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被配置为清洁格栅电极的清洁部件和被配置为覆盖电晕带电器 的开口的挡板的带电装置。
技术介绍
常规上,已知利用电子照相方法并在带电过程中使用电晕带电器的图像形成装 置。已知这种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些电晕带电器在其屏蔽部(Shield)的开口部分处设有格 栅电极(grid electrode)以使感光部件的电势稳定。但是,诸如浮游的调色剂粒子的杂质趋于累积于格栅电极的放电侧。当这种杂质 局部累积于格栅电极的内表面上时,在与累积杂质之处对应的部分趋于出现带电不良。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05-338797讨论了如下的配置,即通过设置清洁格栅电 极的内表面(放电导线侧)的清洁单元防止在格栅电极上局部累积杂质。具体而言,当作为 清洁部件的清洁刷与格栅电极的内表面接触时,清洁刷沿格栅电极的纵向被驱动。以这种 方式,清洁格栅电极的内表面。已知电晕带电器在使感光部件带电时产生诸如臭氧(O3)和氮氧化物(NOx)的电晕产物。当电晕产物附着于感光部件并且所附着的电晕产物吸收水分时,附着电晕产物的 部分的表面电阻减小。在吸收了水分的电晕产物附着于感光部件的条件下,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电装置,包括:电晕带电器,该电晕带电器包含格栅电极;清洁部件,被配置为清洁格栅电极;片状挡板,被配置为打开/关闭电晕带电器的开口;驱动源,被配置为沿电晕带电器的纵向驱动清洁部件和挡板两者;以及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驱动源的驱动,使得当在完成图像形成之后沿电晕带电器的开口的关闭方向移动挡板时,清洁部件和挡板以第一速度被驱动,并且,当至少从通电直到开始图像形成沿电晕带电器的开口的打开方向移动挡板时,清洁部件和挡板以比第一速度高的第二速度被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12 JP 2011-2249371.一种带电装置,包括 电晕带电器,该电晕带电器包含格栅电极; 清洁部件,被配置为清洁格栅电极; 片状挡板,被配置为打开/关闭电晕带电器的开口 ; 驱动源,被配置为沿电晕带电器的纵向驱动清洁部件和挡板两者;以及 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驱动源的驱动,使得当在完成图像形成之后沿电晕带电器的开口的关闭方向移动挡板时,清洁部件和挡板以第一速度被驱动,并且,当至少从通电直到开始图像形成沿电晕带电器的开口的打开方向移动挡板时,清洁部件和挡板以比第一速度高的第二速度被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的带电装置,其中,在图像形成期间的预定时间,如果停止图像形成以通过驱动清洁部件执行用于清洁格栅电极的清洁模式,那么控制单元被配...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