中的D压力的波动的图形。图14的部分(a)至(C)是显示比较实施例中的开口和连接部件之间的接合位置的示意性示意图。图15的部分(a)和(b)和图16的部分(a)和(b)是示出实施例1中的连接部件和开口之间的接合的设置的示意性示意图。图17是用于示出实施例1中的开口的形状的示意图。图18是显示实施例1中的D压力的波动的图形。图19是用于示出实施例2中的开口的形状的示意图。图20是显示实施例2中的D压力的波动的图形。图21的部分(a)和(b)是用于示出实施例3中的开口的形状的示意图。图22是显示带有可与开口接合的突起的处理盒的透视图。图23的部分(a)和(b)是用于示出实施例4中的处理盒的透视图。图24的部分(a)和(b)是显示实施例5中的显影辊和感光鼓之间的接触的示意图。图25是显示实施例5中的处理盒的示意图。图26是用于示出成像装置的主组件的透视图。图27和28是用于示出鼓单元支撑结构(在驱动侧)的透视图。图29是用于示出鼓单元支撑结构(在非驱动侧)的透视图。图30的部分(a)和(b)是显示用于允许安装和拆卸盒的主组件侧导轨的透视图。图31的部分(a)和(b)是用于示出将盒插入主组件中的插入操作的示意图。图32的部分(a)和(b)是比较实施例中的显影单元的侧视图。图33的部分(a)和(b)是实施例1中的盒的侧视图。图34的部分(a)和(b)是实施例2中的显影单元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将通过以待安装到使用电子照相的成像装置主组件的非接触显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06 JP 2010-198777;2011.08.04 JP 2011-171101.一种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装置的主组件的处理盒,包括: Ca)图像承载部件单元,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单元包括可旋转地设置的图像承载部件; (b)显影单元,所述显影单元包括用于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承载部件; (c)轴,所述轴相对于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的轴向在所述处理盒的端部部分处设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单元和所述显影单元中的一个中;以及 (d)开口,所述开口在所述端部部分处设在另一个单元中,与所述轴接合以允许所述显影单元相对于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单元的运动, 其中所述开口限定第一接触 部分,在所述处理盒安装到所述主组件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接触部分接触所述轴以允许所述显影单元相对于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单元的旋转运动,并且所述开口限定第二接触部分,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在相对于由所述第一接触部分从所述轴接收的法向反作用力的方向倾斜的方向上从所述轴接收法向反作用力,并且当在所述处理盒安装到所述主组件并且不接收来自所述主组件的驱动力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接触部分接触所述轴时,所述第二接触部分使所述显影单元移动,使得所述轴和所述第一接触部分彼此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还包括: 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相对于所述轴向在所述处理盒的另一端部部分处提供给所述图像承载部件; 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在所述另一端部部分处提供给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以用于与所述第一齿轮接合以接收驱动力; 第二轴,所述第二轴在所述端部部分处设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单元和所述显影单元中的一个中;以及 孔,所述孔在所述另一端部部分处设在另一个单元中,与所述第二轴接合以允许所述显影单元相对于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单元的旋转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中所述第二接触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分和所述轴之间的接合位置布置在所述第一接触部分的端部的每一端部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中所述第一接触部分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分之间的连接部分构成曲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中所述第一接触部分和/或所述第二接触部分是曲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中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形成为使得在所述处理盒安装到所述主组件并且不接收来自所述主组件的驱动力的状态下通过接触所述轴,使大于在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和所述轴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的力施加到所述显影单元。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中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单元和所述显影单元中的所述一个是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单元。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还包括分开部件,用于通过接触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将所述显影剂承载部件的表面和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的表面之间的间隙保持在恒定水平,其中所述分开部件相对于所述轴向设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的端部部分中的每一端部部分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中所述显影剂承载部件包括能够接触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的弹性部件,并且包括相对于所述轴向设在所述显影剂承载部件的端部部分中的每一端部部分处的压印深度管控部件,用于通过接触所述图像承载部件来保持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在所述弹性部件上的压印的深度。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还包括相对于所述轴向在所述处理盒的端部部分的每一端部部分处的驱策部件,用于驱策所述显影单元抵靠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单元。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还包括相对于所述轴向在所述处理盒的所述端部部分处的驱策部件,用于驱策所述显影单元抵靠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单元。12.一种用于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沼直哉,马鸟至之,松丸直树,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