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构件、其生产方法和电子照相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8493937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06:36
公开不能发生清洁不良的充电构件。具体公开的是包括导电性支承体和作为表面层的弹性层的充电构件。弹性层的表面设置有通过用电子束照射而固化的区域,并且选自球状二氧化硅颗粒、球状氧化铝颗粒和球状氧化锆颗粒中的至少一种球状颗粒以所述球状颗粒从弹性层表面露出的方式被支持于所述区域中。结果,使弹性层的表面粗糙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电子照相设备等中使用的充电构件、其生产方法和电子照相设备。技术背景通常用于被充电构件(charging object member)例如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接触 充电中的充电构件设置有包含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等的弹性层,以确保与被充电构件的辊 隙均匀并防止被充电构件擦伤。然而,调色剂及其外部添加剂趋于粘附到该弹性层表面。另 外,当弹性层和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以静置状态长时间保持彼此接触时,弹性层在其保持接 触的部分会永久性变形(经历永久变形)。对于该问题,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H09-160355 号公报所公开的,提出一种充电构件,其弹性层表面用能量射线例如紫外线或电子射线照 射从而提供表面改性的层。引文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H09-16035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根据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H09-160355号公报对充电构件进行的研究揭示 该充电构件可导致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上的清洁不良。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上发生的该清洁不 良是指如下现象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表面上的任何残余调色剂(其应该基本上已用弹性刮 板除去)滑过弹性刮板从而降低通过随后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的循环形成的电子照相图 像的品位(grade)。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充电构件,其在具有足够高的柔软性从而以足够的宽 度形成所述充电构件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之间的辊隙的同时,不能容易地引起在电子照相 感光构件上的清洁不良,并提供其生产方法。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可长时间稳定地形 成高品位电子照相图像而可以较少地引起带电性能随时间的任何降低的电子照相设备。 _9]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充电构件,其包括导电性支承体和作为表面层的弹性 层;其中所述弹性层在其表面上具有固化区域,所述区域已通过用电子射线照射而固化,所 述固化区域中以球状颗粒从所述弹性层的表面露出的状态支持所述球状颗粒,从而使所述 充电构件的表面粗糙化;和其中所述球状颗粒为选自由球状二氧化硅颗粒、球状氧化铝颗 粒和球状氧化锆颗粒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类型的球状颗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生产上述充电构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I)在支承体上形成包含球状颗粒的橡胶层;(2)研磨所述橡胶层的表面从而使部分所述球状颗粒露出所述表面;和(3)用电子射线照射由步骤(2)获得的部分所述球状颗粒保持露出其表面的橡胶 层的表面,从而固化所述表面以形成弹性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具有上述充电构件和与所述充电构件接触配置的感 光构件的电子照相设备。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获得在具有柔软性表面的同时防止任何清洁不良发生的充电构 件,并获得其生产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还能够获得可长时间稳定地形成高品位电子照相图像 的电子照相设备。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充电辊构成例的概略截面图。图2为示出具有充电构件的电子照相设备的构成例的示意图。图3A为示出充电辊表面形态的概略截面图。图3B为示出充电辊表面另一形态的概略截面图。图4为示出通用硬度(universal hardness)测量例的图。图5为示出电子射线照射装置的构成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人对根据对比文件I的充电构件引起清洁不良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研究。结 果,他们认为其机理如下所述。具有充电构件的电子照相设备的构成例在图2中示意性示出。用作被充电构件的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下文中简称“感光构件”)21由导电性支承体21b和形成于导电性支承 体21b上的感光层21a构成,并具有鼓状。然后,其绕轴21c以图上所示的顺时针方向在规 定圆周速度下旋转驱动。充电辊10与感光构件21接触配置,并使感光构件静电充电至规定的极性和电位 (一次充电)。充电辊10由芯轴11和形成于芯轴11周围的弹性层12构成,并借助于压下 (press-down)手段(未示出)在芯轴11两端部施加压力下保持压向感光构件21。其随着 感光构件21的旋转驱动而从动旋转。通过摩擦电极23a从电源23将规定的直流(DC)偏 压(bias)施加到芯轴21,由此使感光构件21静电充电至规定的极性和电位。借助于充电 辊10已使其外周表面静电充电的感光构件21随后通过曝光手段24进行所需图像信息的 曝光(例如,激光束扫描曝光或原稿图像的狭缝曝光),由此将相应于所需图像信息的静电 潜像形成于其外周表面上。然后借助于显影组件25将静电潜像连续地显影为作为调色剂图像的可见图像。 由此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然后以与感光构件21的旋转同步的方式在适当的时刻通过转印手 段26依次地转印到已经从纸供给手段部(未示出)输送至感光构件21和转印手段26之 间的转印区域的转印材料27。图2所示的转印手段26为转印辊,其充电至与来自转印材料 27背后(back)的调色剂极性相反的极性,由此将感光构件21侧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 材料27上。将已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转印材料27从感光构件21分离,然后输送到定影手段(未示出),在此使调色剂图像定影。具有定影图像的转印材料作为图像形成物被输出。而 在图像也形成于背面的情况中,将具有定影图像的转印材料输送至用于将其再输送至转印 区的手段。已转印图像的感光构件21的外周表面通过借助于以弹性刮板为代表的清洁构 件28除去感光构件21表面上残余的任何调色剂而清洁其表面。结果,在表面已经清洁的 感光构件21上,进行下次循环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过程。在上述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过程中,充电辊通过在其与感光构件21的辊隙附近形 成的间隙处发生放电而使感光构件表面静电充电。此时,在充电辊附近发生的任何放电生 成物和在感光构件表面上剩余的任何磨耗粉尘等附着到感光构件表面。然后,它们在充电 辊和感光构件之间的辊隙处被压向感光构件表面,由此使它们连续积聚到感光构件的表面 上。然后,感光构件和弹性刮板之间的摩擦系数连续地逐渐变高。在适当的时候,弹性刮板 因感光构件和弹性刮板之间的高摩擦系数而开始振动,从而不会充分地除去在感光构件表 面上的残余调色剂。结果,随后在表面粘附有残余调色剂的感光构件上进行下次循环的电 子照相图像形成过程。此处,在具有由弹性材料形成的表面层的充电辊中显著地发生该感光构件和弹性 刮板之间的摩擦系数的增加。其原因被认为如下具有由弹性材料形成的表面层的充电辊 具有柔性表面,从而引起在充电辊和感光构件之间的辊隙处具有大面积接触,因此可使引 起摩擦系数增加的任何物质,例如放电生成物更容易地粘着到感光构件表面。因此,为了获得虽然具有确保充电构件和感光构件之间的适当辊隙的柔软性,但 仍可使任何放电生成物不易粘着到感光构件表面的充电构件,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各种研究。 结果,他们发现通过下述充电构件可以实现上述目的,所述充电构件具有作为表面层的弹 性层,所述弹性层中形成有用电子射线照射而固化其表面的区域,以及通过该区域,选自球 状二氧化硅颗粒、球状氧化铝颗粒和球状氧化锆颗粒的至少一种类型的球状颗粒以使其至 少一部分露出表面的状态得到支持,其中所述表面通过球状颗粒而粗糙化。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描述如下。〈充电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充电构件具有导电性支承体和作为表面层的弹性层。另外,弹性层 的表面通过选自球状二氧化硅颗粒、球状氧化铝颗粒和球状氧化锆颗粒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7.13 JP 2010-1587341.一种充电构件,其包括导电性支承体和作为表面层的弹性层;其中,所述弹性层在其表面上具有固化区域,所述区域已通过用电子射线照射而固化,所述固化区域中以球状颗粒从所述弹性层的表面露出的状态支持所述球状颗粒,从而使所述充电构件的表面粗糙化;和其中所述球状颗粒为选自由球状二氧化硅颗粒、球状氧化铝颗粒和球状氧化锆颗粒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类型的球状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构件,其中所述球状颗粒具有2μ m以上至80 μ m以下的长度平均粒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构件,其中所述弹性层为单层并且为唯一的弹性层;和所述弹性层具有O. 8mm以上至4. Omm以下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田昌明铃木敏郎渡边宏晓佐藤太一野濑启二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